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行子宫压迫缝合术对高危产妇产后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06-16 02:23陈艳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出血量产后产妇

陈艳

天津市西青医院 (天津 300380)

当产妇在胎儿经阴道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或剖宫产时出血量超过1000ml则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等,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失血过多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对产妇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高龄、肥胖、妊娠期合并症等高危产妇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2],因此,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是目前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以往常通过子宫血管结扎、宫缩剂等方法止血,但是操作烦琐,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早期行子宫压迫缝合术对高危产妇产后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危产妇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止血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年龄31~38岁,平均(34.52±3.51)岁;孕周37~39周,平均(38.13±1.02)周;初产妇10例,经产妇37例。试验组年龄33~39岁,平均(35.22±3.12)岁;孕周37~40周,平均(38.36±1.13)周;初产妇13例,经产妇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高危产妇,且符合《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3]中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正参与其他临床试验。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方式进行处理:当产妇产后2h内出血超过400ml,给予常规吸氧,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监测尿常规、凝血功能、交叉配血,积极寻找原因并处理;当出血量在500~1500ml,根据不同病因给予不同处理,如患者子宫收缩较差、出血量多,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83,规格1ml︰250μg)行子宫肌层注射,剂量1~2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必要时15~90min重复使用;若出血量超过1500ml,对产妇继续行抗休克及病因治疗,必要时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或者子宫切除术。

试验组早期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术前行子宫压迫试验,确保加压效果;行常规麻醉消毒处理,将膀胱腹膜向下推,充分暴露子宫下段,进针位置为右侧子宫切口下缘2~3cm以及子宫内侧3cm,并在子宫切口上方3cm左右行垂直缝合操作;待下一次进针时,需与子宫前臂相对应,在后侧出针后,绕子底端后壁离宫角4cm左右处垂直缝合,并绕前臂子宫切口及子宫的侧壁处缝合;助手需对患者宫体施加压力,保证两端不再出血后打结,最后关闭切口。

1.3 临床评价

(1)完成止血操作后,比较两组的止血疗效。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子宫逐渐收缩、出血立即停止,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止血干预后,2周内停止出血,出血量<50ml/h,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无效,出血量≥500ml,生命体征未好转甚至发生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2)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3)统计两组贫血、切口裂开、感染、发热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

试验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止血疗效比较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术后2h出血量(ml)止血时间(min)住院时间(d ).52±4.70试验组 53 1238.23±151.11 124.11±51.24 7.21±3.42 4.12±3.35 t对照组 47 1510.41±115.36 323.56±85.02 26.51±2.43 6 10.120 14.212 32.525 2.940 P 0.000 0.000 0.000 0.004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出现贫血1例,发热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出现贫血3例,发热2例,切口裂开2例,感染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6)。

3 讨论

高危产妇存在一种或多种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可使子宫肌纤维劳损、过度牵拉、组织水肿,从而导致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不仅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还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有学者指出,提升产后出血止血效果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评估、早呼救、早止血[5]。由此可见,给予高危产妇产后出血患者行早期出血控制十分重要。

产后出血的止血方法包括水囊压迫、缩宫药物治疗、宫纱填塞等,但止血效果一般。宫纱填塞对子宫内膜表面起到静脉压迫的作用,可迫使渗血减少,进而对子宫肌层产生刺激引起子宫收缩,达到止血效果,但操作较为烦琐,耗时长,对操作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若填塞不当,可能会引起隐匿性出血,甚至增加感染风险。

子宫压迫缝合术是一种新型的控制产后出血的方法,能够提高产后出血的存活率,降低子宫切除率,完整保留子宫[6]。该方法通过沿着子宫纵轴对子宫肌层进行挤压,减少子宫肌层弓状血管的血流量,使其维持持续性压缩状态,迫使血窦被动关闭,加上机械性缝扎与捆绑操作,可减缓血流,促使局部血栓形成,进一步降低子宫血液的供应,达到止血的目的。子宫压迫缝合术手术时间较短,可迅速达到止血效果,效果确切,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均P<0.05),表明早期子宫压迫缝合术能够减少患者出血量,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早期行子宫压迫缝合术可减少高危产妇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提高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且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出血量产后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