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探索智慧养老服务

2020-06-13 04:41
中国国情国力 2020年6期
关键词:居家宁波养老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发展较快、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老龄化较重的城市,不断创新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宁波作为我国重要港口城市,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85亿元,在全国内地城市排名第12位。宁波市民政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人为15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5.6%,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快速加深。宁波市委、市政府全力助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截至2018年7月,全市已建成266家养老机构(AAA级14家),2853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或站点(AAA级108家)。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养老服务需求。2010年9月,《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出台,作为第一个在政府层面全面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为我国其他地区智慧城市建设起到了引领及示范带动作用。此后,宁波各市(区、县)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方面,积极开展实践工作。本文结合这一情况,提出应进一步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各要素,构建更加完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问题

2010年以来,宁波大力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物流、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健康保障和安居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以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智慧社区建设为基础的智慧养老服务却在制度体系构建、实践探索、产业协同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1.顶层设计未成体系,政策制度碎片化

宁波依托良好的经济条件基础,于2012年开始了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勇于先尝先试。但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制度顶层设计方面,还未形成完整体系,各项规定散见于居家、机构养老服务政策中,碎片化现象严重。截至目前,宁波共制定出台48项养老服务相关政策规定,其中包括法律法规1项、地方标准3项;市政府层面10项,部门层面38项,8项涉及智慧健康养老(见表1)。

表1 宁波市养老服相关政策、制度、规范

2.偏重居家养老探索,老年人参与度不高

(1)管控为主,互动不强。居家社区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部分,在宁波各市(区、县)民政部门主导下,共有慈溪市、海曙区等6个行政区域开展了智慧健康居家养老服务探索,但是能够吸引社会机构以及老年人等主动参与、获取服务的互动项目较少。

(2)各自为主,联动缺失。宁波各市(区、县)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均局限于所属行政区域,未能实现周边覆盖,不利于整体协同联动发展。

3.智慧产业协同体系尚未形成,智慧城市建设相对优势未能凸显

(1)硬软件基础产业发展迅速,但对养老服务产业渗透力、带动性不强。宁波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14.5亿元,同比增长9%;2018年,宁波软件园(核心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182亿元,约占全市1/3,同比增长40%[1]。但是,以智慧养老服务软件开发为主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数量依然较少。

(2)应用示范数量少、关联性不强。2017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门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先后开展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申报评选工作。目前全国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单位共计394个,但宁波仅有示范企业2家、示范基地1个、示范街道(乡镇)3个,且三方尚未建立相互支撑体系。

(3)设备普及率低、数据交换集成难、人才支撑弱。近年来宁波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泛在、互联、智能的信息网络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供老年人使用的智能设备可选择性少,实用性不强,加之老年人接受能力有限,导致健康养老设备使用率不高。而且受老年人衣食住行、健康卫生等相关数据分散在公安、住建、商务、民政和卫生等部门,相互之间数据交换存在客观障碍,信息孤岛现象突出。同时,专业从事智慧健康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行业工资水平偏低和业态的不成熟,制约了信息化人才的流入。

探索

宁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针对发展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整合“政府、社会、市场”三类主体力量,构建“智能居家养老平台、医康养护社区平台、信息化机构养老平台”三平台,“街道(乡镇)、县区、市”三层级的适合新时代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民生事业建设,推动产业升级。

1.政府主导,完成顶层设计

养老服务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现阶段宁波50%左右的养老服务机构由政府部门兴办运营。政府通过规划先行,主导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进一步激活主体、要素和市场,着力增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如由宁波市经济与信息化管理局牵头,市民政局、卫健委等部门协同,制定实施“宁波市‘十四五’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目标、推进路径、重点任务、责任落实部门等。

2.多元参与,扶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当前,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建设仍需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发力[2]。《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智慧健康养老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而智慧产业发展本身具有前瞻性,因此应积极尝试拓展健康养老服务领域;传统从事养老服务的主体,包括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家庭等应革新养老服务手段,在构建宁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以及现有养老服务主体的动力,扶持智慧产业融入老龄化服务。

3.市场运作,价值供需竞争

智慧健康服务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通过价格信号传递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供求信息,引导养老服务主体为寻求利益最大化自主调节消费与服务提供行为,实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供应与需求的平衡。政府部门主导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以基本价值规律为基础,扶持其适应市场化发展需求,充分激活需求端和供给端的活力,促使两端发展吻合,引入多样化市场主体,进行充分竞争。

4.构建“三平台,三层级”体系

构建“智能居家养老平台”“医康养护社区平台”“信息化机构养老平台”三个平台[3],建立居家老人、为老服务企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共享的养老服务机构数据库,实现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信息化管理监督,开展养老机构的申报、建档与监管,居家老人服务补贴的申请、审批、资格评估、服务预约、服务实施、费用结算及跟踪回访等;“街道(乡镇)、县(区)、市”三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中心要根据行政级别实行层级管理,各级中心可实现数据信息共享,能查阅和分析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情况,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类主体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中枢神经(见表2)。

表2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居家宁波养老
养老生活
居家的日子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