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情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探讨

2020-07-14 08:33袁光
速读·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袁光

摘要:为了提高學生数学能力,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教师一定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开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本文就新高考情景下,简要地分析与探讨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策略,希望对数学教师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能力;学习兴趣

一、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开拓创新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运算性深的基础学科。为了迎合新高考,教师需要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使学生不断提升核心素养能力,更加轻松自如地应对数学问题。首先,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给学生深入讲解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断要求学生自我锤炼,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境界。例如,教师在讲解某立体几何习题时,可以先让学生从几何定理、向量方向解答习题。通过给学生渗透解题思路,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掌握“解题思想”,更好地解决几何难题。其次,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思考能力。通过给学生解决公式和定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开拓创新,自行解决数学难题。例如,教师在教《数列》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述通项和前N项和的推理过程,从而让学生深入等差、等比数列的学习。

二、优化教学方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想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就需要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整合教学内容,不断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思维。通过大量的例题讲解与习题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不断增进教与学的联系性,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将教学效果等化为学习成果。例如,教师在教《集合》时,可以给学生例举几个特殊元素,如Φ等,不断增强学生对集合和元素的认知,从而使学生在考虑问题时,能够更加全面地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应找寻高考发展趋势,不断结合高考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习题训练,从而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例如,教师在教《函数单调性》时,可以先让学生研究函数图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函数图形的特点,帮助学生养成数形结合的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更具质量地理解数学知识。

三、利用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需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升华学生的数学情感。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内涵,使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顺滕摸瓜,以瓜找滕。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更加适合情景的教学活动。通过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拓宽思路,解决生活问题。例如,教师在教《概率》时,可以将骰子作为教学道具。通过带领学生统计单位时间内某点数出现的次数,不断让学生深入理解概率的内涵,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培养学生的概率思想。其次,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通过依托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思考数学习题,不断点拨学生心中的迷雾。通过强化活动环节,不断挖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情感,从而使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错误,努力提升数学素养。例如,教师在教《逻辑》时,与学生一起研究命题的定义和内涵。通过让学生思考正命题、否命题、逆命题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依托数学故事,培养学生数学情怀

想要学生学好数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兴趣。通过依托各种数学故事,不断深化学生的意识和情感,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浓度。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数学历史人物。通过与学生一起思考人物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爱于总结的习惯。其次,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通过采用“亲和性”的教学语言,不断鼓励学生学习数学,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利用各种习题,不断熏陶学生的意识和思维,从而从根本上教育学生。

五、与学生共享学习,增进合作学习效果

一般来说,探究是学习的好习惯。只有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才能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加强合作学习,不断分享学习经验和成果,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首先,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合作。通过与学生一起研究课题内容,一起分析与探讨数学思维过程,不断掌握学生的不足之处,从而实现“对症下药”式教学,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瓶颈。其次,教师应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尊重学生想法,让学生自由组建小组。通过保证小组学习的内容,不断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让学生分享学习成果,促进学习效果最优化。最后,教师应重视创设合作环境,不断激励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鼓励学生表达自我,不断让学生找寻思维盲区,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六、抓住联系性,对学生进行深入性教学

学习数学讲究的是方式方法。只有进行串联、联系性地学习,才能更加稳固、全面地掌握知识。为了迎合高考潮流和趋势,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将每个知识要点看成个体或整体,不断深刻理解数学内容,从而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教师应建立数学教学平台,不断在平台上跟学生分享经验和成果。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量体裁衣”的习题训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最后,教师应抓住联系性,给学生整合更多的学习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七、结语

总之,为了使学生适应高考,施展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必须要从核心素养的方向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兴趣。通过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马秀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科技风,2020(07):52.

[2]俞树平.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9(12):50-51.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