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痤疮的光动力疗法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7-15 11:07袁岳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6期
关键词:光疗皮肤科痤疮

袁岳云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山西 大同)

0 引言

痤疮为临床常见皮肤科疾病,为慢性进展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其临床具有发病时间久、病程长、根治难度大、复发率高等特异性表现,以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伴有明显的皮损表现,影响患者外貌美观,极易导致内心自卑,影响其正常社交心态,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1,2]。基于临床医学发展限制,临床学者针对痤疮发病机制尚处于探究阶段,针对痤疮无特效药物治疗,传统药物治疗周期长,副作用较大,且对皮损消退改善效果缓慢,探究适配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课题研究价值。近几年随着临床医学不断发展,光动力学不断进步,基于光动力基础开展的照射疗法于临床皮肤科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反馈,充分考虑痤疮疾病治疗药物内服、局部外用及物理疗法等多选择性,可显著促使皮损消退,最大程度降低痤疮瘢痕的发生,成为临床治疗重度痤疮的重要手段[3,4]。现笔者对光动力学于重度痤疮治疗有效机制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分析对象均为本院皮肤科收治的重度痤疮患者,共计76 例,病例纳入时间为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1 月,依据蓝红双色进行1-38 数列分布均分病例,常规组38 例,涉及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20、18 例,年龄区间7-61 岁,年龄均值(26.53±1.02)岁,病程区间4 周-2 年,病程均值(7.86±0.13)个月;光疗组38 例,涉及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19、19 例,年龄区间6-59 岁,年龄均值(25.93±1.11)岁,病程区间6 周-2 年,病程均值(7.91±0.14)个月;统计校验两组痤疮患者基线资料,P>0.05,差异均衡可于后文分析。

纳入原则:(1)所选患者均满足《皮肤科诊治指南》[5]中对痤疮的评估依据,经学者共识皮损评估,均为重度痤疮,患者入院时伴有脓疱、丘疹等情况;(2)所选患者及监护人均对本研究项目知情,签署书面授权书;(3)研究项目开展征求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排除原则:(1)对本研究使用药物不耐受患者,或于观察前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2)既往有红斑狼疮、光敏史、日光性皮炎及恶性肿瘤患者;(3)特殊患者,哺乳期女性、孕妇或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6]。

1.2 方法

两组患者确诊后均予以对症治疗,针对局部脓肿、脓疱进行切开引流、清创治疗;常规组患者联合使用异维A 酸软胶囊治疗,30mg/次,1 次/d,持续治疗14d 后降低剂量为10mg,维持剂量治疗4 周,均于午餐后顿服,于晚上联合使用阿达帕林凝胶外涂;光疗组患者使用光动力疗法治疗,借助ALA-PDT 光动力治疗仪,设置检验参数,治疗红光波长为(633±10)nm,药物选用5-氨基酮戊酸(5-ALA),辅助光敏剂浓度为5%,依据患者反应程度及耐受度合理调整药物浓度,持续敷药0.5-2h,能量密度区间为72J/cm2-126J/cm2,斑直径设置为2cm,照光距离为10cm,每次持续照射时间20min 为宜,联合使用氯霉素注射液混合注射用水持续局部敷20min,采用烧伤膏进行局部保护,治疗3-4 次为1 个疗程,每疗程间隔时间最短为1 周,最长不超过4 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 周,于治疗后开展6 个月随访。

1.3 评价标准

依据《皮肤科诊治指导原则》中对痤疮转归依据,若皮损情况改善不足15%,疗效判定为无效,若皮损改善幅度为16%-60%,则为好转;若皮损情况改善超60%,则为显效以上,有效率=(显效以上例数+好转例数)/38×100%[7];医学追踪6 个月,观察皮损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 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卡方假设校验,P<0.05 为统计学差异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持续治疗8 周后,光疗组有效率97.37%,常规组有效率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患者皮损复发情况对比

持续医学追踪患者6 个月,光疗组患者无复发病例,常规组6 例患者复发,光疗组复发病例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痤疮为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疾病,其临床主要皮损表现为丘疹及粉刺,其临床发病与痤疮丙酸杆菌具有高度关联性,其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具有极高的复发率[8,9]。临床针对痤疮多采用维甲酸制剂、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但考虑药物副作用较大,长周期治疗极易导致不良情况的发生,且远期效果不佳,极易导致复发情况[10,11];且维A 酸制剂对患者生育功能具有一定影响,长期使用极易导致疼痛、瘙痒、脱屑或继发性感染情况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受限[12]。重度痤疮病情顽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探究适配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光动力疗法广泛应用于皮肤良恶性肿瘤治疗中,通过加强外源性刺激,促使5-氨基酮戊酸进入到细胞中,改善细胞光敏性,加强细胞修复机制,促使皮损表现恢复[13];其治疗痤疮主要机制包括:(1)光化学反应,促使痤疮丙酸杆菌凋亡,可起到直接杀死作用;(2)光疗靶向作用,直接作用于皮脂腺,抑制皮脂分泌,降低皮脂腺活性;(3)具有抗炎效果,于治疗期间加速组织的修复,可显著规避治疗瘢痕的形成;(4)光动力疗法可显著改善毛囊口角质形成细胞,避免过度角化,避免毛囊堵塞,促使深部修复。且经临床研究发现,蓝光于痤疮治疗有效性显著高于红光,但由于蓝光皮损穿透性较低,于深层组织修复效果不佳,可采用红蓝光联合照射的方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4]。本研究表明,持续治疗8 周后,光疗组有效率97.37%,常规组有效率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医学追踪患者6 个月,光疗组复发病例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光动力疗法疗效反馈更佳。

综上,于重度痤疮治疗中采用光动力疗法,利于皮损转归,可为临床疗效增益,降低复发情况。

猜你喜欢
光疗皮肤科痤疮
皮肤科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对皮肤科专科体格检查的认知调查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不同光疗策略的临床效果研究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红蓝光祛痘仪联合复合酸焕肤凝露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强光疗与传统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
光疗对血白蛋白质量浓度、骨代谢指标和血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