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效果研究

2020-07-15 11:07黄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6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压血糖

黄芳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迎龙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0 引言

高血压及糖尿病均是社区临床常见病,随着年龄及病程的增长,两者合并发病的概率明显增大[1]。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普通健康人群的两倍之多[2];我国2 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伴有已诊断的高血压[3]。两种疾病合并存在,并相互影响、协同作用,显著增加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风险,提高死亡风险[4]。在治疗过程中,控制血糖的同时必须同时严格地控制血压、血脂和体重,更增加了康复难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8 年2 月至2019 年8 月本社区辖区内的82 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41 例,其中男19 例,女22 例;年龄60-87 岁,平均年龄(70.5±8.1)岁;两病合并病程1-8 年,平均病程(5.3±2.2)年;对患者实施单纯药物治疗和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41 例,男20 例,女21 例;年龄60-89 岁,平均年龄(70.9±8.4)岁;两病合并病程1-9 年,平均病程(5.1±2.9)年;该组患者除实施单纯药物治疗和常规社区管理外,增加了社区规范健康管理干预。所有患者均满足以下条件:原发性高血压和2 型糖尿病确诊患者;在我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纳入慢性病管理1 年以上;排除严重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及肾功能障碍;无其他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患者一般资料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严格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治疗,详细记录病情和治疗情况;

1.2.2 观察组患者增加规范健康管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1)APP 管理。所有患者均下载我中心慢病管理的“健康e 家”APP 软件(不能独立操作智能手机的由陪护人员操作),定时上传血压及血糖信息、获取健康宣教知识、互动交流等。(2)用药指导。及时、准确、并严格督促遵医嘱用药,提高用药规律性;(3)膳食调整。协助患者自评调整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均衡营养摄入,适当增加维生素、优质蛋白质、钾的摄入量,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5];(4)健康宣教。定期健康宣教,并成立自我管理小组,规律组织患者互动交流,提高对健康知识及科学预防的知晓度;(5)运动和行为管理。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制定并指导适当的有氧运动计划;(6)心理疏导。针对由于长期慢性患病必然存在的忧恐、抑郁、急躁等不良情绪及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开展心理疏导,分享抗病成功经验,提振信心,提高依从性。(7)睡眠管理。规范作息时间,倡导健康睡眠,通过环境指导、物理疗法及药物辅助等,加强睡眠质量控制。

1.3 观察指标

干预6 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三方面指标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估。

1.3.1 健康知识评分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打分统计,指标包括核心知识、用药、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五方面内容;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小组均值。评分越高,代表健康知识掌握越好。

1.3.2 血压和血糖

对观察对象在接受干预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等四项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指标。

1.3.3 管理干预效果

该内容包括依从性、再入院率及满意度三项指标,依从性及满意度指标通过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相关统计计算获得,再入院率则通过实际发生情况以统计记录的数据计算所得。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核心知识 用药 饮食 运动 生活方式对照组 41 81.03±5.50 76.33±4.21 80.16±4.53 85.41±3.34 80.49±4.26观察组 41 92.15±4.48 95.05±3.24 93.35±5.07 91.12±6.50 91.52±2.32 P 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比较

如上表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与血糖指标比较

患者干预后的血压和血糖指标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血糖和血压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指标较干预前改善幅度更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及血糖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及血糖水平对比

指标项目 时间 对照组(n=41)观察组(n=41) P 值干预前 151.32±7.45 151.44±8.54 >0.05 SBP(mmHg)干预后 140.54±6.92 132.08±5.17 <0.05 P 值 <0.05 <0.05 -干预前 106.83±3.05 103.54±4.12 >0.05 DBP(mmHg)干预后 92.66±6.26 81.37±4.24 <0.05 P 值 <0.05 <0.05 -干预前 10.93±2.32 11.01±2.16 >0.05 FPG(mmol/L)干预后 9.03±2.18 6.27±1.95 <0.05 P 值 <0.05 <0.05 -干预前 14.15±3.68 13.96±3.61 >0.05 2hPG(mmol/L)干预后 11.17±3.16 9.62±2.83 <0.05 P 值 <0.05 <0.05 -

2.3 两组患者管理干预效果对比

如下表统计数据所示,观察组患者在依从性、再入院率及满意度等管理干预效果的指标比较中,各项指标均大幅度好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管理干预效果比较(n,%)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危险系数高、对健康危害大。患者一方面由于糖代谢紊乱可加速肾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另一方面,高血糖可使血容量增加,肾脏超负荷,水钠潴留,最终可引起血压升高[6]。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极易引发血管损伤及硬化,甚至造成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在两种疾病的控制和发展进程中,良好的健康意识、科学的生活习惯、有效的情绪管理、合理的饮食结构及适度的康复运动,对延缓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8]。

本文通过实施社区规范健康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与干预前指标相比,该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指标改善幅度更大。本次研究,我们采用了信息化手段进行干预,有效地实现了管理的个性化,提高了依从性、及时性,增强了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

总之,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科学干预,对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压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