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0-06-24 10:54阿来木各
锦绣·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阿来木各

摘 要:我国教育教学一直在进行改革,当前的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是实现现代化教育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育方向,在教育教学中实践中有效的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是当前教师教学重要的教学任务。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目标。而政治教学作为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式的开展,必须基于核心素养进行,以此来努力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对此,本文基于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读者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1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1 培养高中生对政治课的学科认同感

传统教学由于微观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作为教学过程的重点和终点,而忽视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对本学科并没有情感上的认同,认为思想政治课枯燥、空洞、缺乏实用性,甚至从心理上产生反感和排斥的情绪。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单纯地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样的学习在经历高考之后便什么也没有剩下。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不能在学生的发展中延续下来,更不能发挥引导学生成长的作用。从这点上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恰好能转变传统教学中的这一缺陷。素养的培养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和丰富,更重要的是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必备的品质。这种学科素养会伴随学生的生命历程,从而也会更好地使学生认同政治课程的价值所在,对政治课产生心理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因此,从思想政治课程的现状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课题可以提升学生对政治课的学科认同感。

1.2 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

最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高考考试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观点论证阐释、分析、评价社会现象,提高认清事物本质的能力。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分析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网络信息铺天盖地,需要学生具备理性的思维能力来判断是非,做出正确的、理性的行为选择。学科素养的培养会加强教师对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中具体的情境创设、观点辩论、主题探究等设置有利于提升高中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对社会事件的理性分析能力。

1.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多的是基于学生的实际,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的实际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因此,实现理论知识的學习和实际生活的统一才是政治课的目的。对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政治课教学会更加趋向于任务性、对话性、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这样的课程学生自然变成了课堂的主体,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话题探讨、任务驱动、情景体验等结合自身实际共同完成教学的过程。这样的课程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学习当中更加锻炼了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同时让政治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2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

2.1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之一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公共参与能力就是指我国公民主动、有序的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和能力。具体来说,高中生需要提升的公共参与能力就是指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和行动,直接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而这一能力的培养仅靠教师口头讲述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通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想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得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同时实现有效的刺激,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2.2 导入生活案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所谓的法治意识,就是指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政治的思想、知识和态度,去权利义务意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等等,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人们主动参与到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去,并能够自觉的做到懂法、知法、守法、用法。但教师要注意,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的说教和勾重点,死记硬背的方式并不能达到有效的、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实际的法治案例,则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到法律的功用、价值,进而对法律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感悟,从而提升法治意识。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联合时政时事、创设情境,生活化教学以及合作探究等方式,促进学生政治认同感、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能力以及理性精神的培养,实现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基于核心素养的活动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构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3).

[2]陈学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8).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