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后语言构音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6-28 02:27崔玉琴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构音言语功能障碍

崔玉琴

(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

脑出血为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伴随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脑出血死亡率逐渐降低。但由于脑出血患者脑部神经组织损伤,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发病风险提高。脑出血失语患者语言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发音能力减弱为基础病理进行改变。本次研究为论证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后语言构音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比较3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及33例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预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定西市人民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6例脑出血后语言构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3人。实验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3.72±1.32)岁。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BDAE)分级:轻度言语功能障碍17例、中度言语功能障碍12例、重度言语功能障碍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3.68±1.35)岁。BDAE分级:轻度言语功能障碍16例、中度言语功能障碍13例、重度言语功能障碍4例。本次研究对象在性别、平均年龄以及BDAE分级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循医嘱给药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用药方法,发放康复宣传手册,鼓励患者与家属交流。

实验组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通过手势、文字与患者沟通,结合视频宣教资料向患者讲解早期康复锻炼对预后的影响,列举预后的成功案例,控制患者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促使患者积极投入到康复锻炼中。(2)饮食干预。语言构音障碍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异常,对此,护理人员嘱咐患者不要食用热量过高、温度过高的固态干燥食物,尽量给予患者清淡流食。(3)语言康复锻炼。患者先做张口、伸舌、龇牙、鼓腮等运动,而后行a、e、i等单音节,并在患者发音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声音进行示范与纠正。待患者可熟练发音后指导患者说简单的词,如“我”、“你”等,并结合日常生活常识,逐渐引导患者说“吃饭”、“喝水”、“吃药”等词。同时,指导患者根据图文进行阅读,提高脑出血患者的阅读理解能力。

1.3 观察指标

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的预后情况,参考BDAE言语障碍分级。若患者干预6个月后言语障碍BDAE诊断提升2级,则表示治疗显效。若患者干预6个月后言语障碍BDAE诊断提升1级,则表示治疗有效。若患者干预6个月后言语障碍BDAE诊断无明显改善,则表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受检例数]×100%。

分别参考SCL-90量表(总指数为5分)以及NIHSS量表(总分在0~42分)判断脑出血患者心理应激状态以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得分越高表示与患者的交流、患者的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对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越大,神经功能损伤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例(%)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反应以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SCL-90量表比对照组低,NIHSS量表得分比对照组低,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反应以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比较

3 讨论

脑出血构音障碍患者脑部与语言相关的神经元发生病变,患者难以正常发音,与他人交流存在障碍。构音障碍的发生可对患者心理造成一定的刺激,致使患者因个人思想无法进行正确表达,出现紧张、交流困难等负面情绪。常规护理对言语障碍缺乏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弥补常规护理干预不足的同时,结合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通过健康教育安抚患者的情绪,纠正患者对早期康复锻炼的错误认知,使患者认识到早期功能训练对患者预后的重要性。开展语言功能训练。脑出血后构音障碍患者先给予单音节发音训练,以提升舌头的灵敏度,而后在联系发音的基础,逐渐提高单字词、断句,在提升患者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

猜你喜欢
构音言语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小脑斧”“大西几”……孩子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针刺联合按摩及语言训练治疗不同年龄儿童构音障碍疗效观察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构建儿童构音障碍诊断、评估和整体康复方案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压舌板在儿童构音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