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通针法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

2020-06-15 06:51王春红李志新崔洪涛
河北中医 2020年2期
关键词:针法尿量前列腺

展 敏 赵 华 王春红 李志新 崔洪涛 毕 娟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针灸科,河北 保定 071000)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前列腺增生肥大而导致的排尿障碍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BPH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BPH的患病率明显上升[2]。目前,西医对BPH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多对症治疗,必要时可采取部分前列腺切除的方法以缓解排尿障碍的症状[3-4]。而中医学的中药、针灸等疗法对BPH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优势,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5-6]。为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我们采用温通针法治疗肾阳亏虚型BPH 30例,并与常规平补平泻针法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针灸科(48例)和男科(12例)BPH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年龄53~75岁,平均(64.54±5.86)岁;病程2~6年,平均(3.90±1.70)年。对照组30例,年龄50~74岁,平均(63.25±6.65)岁;病程1.5~6年,平均(4.09±1.90)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1.2.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中BPH的诊断标准[7]。以下尿路综合征为主要症状就诊;年龄>50岁;直肠指检提示前列腺增生;尿动力检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彩超检查提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S)检查排除前列腺癌。

1.2.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中肾阳亏虚型癃闭的诊断标准[8]。小便点滴不通,欲解不得出,或滴沥不爽,排尿无力;面色萎黄,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细弱。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50~75岁;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患有前列腺癌或既往有前列腺手术史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者;患有严重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有晕针史者;正参加其他药物试验研究者。

1.2.4 脱落标准 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影响疗效判断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宜继续接受治疗者;由于其他原因患者要求自行退出试验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温通针法治疗。取穴:关元、气海、中极、水道(双侧)、阴陵泉(双侧)、三阴交(双侧)、足三里(双侧)、膀胱俞(双侧)及肾俞(双侧)。采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华佗牌0.25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均施以温通针法。操作手法:左手拇指或示指切按穴位,右手将针刺入穴内,得气后,左手加重压力,右手拇指用力向前捻按9次,使针下沉紧,然后连续小幅度重插轻提9次,拇指再向前连续捻按9次,针尖顶住有感应部位推弩守气,使针下继续沉紧,同时押手施以关闭法(即左手拇指按压穴位下方经络,防止针感下传),以促使针感传至病所,产生热感,守气1 min,留针30 min,缓慢出针,按压针孔。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 d。

1.3.2 对照组 予常规平补平泻针法治疗。取穴、针具均同治疗组,但各穴均常规进针,并施以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 d。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评价疗效。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包括夜尿频多、排尿不尽及排尿困难,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8]中相关内容拟定评分标准。夜尿频多:正常(0分),0~1次;轻度(1分),夜尿2~3次;中度(2分),夜尿4~5次;重度(3分),夜尿≥6次。排尿不尽:正常(0分),无排尿不尽;轻度(1分),尿后几滴即尽;中度(2分),尿后滴几滴,停顿片刻,又滴几滴,方能解尽;重度(3分),尿后反复滴尿,淋沥不尽。排尿困难:正常(0分),无排尿困难;轻度(1分),尿出偶尔不畅,尿道略有不适;中度(2分),尿出间断不畅,尿细,尿量偏少;重度(3分),尿出经常不畅,排尿困难,尿量极少。②比较2组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7]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说明病情越重;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7]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③比较2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变化,采用B超进行测量[9]。

1.5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排尿通畅,无残余尿,IPSS评分减少>90%;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排尿好转,残余尿量减少61%~90%,IPSS评分减少51%~90%;有效:症状有所好转,排尿略有改善,残余尿量减少20%~60%,IPSS评分减少20%~5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残余尿量及IPSS评分均无变化[7]。

2 结 果

2.1 2组病例脱落情况 2组治疗期间共脱落病例4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

2.2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3 2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夜尿频多、排尿不尽、排尿困难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夜尿频多、排尿不尽、排尿困难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

2.4 2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QOL评分及残余尿量变化比较 见表3。

治疗组(n=28)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28)治疗前治疗后IPSS评分(分)15.28±3.897.64±2.98∗△14.96±3.359.50±3.55∗QOL评分(分)4.78±0.692.71±1.01∗△4.64±0.733.39±1.17∗残余尿量(mL)36.00±4.0017.00±7.23∗△36.71±3.9021.93±8.1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IPSS评分、QOL评分及残余尿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评分及QOL评分均降低,残余尿量均减少。治疗组治疗后IPSS评分、QOL评分及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目前,BPH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激素内分泌学说、生长因子学说、细胞调亡与基因调控学说、间质-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学说等,但均未有定论[10]。从解剖方面分析,前列腺属于不对称的实质性器官,包括腺组织和肌组织,腺组织又分为移行带、中央带及外周带。BPH的增生部位主要发生于前列腺尿道周围的移行带腺组织,未增生之前其体积仅占整个前列腺体积的5%~10%,增生组织呈多发结节,并逐渐增大,增生的腺体突向后尿道,使前列腺部尿道弯曲、受压变窄,尿道阻力加大,进而引起排尿困难[11]。IPSS是目前国际公认判断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方法,是BPH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主观反映[12]。QOL评分则是通过了解BPH患者受到下尿路症状困扰的主观感受,以及对其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13]。残余尿量是反映下尿路梗阻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排尿正常情况下,膀胱内无残余尿量或者仅存在极少残余尿量,而BPH患者由于尿路梗阻,多有不同程度的残余尿量[14]。

BPH属于中医学癃闭、淋证等范畴,现代又称之为精癃,认为其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年老肾气亏虚,肾阳不足,气化不利,血行不畅,肾和膀胱的气化功能失司所导致。《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其病癃闭,邪伤肾也。”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渐亏,肾阳渐衰,推动乏力,气化不利,不能运化水湿,外邪伤及肾脏,而形成癃闭。近年来,中医治疗BPH的优势日益突出,特别是针刺疗法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方便、无副作用的优点,已有证据表明,按摩结合针刺治疗BPH与手术疗法的疗效相当,且针刺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5]。

温通针法是现代针灸大家郑魁山教授独创的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特色针刺手法,具有温经通络、祛痰化浊、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补泻兼施,激发经气,并通过推弩守气,推动气血运行,使气至病所,起到“疾无所居,恶无由生”目的[16]。《针灸大全》记载“有寒则温之”,并确立针灸治病之温法,即利用经穴配合针刺手法,消除沉寒阴冷、补益阳气的方法。温通针法具有感传明显、起效快、疗效高的特点,并突出温、通的作用,温可以振奋阳气,祛阴邪,通可以疏通经络,助气血运行,欲温先通,以通促温,温通结合,标本兼顾[17]。BPH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慢性起病,根据男子机体的发展规律,我们采用温通针法治疗肾阳亏虚型BPH,以达到温通经络、补肾助阳、利水排尿的功效。所选穴位中关元、中极、气海均属任脉穴,关元为手太阳小肠经募穴,可补肾培元,温阳固脱,《针灸穴名释义》言“关,指关藏,关闭,机关。元,指元气。意为下焦元阴元阳关藏出入之所”;中极为足太阳膀胱经募穴,是膀胱之气结聚的部位,可补肾,利膀胱;气海为元气聚集之处,主一身之气,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的作用,针刺气海可以调动气机,助膀胱气化。膀胱俞、肾俞分别为膀胱和肾的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可治疗相应脏腑病变,针刺膀胱俞可通利小便,助膀胱气化,与中极合用,更有“俞募配穴”之妙用[18];针刺肾俞可调动肾精,温补肾阳,引水藏精。水道、足三里均属足阳明胃经穴,水道即为水液通行的道路,具有清湿热、利膀胱、通水道的作用,《针灸甲乙经》言“三焦约,大小便不通,水道主之”;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强身健体的保健要穴,BPH患者多年迈体弱,针刺足三里可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作用。阴陵泉、三阴交均属足太阴脾经穴,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可健脾利水,通利三焦,《杂病穴法歌》言“小便不通阴陵泉”;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除可健脾益气外,还可调肝补肾,助膀胱气化。诸穴共用,并施以温通针法,可达温肾助阳、扶正固本、通利小便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夜尿频多、排尿不尽、排尿困难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IPSS评分及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温通针法治疗肾阳亏虚型BPH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余尿量,提高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BPH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及思路。

猜你喜欢
针法尿量前列腺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老先生要关注前列腺问题
喝一次大酒,重伤一次前列腺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