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

2020-06-10 08:19王智谋沈剑锋
医疗装备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双极电切术等离子

王智谋,沈剑锋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尿急、尿痛、尿频、排尿困难等,严重影响其泌尿系统功能,病情严重时可发生肾衰竭,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通常采用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易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故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治疗对患者具有重大意义[1]。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年龄59~81岁,平均(70.47±5.68)岁;病程2~9年,平均(5.31±2.01)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26 kg/m2,平均(24.35±1.01)kg/m2。对照组年龄59~83岁,平均(71.12±5.88)岁;病程2~9年,平均(5.49±2.02)年;BMI 22~26 kg/m2,平均(24.58±0.09)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2]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诊断标准;排尿困难症状逐年加重,且经规律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膀胱排空障碍,如B超测定残余尿(residual urine,RUV)超过50 ml以上;因前列腺增生导致RUV增多,发生反复尿路感染;因RUV过多形成膀胱结石。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相关基础性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不全;合并严重泌尿生殖器感染;严重尿道狭窄、前列腺肥大及关节强直、畸形。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患者术前均完成备皮,并对其下腹及生殖器处进行常规消毒,硬脊膜外连续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经患者尿道置入德国Storz-F26双极等离子电切镜,电切功率为280 W,电凝功率为100 W,查看患者尿道、膀胱等部位,评估患者前列腺增生程度,明确输尿管口等相关解剖部位;术中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灌洗,按照顺序切除增生组织,并进行止血,吸出增生组织并送至病理检查。

对照组采用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备皮、麻醉方法、体位均同试验组,使用德国Wolf连续冲洗式电切镜进行手术,电切功率为120 W,电凝功率为75 W左右,术中使用5%甘露醇注射液(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793)连续低压灌注,其余操作同试验组。

两组术后均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冲洗膀胱2~3 d,同时给予消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

1.3 临床评价

(1)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nte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3]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值为0~35分,评分越高表明前列腺增生症状越严重。经Nidoc 970A尿动力学分析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测量患者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RUV变化情况。(2)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IPSS评分、Qmax及RUV变化情况

术后,两组IPSS评分及RUV均低于术前,Qmax高于术前,且试验组IPSS评分及RUV均低于对照组,Qmax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25、9.476、8.692,P<0.05),见表1。

表1 两组IPSS评分、Qmax及RUV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bP<0.05

2.2 临床指标

术后,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3.904,aP=0.048

3 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通常与遗传、肥胖、雄性激素水平异常等密切相关,虽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其是由患者体内前列腺上皮组织、间质细胞增殖与前列腺细胞凋亡紊乱导致[4]。现阶段,临床通常采用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等特点。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IPSS评分及RUV均低于术前,Qmax高于术前,且试验组IPSS评分及RUV均低于对照组,Qmax高于对照组,表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增生程度。

前列腺电切术是单极电极,术中易对患者的外括约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需不断进行电凝止血;同时,由于甘露醇注射液易被吸收而使患者出现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术中使用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可稳定患者血钠水平,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前列腺电切术术中温度较高,易对患者前列腺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且在切除增生组织时可损伤尿道括约肌,致使患者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同时,因术中未使用晶体溶液,患者易发生低钠血症,止血效果欠佳;此外,前列腺电切术易对支配阴茎勃起的神经或血管造成损伤,导致术后易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5]。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主要通过双极时激发氯化钠注射液形成动态等离子体,进而对增生组织产生破坏;等离子体可在手术创面处形成一层均匀的凝固层,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6];此外,使用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灌洗,可减少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缩短术后膀胱冲洗时间。

综上所述,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病情,提高最大尿流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双极电切术等离子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i,k)-步双极单值中智竞争图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低温常压等离子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