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校企联合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实践

2020-06-19 12:46赵骥王海洋王迪徐杨艾青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赵骥 王海洋 王迪 徐杨 艾青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需要建立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同时企业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和接受学生实习等任务。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参加企业实践,既提高了实践能力,又感受了企业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企业精神。

关键词:产业发展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软件人才

引言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和辽宁省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精神,辽宁科技大学作为辽宁省地方本科院校,正逐步转型为应用型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要以适应辽宁省区域经济、软件行业需求为目标。在应用型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打造校外软件人才培养基地是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培养软件人才的重要途径。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是辽宁科技大学抓住历史机遇做出的一个战略选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要切实推进“新工科”工程教育的改革,就要紧紧围绕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型、应用型软件人才。

随着世界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软件产业的发展程度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和辽宁省对软件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已是区域发展的重点工作内容,因此对软件产业人才需求的急迫,同时对我们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软件系统开发是系统工程,其项目往往工期长,投入大,脑力劳动多,产品无形,协同性要求高。既有大量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又需要大规模协同作战,随着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软件人才需要一定的技术性,而普通高校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轨,一方面,软件行业有大量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大量的软件专业毕业生不能在行业内有效的就业和就业质量不高。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高校软件专业的培养和相关行业企业脱节;高校软件专业的培养计划过于僵化,普遍重基础,轻能力;应届毕业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达不到产业要求;师资队伍建设重理论轻实践,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历高但工程经验少。

自2009年起,学院开始实施“3+1”教学模式改革,十多年的办学经历,建立了多家企业实习实训基地,承接了学生实习实训需要,也满足了教師挂职锻炼、业务提升需求,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学院多年来办学成果丰富,获批省级精品课、省级教学成果、优秀教材、省级教改立项,学生荣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励等一批优秀成果,教师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为优秀学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一、改革内容

为了实现我校的应用型转型,学院在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做出对应的调整。向服务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上转,向产教融合上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转,向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转。

1.创新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项目驱动、全程关联、做学结合、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过程。

2.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首先,校内“理论+实验”学习3年,主要以软件理论课程教学为主,完成工程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同时结合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集中实践、项目教学以及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次,企业实践学习1年,1年的企业实践:

1年的企业实践=10周的项目实训+10周的生产实习+3周毕业实习+13周毕业设计

实践环节针对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并积累工程实际工作经验。

3.根据软件企业的人才需要,调整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实践环节内容以及授课方式,完成软件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例如:

4.按适当比例加入企业课程;要求软工程专业学生参加高级程序员、软件分析师等资格认证。

5.将聘请有丰富经验的软件企业管理人员、软件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参与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制定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并聘请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并合作共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6.建立稳定的学生项目实训和生产实习基地,例如:大连中软集团和沈阳华信科技有限公司。完善实习实训教学管理的规章、教学指导与技术培训制度,按软件企业的要求制定实习实训计划、工程技术培训制度,并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严格执行。

二、实施方案

1.实训内容

软件工程专业大四的本科生参加项目实训和生产实习环节,根据行业现状及学生需求开设多个实训方向,包括IOS、Java、安卓、嵌入式、Web前端、网络工程师等。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使校内理论课程和企业实训课程可以无缝链接。

2.学生管理

软件企业的人才实训基地的宗旨是以项目为主导,采用理论知识与项目实战相结合的方法,快速提高学习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真正成为大学毕业生与企业的桥梁。在实训期间,要求所有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和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3.就业管理

合作企业具有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在总部设立人才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和协调各部门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各部门需定期将学生和企业信息汇报到人才服务中心,做到信息共享。在各合作企业人才服务中心设置三个部门企业拓展部、职业规划部、学生跟踪管理部来进行管理,同时合作企业具有三套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学生跟踪管理系统、人才测评系统来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4.合作企业的责任和任务

提供学生所需相关实训内容要达到软件学院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训环境和设备;负责学生实训任务分派,并根据《实训计划》对学生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负责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评估并给出成绩;有权优先录用实训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公司,或推荐到其他公司就业;负责实训期间的学生管理、安全等;和软件学院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制定实训计划;

在实训结束后,须向软件学院提供实训期间成绩单、考试试卷、课程表、课程大纲、出勤统计、就业信息统计表等相关内容,并负责推荐实习单位。要求提供材料要符合软件学院规范要求,实训学生的就业率必须达到95%以上,省内就业率85%以上。

5.学院的责任和任务

监督实训内容及进展;根据合作企业需要提供实训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相关资料;配合合作企业完成有关学生实训的说明会及笔试、面试等相关实训任务;软件学院和学生应在实训开始前与合作企业签订三方实训协议。

6.实训学生的责任和任务

严格遵守合作企业关于实训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严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实训任务,服从合作企业的领导和管理,维护合作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在合作企业所属部门实训期间,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任何个人、公司或团体泄漏任何有关合作企业享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作品、专有技术、商业秘密、业务、事务、资料等;不得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与技术从事与合作企业无关的任何实训任务;须听从实训任务安排,不能擅自行动,因擅自行动所引发的一切后果自负;在实训期满前提供实训总結报告。

三、取得成果

建立应用型软件行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急需的软件行业人才;同时,改善锻炼一批能改革教学现状的创新型、实践型教师队伍;制定能反映辽宁省软件行业需求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培养毕业生具备适应软件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探索高等学校的学历教育与软件行业就业岗位要求的有效对接,提高软件工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达到学校和辽宁省教育厅的要求。

结语

校企合作的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准确把握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大学生的软件开发的工程意识和工程方法,着力培养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匠精神和团队意识。完善“产教融合”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引入软件行业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产学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建立软件产业产业联盟,深入推进协同育人、共谋发展,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共赢。

参考文献

[1]刘欢,唐卫东,肖英.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学科探索,2019.13(5):35-36.

[2]秦海鸥.校企合作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11):17-18.

[3]陈裕先,谢禾生,宋乃庆.走产教融合之路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5(Z2):41-43.

[4]李桥,梁华,李明媚.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7):3-5.

[5]宗欣露,徐慧.以学生为主体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3):29-30.

作者简介

赵骥(1974.3—),男,辽宁鞍山人,博士,教授,辽宁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教学管理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