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让音乐更精彩

2020-06-21 11:59姚燕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学生

姚燕

摘 要:没有师生之间配合的教学活动就是无效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给予教育者的启发。互动,是师生之间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从创建互动氛围、创建互动活动、交流互动内容和转化互动角色等角度研究了互动实施策略,意在使学生情动、身动、心动和意动。

关键词:学生;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而这种融合中怎么能够少了互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是需要教师参与其中的,这就构成了师生之间互动的课堂。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的有效性获得需要师生之间的紧密配合,需要师生之间有序互动。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的理解、欣赏以及创造都需要教师的点拨。学生要动起来,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机会,使他们在一种和谐、自由而又充满愉悦的课堂中绽放精彩的童年,走进音乐的美妙世界。

一、营造互动氛围,让学生情动

情动,所以热爱。学生爱上音乐首先需要情动,情感上与音乐作品产生了共鸣和依恋,就会在音乐学习中获得自信。小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还停留在基础阶段,使其情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为其创设一种互动的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敢于大胆的想象,随着音乐的情感,顺着教师的指引,走进音乐的佳境。当前很多小学音乐教师都意识到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但是突兀地就让学生配合自己开展教学活动,有些强人所难,学生愿意与教师一起欣赏音乐,开展音乐活动,需要一种氛围,需要消除学生对于教师的怯懦感,消除戒备心理,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例如,在《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一课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与教师互动,参与教师设计的互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同学们,真的很开心与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音乐时光,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值得珍惜,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贵,大家来与我一起欣赏一首情感饱满的歌曲好不好?”(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曲播放完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来交流,“同学们,这是一首赞美妈妈的歌曲,我真的很感动,因为母爱很伟大,相信大家也被这首歌曲感染了吧?”同学们异口同声回应教师,教师可以继续与学生互动,“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欣赏,然后与老师一起交流感受,好不好?”学生放下了对老师的戒备心理,认真地倾听音乐。

互动氛围构建的形式有很多,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学生喜欢的音乐故事、动画主题曲、师生小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敞开自己的心扉,与教师一道走进音乐的情感世界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二、创建互动活动,让学生身动

音乐活动在音乐学习中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这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的主要载体,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走近学生,学生也可以亲近自己的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得到充分地情感交流,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会逐渐地增强。当前的音乐活动中,大都是教师设计好活动内容,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去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而且被动地接受这些互动形式,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得到充分地尊重。角色扮演、律动、合唱等都可以作为互动活动的形式,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更容易丈量自己与音乐之间的情感距离,为他们内心感悟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美丽的星座》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星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星座的形状,而后让学生自己编排各种有关星座的舞蹈,在这样的身动中感悟这首歌曲的内在情感,“同学们,现在我们的教室就是美丽的星空,你们就是小星星,你们属于哪个星座呢?你们自愿来结组排练星座舞蹈好不好?”学生开心极了,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动了起来,教师也参与了指导。对于星座的位置,学生不是特别的清楚,教师就参与其中充当一颗星星,学生们与教师开心地欣赏着音乐,跳着舞蹈。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的身体活跃起来,因为他们好动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们在音乐学习中需要身动,而身动也是他们诠释音乐的最好的方式,身已动,心还会远吗?

三、交流互动内容,让学生心动

情动、身动,都是音乐学习的奠基,而心动才是根本。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在音乐教学的互动中,离不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于活动内容的评价和交流,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只关注课堂组织形式,而忽视学生主体的接纳程度,互动的形式是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服务的,教师千万不可以舍本求末,忽视学生音乐品质的提升。在设计互动形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互动的内容。

例如,在《校园的早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为学生打造一個充满自主意识的课堂环境,这首歌曲主要唱出了校园中晨读的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校园的早晨吗?每天来到学校时,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校园的美景?在这首歌曲中,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好不好?你可以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都认真地交流起来,“老师,我觉得这首歌曲中唱的晨读就是我最喜欢听到的声音,清晨的校园中书声琅琅,真的有一种美妙的感受。”在交流中,学生的思想情趣也跟着提升了。

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都应围绕着音乐作品的内涵来进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互动中能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畅谈自己对音乐活动的看法以及对音乐内容的理解。

四、转换互动角色,让学生意动

音乐教学的互动形式很多,而在新时期,在教育理念发生变革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转换思维方式,让互动的角色变换一下,不应只停留在单一的互动形式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应该参与到课堂中来,在互动的时候,也应该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让学生亲之信之。音乐学习有时需要一种意会,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讲解。意动,才是音乐学习效果的展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活动来使学生感悟到音乐的内涵,使学生的思想随之迁移,获得积极的正面能量。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形式可以结合起来,任何一种单一的互动形式都不能将教师、学生和音乐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例如,在《OK星期天》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地互动,设计一些互动的活动,比如,“同学们,假如今天是星期天,你会做些什么呢?”学生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大家的情绪怎么样?想不想来点音乐跳起来?”“非常想!”教师播放歌曲,与学生互动,“周末的时候,老师也有很多的活动呢,你们猜猜,我要去做什么呢?”学生与教师亲切地交流,在互动中,学生逐渐忘我,他们的学习主体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甚至他们会向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老师,你觉得这首歌能与你的星期天的生活相契合吗?”这样的互动中师生角色已经发生了改变,课堂有效性得以有效提升。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更短的时间感悟音乐的内涵,提升自我的音乐品质。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中,教师要设计一些与音乐主题有关的互动话题,使学生充分地展示出自己的思想,与大家一起交流,提升音乐审美情趣。

总之,互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它可以使音乐课堂变得异彩纷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创建互动氛围、创建互动活动、交流互动内容和转化互动角色等,使学生情动、身动、心动和意动,在课堂上展现自我的音乐素养,从而逐渐培育学生的音乐品质。

参考文献:

[1]鲁茜.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J].新智慧,2019,(27).

[2]刘望来.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師生的互动研究[J].教师,2019,(33).

[3]吴晓霖.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8,(8).

[4]袁田.小学音乐课堂音乐基础知识环节师生互动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

[5]韩笑.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

[6]王文凤.互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

[7]杨丹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

[8]周子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设计研究[J].华夏教师,2016,(2).

[9]杨倩.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设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学生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赶不走的学生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学生写话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