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寓创新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2020-06-24 12:51毕秀芹
考试周刊 2020年50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激发兴趣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化,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对此,教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创建民主、宽容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问、善问、敢想、敢说、畅所欲言,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创新的精神、探索的热情、饱满的情绪,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创新教育;激发兴趣;质疑释疑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教育须“为创新而教”。小学阶段是儿童创新能力开发的最佳时期,所以要从小学开始在数学教学中贯穿创新教育,教师要精心挖掘教材和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形成创新型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一、 教师要以创新精神为首,努力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创新最能显示教学艺术的生命力,课堂教学要焕发美感和魅力,不能不进行创新的教学活动,不能不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而诱发学生“愤悱以求”的学习精神,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能力,則是教学方法创新的主要指向和归宿。陈景润中学时代的老师沈元,以“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令人望而却步的世界性难题,激励学生摘取数学皇冠明珠的创新意识,不仅在学生心中点燃起探索创新的火炬,更重要的是播下了勇于创新的种子,使之成为后来取得创新发明的丰硕成果的基本动因。

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要认真反思努力跳出传统的职业观和教育观,重新审视一直无怨无悔的事业,审视自己与事业的关系,思考新时代需要创新型的教师,教师要有志向,要有追求有作为。首先要把教育当事,不摆花架子,上课并不是为了顺利完成预先设计的教案,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启迪与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创新与合作学习。课堂中的生成与互动,并不是环节的推移,而是教与学过程的形态组成。在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观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达此目的,必须善于发挥个人智能优势,勇于突破,力求寻找最优化的教学方式,组成最佳教学结构,建立协调一致的教学方法群,从而以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给方法,实现知识迁移。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得好:“一个劣等教师给人奉送真理,一个优等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也说:“教学不能将所点的金子给他……善于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的方法。”这说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授之以法”的创新性,只有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获得求取新知识的创新力。

第二,质疑释疑,诱发创新潜能。心理学家把发现疑难看作是“思维的路标”,这是颇有见地的。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启发性和一定难度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在解疑的探究中培养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概而言之,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是诱发美感,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开拓型新人的有效方法。作为教师,应敢于突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教学框架,摆脱传统思维定式,创新性地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创新型学生,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需要。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思维的催化剂,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有启发性、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动处于高昂的激发状态,使课堂充满情趣,真正达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的境地。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例如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我对同学们说:“现在给大家一个考老师的机会,看看谁能把教师难住。只要你任意说出一个整百数来除以25,老师不动笔就能准确而迅速地说出得数。”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纷纷举手要考老师。不论小考官出什么考题,我都毫不犹豫地快速答出。经一一验证全部正确后,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启动了创新思维的火花,很自然地进入到探索状态。学生带着深厚的兴趣,很快掌握了“商不变性质”,并能运用自如。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三、 抓住编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构思编写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主要精力不应当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真正的学校应当是积极思考的王国。”古人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为学之道,必本于思。”由此足可以看出让学生学会思考至关重要。能创新性思考,是创新型人才重要的特点。所以每当接触一种新型的解决问题时,我都对学生进行自编、自讲、自解的强化思维训练。学生的编题有再造性编题和创新性编题两种类型。再造性编题只是从叙述的事件、数量上与原题有些变化。创新性编题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创新性思维。它可以对原类型题进行发散思维、侧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进行编题。例如在学习路程应用题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原类型题:一辆汽车3小时共行驶105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已知时间、路程求速度)

学生再造性编题:一辆汽车6小时共行驶21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创新性编题:有的同学编成:已知路程、速度求时间;

也有的同学编成已知速度、时间求路程的;

还有的如以下几种:

1. 一辆赛车30分钟跑90千米,照这样计算,1小时20分钟跑完全程,全程有多少千米?

2. 一列火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再行驶2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3. 一辆摩托车20分钟行了80千米,再行多少分钟就能跑够200千米?

诸如此类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多方面涉及、全方位渗透,一段时间后,学生便不再满足于课本固有的知识,而有意识地把思维向纵深开拓,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 鼓励学生不盲从,敢于质疑,在竞争与合作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不应使学生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模式,要激励学生突破思维的定势,从不同方向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独创性,对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正如巴甫洛夫所说的:“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不迷信书本,不盲从学习优秀的同学。坚持自己的观点,大胆发问。这是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一把金钥匙。

在学完方程的单元后,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第二单元用“x”解决问题时,写“设”必须在后面加上“:”,为什么在第四单元“设”的后面却不加“:”?我马上表扬了这位同学,称赞他学习认真,肯动脑筋,勇于对课本上有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同时希望每个同学都要像这位同学一样,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做一个敢想敢说的创新少年。在老師的注意引导下,班级里创设出了自主宽容的学习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同学们敢想敢说,思维异常活跃,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创新人格。同时,在敢想敢说的前提下还要教给学生质疑之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善于发现问题。同学们在质疑、释疑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把竞争与合作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质疑中有竞争,在质疑中有合作。竞争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有利于对理解问题的深化,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激励学生发表独特新颖的意见,对问题寻求尽可能多的答案,来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 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首先,鼓励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激励学生质疑互疑,遵循“只激励,不指责”的原则,力求在鼓励中有希望,在希望中提要求,使学生在思维上最大限度地放松,灵活地启动自己的智慧之门。

其次,养成学生之间容纳不同观点的氛围,不讥讽别人的不同意见。由于学生知识层次、能力水平或对问题认识角度不同,有时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免可笑,容易招致其他同学的讥讽。这样就可能打击这位同学好问的积极性,下次他再提问时,就会想想这次会不会让别人笑话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会容纳别人的不同观点,不讥讽人,如有不同的意见,可以讲出自己的理由。这样人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用怕遭到别人的笑话,要强调“目中有人”“以人为本”,多关注暂时处于弱势的学生,千方百计为学生搭设成功与成长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绿色心情”——健康、主动、快乐、向上!让即使提出问题不成功的学生也能重拾信心,振奋精神,继续前行!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余地,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自由,鼓励提出不平凡而有价值的问题或见解,教师以平凡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讨问题。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我们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不能让拔苗助长的事再发生在学生身上。成功贵在坚持不懈,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同样,教育成功的秘诀不在于一蹴而就,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持之以恒。

最后,在课堂教育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教授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把多种数学模具摆法展示在大屏幕上,会更加形象化、视觉化,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给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创新思维起到积极的作用。

实践案例显示,学生经过锻炼更会学习了,更会研究了,更会思考了,更有智慧了。在这样一个和乐融融的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是真实、具体的生命个体,他们学习的知识经过反思,有效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对后续的学习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创立民主、宽容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问、善问、敢想、敢说、畅所欲言,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要以自己创新的精神、探索的热情和饱满的情绪影响感染学生,点燃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真正成为独立、自强、勇于探索的创新人才。教学要有回归教育原点的清醒认识和价值判断。我们要坚定培养创新思维的信念,我们不再为“谁比谁好”而竞争,而是真正为追求“创新思维”而教学;教学不再是简单的重复,不再是经验照搬,而是将最朴素、最本真的教育价值化为指向更新的研究性变革实践。沿着这条“创新·实践”的教育之路,我们必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越走越幸福,让创新教育在新世纪的阳光下更加独特而美丽!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毕秀芹,山东省泰安市,泰安市泰山区文化路小学。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激发兴趣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