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管结石患者并发症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2020-06-16 02:23穆彦锟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探查内置胆总管

穆彦锟

天津市南开医院 (天津 300382)

胆管结石为胆道外科常见病,极易形成胆绞痛,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目前,手术为治疗胆管结石患者的优选方法,其中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缓慢,已无法满足临床治疗需求;随着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作为微创术式,凭借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获得了患者的高度肯定[2]。目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内置引流管创伤小、恢复快,已逐渐取代T管引流,被广泛用于胆道疾病治疗中,同时配合护理干预,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护理干预对胆管结石患者并发症及生命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10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22~76岁,平均(46.89±4.37)岁;病程1~11年,平均(4.89±1.25)年。对照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21~79岁,平均(46.92±4.38)岁;病程2~10年,平均(4.86±1.2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经CT、胆道造影、B超检查确诊;可耐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无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胆道未见明显狭窄;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肝、肾功能损伤严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行全身麻醉后,采取常规四孔法操作,置入腹腔镜器械,于胆总管上段将胆管前壁切开20mm,置入细导尿管,通过高压注水方法冲出胆结石,取净结石实施胆管Ⅰ期缝合,并内置管引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前准备:术前1~2d对患者详细说明手术的流程、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防举措;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或采用视频宣教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流程说明,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肠道准备,术前12h禁食、4h禁水,术前当晚行清洁灌肠处理,以减少对患者胃肠道的刺激,加快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2)术中体温及液体量与速度的控制:采用暖风机及保暖毯维持患者的身体温度,对输注的液体、胆道镜冲洗水及腹腔镜冲洗液进行预加热;补液的总量与速度进行密切关注,对患者中心静脉压及尿量进行监测。(3)内置管引流:引流管的放置仅针对术中出血较多、创面有粘连或怀疑有胆汁漏的患者进行留置。(4)对胆管结石的处理:选择冲洗胆管取石联合钬激光碎石术进行处理,其与传统取石方法相比效率更高且速度更快。(5)并发症预防护理:责任护士详细询问患者术中情况,以实施预见性、针对性防护措施,同时重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甲床颜色、腹部体征、面部颜色及切口疼痛情况,并倾听患者主诉,以对有无内出血、胆汁漏等情况进行观察,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1.3 临床评价

(1)并发症:记录两组感染、胆汁漏、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生命质量:术前、术后3个月,依据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ottinghamhealthyprofile,NHP)评估两组的生命质量,包括社会领域、睡眠领域、情感领域、精力领域、疼痛领域、身体活动等项目,每项评分0~100分,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2.2 NHP评分

术前,两组NH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HP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NHP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NHP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t P对照组53 397.41±62.18 468.49±54.166.275 0.000观察组 53 396.73±62.27 513.25±40.87 11.389 0.000 t 0.056 4.803 P 0.955 0.000

3 讨论

胆管结石为临床常见的良性病变,其发生多与患者饮食结构、肥胖、粘连有关,诊治不当将增加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炎等发生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身心健康[4]。目前,该病患者以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为主,但开放手术创伤大,极易出现内脏牵拉性损伤,导致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5];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可通过直接切开胆总管取石,并利用可吸收线缝合,具有取石彻底、损伤小的特点,在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取得的效果已获得肯定,且内置引流管利于达到减压的目的,引流胆汁,降低胆汁漏发生风险[6]。虽然手术为胆管结石患者外科治疗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属于有创操作,内置引流管属于胆道内异物,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其不在体外,无法直接观察引流情况[7],仍有风险,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NHP评分均较术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由此可见,相较于单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与护理干预联合使用可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生命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为:护理干预通过护理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与高效沟通严格对临床路径进行管理,有助于完成术前准备,提升患者依从性,同时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采用宣传手册及音频播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流程及疾病常识的宣讲,能够加强患者及家属对手术与护理的配合程度,促进患者早日下床;此外,加强术后内置管引流观察,做到预防为主,早发现、早处理,利于对引流是否通畅、性质判定,保障内置管引流效果;并发症为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故强化对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极为重要,术后询问患者术中情况,并对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切口疼痛、腹部体征进行观察,利于及时发现有无胆汁泄漏、内出血等并发症,进而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8]。

综上所述,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探查内置胆总管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内置电子游戏的运动鞋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