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气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0-06-10 08:19杨帅
医疗装备 2020年10期
关键词:鼻塞盐酸炎性

杨帅

瑞金市人民医院 (江西瑞金 342500)

新生儿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因新生儿机体多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当病原体侵入时,易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从而诱发肺炎[1]。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呼吸窘迫,甚至呼吸衰竭,威胁患儿生命。目前,临床治疗该病患儿多给予机械通气吸氧,但建立人工气道的同时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加重患儿病情。近年来,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逐渐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优点,可有效纠正患儿缺氧状态。与此同时,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也是治疗的关键。盐酸氨溴索是一种黏液溶解剂,可有效减少黏液分泌,提高支气管纤毛运动能力,加快痰液排出,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2]。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胎龄33~41周,平均(38.41±0.53)周;发病日龄1~15 d,平均(9.14±2.35)d;早产儿6例,足月儿27例,过期儿5例。试验组男21例,女17例;胎龄33~42周,平均(38.43±0.56)周;发病日龄1~16 d,平均(9.15±2.38)d;早产儿5例,足月儿27例,过期儿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符合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3];呼吸频率低于60次/min,心率低于160次/min;伴随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患儿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随呼吸道先天性畸形的患儿;存在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的患儿;伴随颅内出血的患儿;对本研究用药过敏的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炎、止咳、纠正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并使用广东鸽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AB2给氧仪进行鼻塞式CPAP治疗,设置CPAP流量为6~8 L/min,压力为4~6 cmH2O,吸入氧浓度保持在40%~60%。

试验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050,2 ml︰15 mg)治疗,根据患儿状况调整剂量,早产儿每日给予30.0 mg/kg,分4次滴注;足月儿每日给予7.5 mg/kg,分2次滴注。

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

1.3 临床评价

(1)血气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使用血氧分析仪检测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水平。(2)炎性因子: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抽取两组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后,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IL-10水平。(3)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是否出现恶心、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RP、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出现2例呕吐,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3/38);试验组出现1例恶心,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2/3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4,P=0.644)。

3 讨论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低下,当病原菌入侵后极易引起炎症反应蔓延,诱发肺部感染[4]。IL-6是T细胞、内皮细胞等分泌的因子,常于炎性刺激下大量分泌,可反映患儿机体防御机能;IL-10是细胞免疫中的重要因子,当机体免疫失控时,该因子水平升高;CRP是临床监测炎症水平的常用指标,随着炎症反应发展而升高[5]。新生儿呼吸道较狭窄,纤毛运动能力较差,易出现呼吸道阻塞现象,导致缺氧状况的发生,因此,降低炎症反应水平、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改善疾病症状的关键。

目前,鼻塞式CPAP是临床改善新生儿呼吸功能的常用方法,其操作简单,对新生儿气道损伤较轻,可增加肺残气量,降低肺泡萎缩风险,提高PaO2,改善患儿缺氧状况;同时,该方式可刺激呼吸中枢,预防呼吸暂停的发生[6]。临床上多采用抗菌药物配合治疗,但新生儿支气管尚未发育成熟,难以咳出肺部分泌物,易出现支气管阻塞现象,而抗菌治疗虽可抑制炎症反应,但无法增强患儿排痰效果。

何涓[7]的研究显示,氨溴索联合鼻塞式CPAP治疗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血气指标水平,提高PaO2,增强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PaO2高于对照组,PaCO2、CRP、IL-6、IL-10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表明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CPAP治疗可降低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炎症反应水平,提高PaO2,改善缺氧状况。盐酸氨溴索属于快速排痰药物,可有效加快肺泡Ⅱ型细胞合成,促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快速分泌,从而缓解肺泡萎缩;同时,该药可加快纤毛正常功能恢复,提高纤毛摆动效率,从而增强排痰效果,利于维护患儿呼吸道自净系统;此外,氨溴索与抗生素联用后可增强抗生素效力,延长其半衰期,从而更好地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轻肺功能损伤。

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可增强排痰效果,纠正缺氧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利于患儿康复。

猜你喜欢
鼻塞盐酸炎性
盐酸泄漏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9种处理宝宝鼻塞的好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