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期内固定治疗C 型Lisfranc 骨折脱位疗效

2020-06-24 06:20康明明何伟福白左明郭振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跖骨患肢关节

康明明,何伟福,白左明,郭振业

(1.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西院,山西 太原 030053;2.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0)

0 引言

Lisfranc 骨折脱位出现于跖跗关节部位,一般是由坠落物冲击、车祸等引起,由于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以及私家车拥有量的持续增加,导致此种骨折脱位发生率持续升高[1]。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有明显水肿情况,同时还伴有明显痛感,另外还有跖跗关节部位畸形,但是这种特征在平片上显示不是十分清晰,因此一般难以准确判断损伤程度,在诊断时可以适当的进行体格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2]。疾病的治疗方案需视情况而定,若是患者跖跗关节脱位不甚严重,可以采取保守疗法,恢复骨骼结构、制动患肢即可,若是脱位较为明显,且骨骼不甚稳定,则必须采取手术治疗方案,目前的很多手术模式都是采取一期外固定、二期内固定的方式,效果不甚理想,而且容易发生并发症,临床实践阶段发现一期内固定手术疗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3]。本次研究即为分析一期内固定治疗C 型Lisfranc 骨折脱位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5 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55 例C 型Lisfranc 骨折脱位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案例均以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Lisfranc 骨折脱位,且第一跖骨和外侧跖骨有移位情况,属于C 型脱位,患者其他部位无损伤,或是损伤不会影响疗效评估,各器官功能正常,无精神类疾病,无手术禁忌证,可以执行手术治疗,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符合研究标准。其中男32 例,女23 例,交通意外24 例,重物砸伤12 例,坠落摔伤19 例,年龄在25-46 岁,平均(35.49±5.72)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一期内固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患者入院后立刻对患肢进行处理,使用消肿药物进行消肿,过程中辅以冰敷,消肿完成之后马上安排手术。患者取仰卧位,应用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麻醉起效后于1、2 跖骨之间作切口,随后逐层深入,清除周围损伤组织、淤血块和碎骨,清理完成之后进行复位,随后使用微型钢板进行固定,固定完成之后评估关节活动度,确保无异常情况后,对3-5 跖骨进行处理,3 跖骨用微型钢板加以固定,4、5 跖骨用克氏针进行固定,所有操作完成之后再次进行检查,确保手术效果满意,随后关闭切口。术后6 周至2 个月,取出克氏针。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均进行康复指导,对其生活内容、饮食内容、运动内容进行控制,促进患者的有序恢复。

1.3 分析标准。治疗后随访一年,术后1 个月、术后6 个月、术后1 年,使用AOFAS 踝-后足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踝-后足情况,参考疼痛、自主活动、最大步行距离、地面步行、异常步态、前后活动、后足活动、稳定性、足部对线情况,疼痛最高分40 分,自主活动、最大步行距离、足部对线各10 分,地面步行、稳定性各5 分,异常步态、前后活动各8 分,后足活动6 分,共计100 分,评分在50 以下为差,50-74 为尚可,75-89 为良,90 分以上为优。同时使用VAS 量表评估患者疼痛指数,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9 分为重度疼痛,10 分为最痛。记录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记录感染、足趾畸形、行走疼痛。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 检验,P<0.05 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踝-后足评分、疼痛指数评分。根据记录数据显示,术后6 个月,术后踝-后足评分、疼痛指数评分与术后相比,有明显改善,术后1 年与术后六个月相比,术后踝-后足评分、疼痛指数评分数据又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踝-后足评分、疼痛指数评分

表1 术后踝-后足评分、疼痛指数评分

注:术后6 个月与术后1 个月相比:⋆1(t=6.289,P=0.001),⋆2(t=3.194,P=0.002)。术后1 年与术后6 个月相比:#1(t=7.646,P=0.001),#2(t=9.809,P=0.001)。

组别 例数 术后踝-后足评分 疼痛指数评分术后1 个月 55 64.58±13.67 ⋆1 5.24±2.25⋆2术后6 个月 55 79.63±11.32 #1 3.98±1.87#2术后1 年 55 92.46±5.17 1.37±0.63

2.2 术后不良反应。根据记录数据显示,55 例患者中,出现感染2 例(3.64%),足趾畸形3 例(5.45%),行走疼痛6例(10.91%),共计11 例,发生率为20%,均非严重不良反应,经过处理后未产生恶劣影响。

3 讨论

C 型Lisfranc 骨折脱位,是指患者跖骨和外侧跖骨已经有了明显的异位情况,加之如今引起跖跗关节损伤的多是严重冲击,患者不仅伴有关节脱位情况,足部组织、血管、神经都有严重损伤,后续有可能并发感染,或是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的情况[4]。对于此种疾病,一定要尽早诊断,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这样能够取得较好效果,脱位的临床诊断可以依靠X 片进行诊断,但是会有一定误差,难以充分诊断轻微脱位情况,因此需要辅以体格检查和患肢分析,诊断完成之后即可针对性拟定治疗方案[5]。方案需要基于骨折情况,针对性采取措施。

手术方案是治疗C 型Lisfranc 骨折脱位的主要措施,临床上多是采取一期外固定,二期内固定的方式,治疗完成之后再使用石膏进行外固定,这种方案对于软组织严重损伤,有较高感染风险的患者来说,是较为合理的措施,能够尽早的完成骨骼固定,但是后续恢复会有较多阻碍,若是外固定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骨骼畸形,同时,辅助治疗的石膏固定不利于患肢的充分恢复。由于常规治疗方案存在的缺陷,需要优化治疗方案,使患者能够更为迅速的恢复,并且降低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表明,术后6 个月,患者踝-后足功能明显提升(P<0.05),疼痛情况明显降低(P<0.05),术后1 年,较之术后6 个月,踝-后足功能又有大幅度提升(P<0.05),患者可以正常生活,疼痛情况又有明显改善(P<0.05),部分患者基本无痛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现1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均非严重不良反应,经过处理后未产生恶劣影响。

综上所述,在C 型Lisfranc 骨折脱位治疗时,采取一期内固定治疗方案,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踝、后足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多数患者在术后1 年,都可以正常进行活动,且恢复期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应用价值明显较高。

猜你喜欢
跖骨患肢关节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分析及年龄相关性研究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微创截骨单臂架骨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跖骨短小症
超声检查对诊断疲劳性跖骨骨折的价值分析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支撑固定治疗新鲜跖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