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0-06-29 12:34沈丽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1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教学情境课堂教学

沈丽佳

【摘要】综合实践不应该只是按书本教,教师应该更多扩充课外知识,对教学材料更深层次挖掘有指导性东西,还要多关注新闻时事,多关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与实践内容,不断反思,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形成思维碰撞与灵感迸发,教师才能开发挖掘更适合学生兴趣的教材资源,从而创设极具课堂吸引力的综合实践教学情境,让学生真实参与体验,动脑、动手、解决實际问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教学情境;课堂教学

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经验,使学生形成发现、提出、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对课堂教学的发展实践、综合运用和创新的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过去的传统教学观念,老师只是将单一的教学理论方式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课堂上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在新的学期,笔者通过反思并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实践与创新,自主开发了一系列更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教材资源,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气氛浓烈,会动手会动脑,下课后愿意找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创新作品,以下根据笔者教学经验谈谈创设教学情境在小学中段综合实践课堂中的运用。

一、创设知识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有意识地设计动手操作、创设知识建构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探究,增强其主动参与意识,使其不知不觉进入教学情境,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九月份一开学,即将迎来教师节,趁着这个节日,在班级开展尊师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一周笔者马上让学生动手做教师卡,此教师节贺卡分两节课完成,第一节课教折叠花形,第二节课教如何制作立体花,并介绍制作贺卡的多种方法,为学生扩宽制作思维。有的学生用鸡蛋壳、巧克力糖纸、绿豆、树叶等,来制作各式各样的各具特色的教师卡。课堂上笔者采用个人加分与团队加分的奖赏策略来吸引学生努力做到更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做得有特色的学生可适当给予加分,学生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做得很开心,做完很想得到老师的肯定,都会拿过来给老师看,甚至有的父母反应,小孩子回家很努力地在做,只为了能送出一张自己最满意的贺卡。

第二周,讲课本里的尊师故事,例如,程门立雪,学生们听得很投入、很认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先实践后理论。因为在教师节学生送贺卡给老师这样的互动体验,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听尊师故事。从他们的眼神与课堂回答里能感觉到他们需要尊师,才能获得成长与提高。他们认为用心做的贺卡来送给自己心爱的教师,会表达对教师的尊敬,所以他们认可尊师的想法,并且用行动来实现尊师。

本节课笔者采用看尊师教育视频(程门立雪),抢答问题(尊师的做法有哪些)的形式来进行,课堂学习气氛浓烈。

二、以时节为契机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与创新能力

教师可利用时节为契机,把学生所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做的意义,想学想做,鼓励学生制作标新立异,有个性的创新作品,使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意识得到增强。

像国庆节和中秋节,这个是值得举国上下欢庆的节日,趁着节日气息浓厚,笔者在综合课上教学生学会“喜”字的制作,在中秋佳节,能在自家的灯笼或窗户上贴个“喜”字,或在拜月亮的进贡品如柚子上贴“喜”字,或者可把自做的“喜”字贴到之前学做的贺卡上做国庆节贺卡等,学生知道学了有实际用途,他们都会很想学,且学习时比较认真。剪纸外形的美,再加上有实际应用意义,学生都很想自己能学会,因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融到一起。在教学生剪“喜”字后,笔者要求学生再继续进行创新,剪出各种各样的“喜”的创意形状来,并且在学生学会“喜”最基本形状后,鼓励他们如果能创新更有特色的“喜”字将可得加星星的奖励。学生创作热情高涨,最后出了很多笔者设想之外创新作品,学生的作品各有自己的特色,这不就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么。

三、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综合实践教学中,要教授某一主题的内容,例如,要学习环保主题内容,按传授方式,教师会做一些课件,来给学生看,宣传环保、讲卫生的好处,并展示图片,或是让学生讨论讲出环保的重要意义,这样的倡导环保的方式在教学课堂中也是很常见,学生也是听多了,他们会认为这样做没有新意,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并没有形成思维撞击,没有形成自己的理念。

在教授学生学习做贺卡,剪纸后,班里出现一个问题,学生剪下的垃圾没有及时清理干净就接着下一节课,这样的教室环境很脏,这显然不是综合实践课环保所提倡要求的。因此,笔者要求在课前准备材料时自带环保袋,并加多了一项考核:是否讲卫生。但是,上课时发现还是有大部分的学生忘记带环保袋,笔者让学生们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个卫生问题,这个问题一抛出来,学生们想出了很多新的点子,例如,有的学生说用这个用纸折一个类似笔筒的东西,有的学生说折一只轮船……大家的想法很有创意。这时,笔者让会的学生上台教,让其他同学学习台上“小老师”(同学)的折纸方法,笔者意外地体会了“教学相长”的含义,竟然学习了比笔者原来折的还要多很多的方法。这节课,不仅其他学生学习了折收纳垃圾盒的方法,还让上台的“小老师”得到锻炼,给予了他才艺展示的舞台。

教师最后提出要求,要求学生们养成垃圾不要乱扔卫生好习惯,即时将垃圾放在自制收纳盒里,保持环境的整洁卫生。笔者认为综合实践不能光提口号:“要环保!”而是教学生如何环保的方法,并让学生会去做,明白做了的实际意义。此次课收获了大量同学的自创垃圾收纳作品。

四、模拟社会生活的合作情境,培养学生实际动手与沟通协作能力

经过课堂的自主开发,大胆开创校本综合实验课程,研究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如“家务劳动我能行”:开展“叠衣服”“制作千层卷饼”“制作红糖包”“做肠粉”“红烧豆腐”“生活小妙招”等与生活相关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学习创设合作竞争的学习环境,与课外实践跟踪成果汇报相结合,学生上课乐意学,家长也快速反馈学生在家里的动手能力有所增强,能够帮助家长动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拓展生活中的生活技巧,这不正是综合实践课程所要求培养的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么?

五、创设真实生活与课堂交融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意识

让学生回归生活,诱发发现生活问题,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形成思考习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调查了解、分析、总结,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问题从生活来,再来到课堂上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带着设想方案,回到生活进行实践,再把生活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上来分享与总结,再把课堂上的灵感与建议用于生活实踐解决生活问题,如此循环,创设课堂教学真实生活情境会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丰富、生动、形象课堂教学,课堂上发言积极,形成思维碰撞火花,收获极大。

面对种种的现实生活问题,教师以学生开展了制作“捕蟑螂神器”的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此课题的灵感源于上一个科技综合实践课题:“可乐对人类的危害”。因做了“可乐加牛奶”的实验,老师做完实验把实验玻璃瓶(里面装了可乐与牛奶)放学校的地面,老师上完课发现,玻璃瓶里面装了一只很大的死蟑螂,可以推知,蟑螂是闻到了玻璃瓶的香味,来到瓶口,掉进去里面活活淹死的。结合一个活生生的生活现实的教材,老师拿着里面有死蟑螂的瓶子问学生们:“我们小区群上很多房东反映最近蟑螂猖狂,厨房食物给偷吃不卫生。而老师手里的玻璃瓶却能捕到一只蟑螂,这件事你们是否受到启发?”引发学生们地争议,学生们亲眼看到蟑螂死在瓶子里,更加感兴趣了:“对,做一个捕蟑螂神器,为民除害。”课题一提出,学生们开始进行思索了。

老师让学生们以团队形式讨论,并把自己的设计方案(用图纸或写下设想语句形式)画下来,让学生上台讲解,才一节课时间,教师收集到各式各样创作思想作品,教师让学生上台讲解设计思路,激发了其他同学的思维迸发,有些学生就提出这个方案的疑问、不可实施不现实的意见,有些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借此触动了其他学生的灵感,激发创新思路。学生在面对种种质问与考验的时候,教师趁此提出:“那你能把你的设计思路做出来么,做出来,并放于蟑螂常出没地带,如能捕到蟑螂,其他同学的种种质问就不攻自破了。”这一顺水推舟,学生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触动了回家动手做实验的欲望。

这时,学生已经设计出一些“捕蟑螂神器”图纸,下节课,教师很意外地发现,班里好些同学真的把自己设计的捕蟑螂神器带过来了呢,有的上面还粘住了活蟑螂。笔者让小发明者上台演示与讲解自己的神器,后发现,学生很多设计有装液体的诱饵(如雪碧加可乐再洒饼干碎)来诱惑蟑螂掉进里面,同学们又提出了质疑:“到底蟑螂怕不怕水?”带着这个问题,教师带了几个同学为团队,做了蟑螂进水时间记录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蟑螂怕不怕水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通蟑螂,另一种是变异蟑螂。同时,分配任务让小发明家们去家里做实验,记录捕获蟑螂的时间与数量。

紧接着下节课,笔者一进教室学生就追问上节课的问题,“到底蟑螂怕不怕水?”,看了团队同学做的实验视频:“普通蟑螂在水里挣扎像游泳却无法上岸的情形,同时知道蟑螂第一天没死,第二天才死去的真实情况。”也看了变异蟑螂放水里马上装死,后迅速爬出水面,一点都怕水,甚至会飞的视频。学生们知道怎么样去改进自己的捕蟑螂神器,才能更全面的捕获到各种各样的蟑螂,也知道很多的生活问题,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观察,去解决。而神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同学们也记录了真实的捕捉过程,学生上台分享收获,神情充满成就感,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发明家了,创设真实生活教学情境的课堂,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生活问题的兴趣,更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更丰富更深层的生活经验,这整个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如何研究某一课题,去发现问题,指导其团队协作进行调查了解、分析总结,提出设计方案与并尝试实施等思维上的引导。教学效果是:学生每上综合课很期待,有些学生课前跑到教师办公室,要求教师提前去上课,说很想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自己已准备许久), 每节课,学生基本都是主角,教师只要在旁引导即可。同时,收获了数不清的“捕蟑螂神器”,甚至把作品放于有蟑螂困扰的垃圾堆旁做实验观察,教师都吓一跳,有些神器竟然放三天能捕获近百只蟑螂,而且是活捉。笔者反思了一下此次科技综合实践课题教学,如果单单是教师讲解,教师做,学生肯定兴趣没有如此浓烈,教师也无法想到这么多的捕蟑螂神器方案,也没这么多精力做这么多教学素材,而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也动脑起来,学生又能提出问题,又能解决问题,笔者再一次感受到教学相长,学生也让笔者长见识了,教师与学生一块成长,一起实践体验,这才是真正的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此后,该主题亦可扩展至捕老鼠、苍蝇、蚊子等。

针对小学中段的学生特点,笔者开始反思,课堂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决定着该节课学生是否对要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课前课堂设计与课件设计所引起的,所以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显然十分重要的。综合实践不应该只是按书本教,教师应该更多扩充课外知识,特别是联系生活实际,例如联系当下的节日而产生的激发学生形成某种行为的需求而行动,联系生活日常行为(叠衣服、生活小妙招、生活遇到某些问题如何应对等),联系社会必要的行为(如环保、消毒)等,教师要不断地去摸索更多更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不断地思考针对教学内容要如何开展教学和课堂管理学生的方法,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的开展就一定是在教师的掌控中,课堂的形式定会是丰富多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时,学生必定会喜欢上我们的综合实践课的。

目前,笔者经过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尝试和反思,虽然尝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甜头,但依然觉得目前的教学素材资源和教学课题范围还是较为狭窄和匮乏,这需要教师对教学材料更深层次挖掘有指导性东西,还要多关注新闻时事,多关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与实践内容,不断反思,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形成思维碰撞与灵感迸发,教师才能开发挖掘更适合学生兴趣的教材资源,从而创设真实的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真实参与体验,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更切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创设更具课堂吸引力的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情境,相信教师定会开展学生狂热的综合实践课堂。

【参考文献】

[1]吴路.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调查研究--基于隐性知识的视角[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2]张仁贤.高效教师的7个好习惯[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80-81.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教学情境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