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2020-06-16 02:23周凤凤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律胺碘酮例数

周凤凤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江西九江 332000)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一种并发症,也是临床常见疾病[1]。临床研究发现,快速型心律失常与食物中毒、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器质性病变相关,常见表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头晕、乏力、心悸及胸闷等[2]。胺碘酮作为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常用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为进一步研究该药物的具体临床疗效,本研究比较常规治疗与联用胺碘酮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6~70岁,平均(48.23±4.55)岁;心律失常类型,心房扑动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9例,心动过速6例,快速心房颤动8例。试验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25~70岁,平均(47.50±4.31)岁;心律失常类型,心房扑动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心动过速7例,快速心房颤动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肝肾严重衰竭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治疗:给予患者硝酸药物以及抗凝药物,加强心电监护,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将70mg心律平(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492,规格:50mg×100片/瓶)溶于20ml0.9%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滴注速度控制在11~13滴/min;为患者复律成功后,改为口服,150mg/次,3次/d。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胺碘酮(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456,规格:0.2g×12s×2板)进行治疗:先将150mg胺碘酮溶于30ml葡萄糖溶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0.6mg/min,30min后观察患者心律情况;若有好转,调整滴注速度至0.1mg/min,3次/d;待患者心律消失后改为口服,0.1g/次,1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7d。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率 (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肠胃不适、低血压以及静脉炎)发生率。采用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中屾医疗仪器(深圳)有限公司,粤械注册20172200439产品型号AC05C]测量患者血压。疗效判定标准:治疗1d后,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消失,转复为窦性心律,心室率下降到100次/min,经心电图检查心率减少在90%以上为显效;心律失常症状明显缓解,经心电图检查心率减少在50%左右为有效;以上症状无改变则为无效[3]。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试验组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78.9%;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律、血压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HR、DBP、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t=0.00,t=0.04;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血压水平均有改善,且试验组HR、DBP、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3.42,t=2.05,t=2.4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律、血压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律、血压变化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1mmHg=0.133kPa

组别 例数 HR(次/min) DBP(mmHg) SBP(mmHg )38 治疗前 141.35±30.24 90.38±12.33 115.27±13.76 治疗后 100.26±12.13ab 58.34±5.65ab 100.42±10.05ab对照组 38 治疗前 141.36±30.21 90.39±12.44 115.57±13.56 治疗后 131.26±15.24a 75.44±14.23a 132.54±22.16试验组a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发生肠胃不适1例,低血压2例,静脉炎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发生肠胃不适1例,低血压1例,静脉炎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急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发生原因为患者心率过快,心脏舒张期变短,血流动力紊乱造成心肌缺血,从而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可由体表心电图快速诊断,临床治疗以控制心律失常、除去病因病灶、预防疾病复发为主;常使用的治疗药物有钠通道阻滞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钙拮抗剂等[4]。胺碘酮属于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物可延长心房各部位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并且可以消除折返激动;同时可抑制心房、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慢其传导速度,并且可以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有抗心绞痛的作用。胺碘酮可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影响甲状腺代谢;但不影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高度,能抑制房室旁路向前传导;静脉注射该药时会有轻微的负性肌力作用,但不抑制左室正常功能[5]。胺碘酮与常规治疗药物联合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并能协同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及缺氧的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效果显著;两组治疗前HR、DBP、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HR、DBP、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胺碘酮可缓解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对患者平复心律有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可缓解患者症状,加快心率与血压恢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心律胺碘酮例数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更正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