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探析

2020-07-17 16:17赖武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8期
关键词:中学体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赖武阳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核心素养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地位日益明显。中学体育作为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学科,需要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抓手不断改革创新,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积极的导向展开体育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学生身心发展。本文对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进行阐释和分析,再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分析中学体育教学的优化路径,为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体育;课堂教学

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节奏的加快,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对个人身体健康的关注和重视。体育核心素养即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精华和价值体现,是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的基本要求,是体育学科中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情感态度发展和价值观影响的集中反映。中学生处于身体机能快速发展阶段,打造高品质的中学体育课堂能让青春期的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实现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和心智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容

第一,健康意识和体育意识。中学体育核心素养是基于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练习活动形成的体育意识与能力修养。健康意识和体育意识是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需要养成的意识与态度,体育老师围绕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活动需要重视对学生身体健康锻炼意识思想的熏陶,提升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和认知。体育活动时身体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大脑皮层等各部分协调配合,产生精神和神经的释放感、愉悦感与成就感,让人的身体保持更健康的状态。

第二,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道德。体育文化是体育领域中满足人类需求的有组织、有秩序、有价值的文化,主要包含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两环节。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体育知识传递和体育技能教学,在体育知识的传递中了解与人体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和各项体育活动的知识,掌握体育运动的锻炼技巧,学习体育方面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体育运动有基本的道德规则,公平竞争,用于攀登,不轻言放弃,追求更快、更高和更强,体育老师要积极传递体育道德,观察学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心理状态和成长变化,以体育活动道德规范学生的体育行为,促进学生良好体育习惯养成。

第三,身体素质培养。身体素质培养是对中学生组织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时代发展变化需要身体素质过硬的人才,体育活动是对学生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包含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身体多项机能,关乎个体适应环境、抵抗疾病和压力的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关键内容,是青春气盛的中学生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必备素养。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第一,培养学生体育活动主动参与意识。体育教师下意识地培养体育活动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品味快乐,实现传统硬性训练到主动投入的转变,从学生实际体育水平着手组织运动练习,让体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走入学生的世界。例如,在組织学生展开跳高练习实践中,为引导学生对跳高的正确认知而组织学生观看各种级别的跳高赛事集锦,将跳高名将张国伟的视频与学生共享,学生对跳高“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环节有基本认知后,强化学生对跳高活动的练习。体育老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空间,同时积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跨越心中的“杆”后,学生能产生情绪上的愉悦感和自我突破的成就感,不断完善学生的动作细节,能引导学生在主观心理状态满足的基础上展开练习活动,形成主动参与、积极投入的意识,培育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勇敢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创造佳绩。

第二,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力量。体育老师不单纯是体育知识的传播角色,更是学生体育活动的榜样和标杆。学生对学科老师的好感度影响学科学习的投入程度,基于此,树立榜样的力量,对学生是莫大的鼓励和吸引,直接影响学生项目训练的表现。立定跳远考察学生的爆发力、下肢能力、能量转换和协调用力等多方面,体育老师在进行演示操作实践中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跳远成绩展示给学生,将腾飞瞬间和起跳瞬间的愉悦感传递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感染学生。学生在有体育老师的实际操作演示和成果展示后,对立定跳远项目跃跃欲试。在体育老师介绍与立定跳远相关的亲身体验过程中,实现与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兴趣。体育老师身体力行的参与到全民体育的浪潮当中,能为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注入活力与动力,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能够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不同的认识。

第三,应用多元体育教学方法。不同的体育课堂教学形式呈现的教学效果略有不同,而不同教学形式间可以相互渗透和影响,起到比单一教学形式更有效的教学效果。以多元体育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与好感,例如,在进行篮球活动练习时,体育老师利用分组练习法组织小组练习,传接球练习是篮球练习的重要环节,也是作为篮球这项团体运动的灵魂,组织展开三角传球或四角传球,再进行运动跑传球,实现小组互助式传接球练习。在小组配合的过程中,学生互相指出对方传球和接球动作的不足,互相提供指导和纠错意见,从他人的传接球操作中获得经验与教学,实现个人传接球水平快速提升。合作练习和游戏竞赛法的结合实践中,学生对传接球练习的态度更认真,体育意识和思想逐渐养成,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大大提升。

第四,完善体育课堂的评价方式。体育课堂的评价是对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状况进行评定与分析,在个性化体育教学理念指导下,体育老师要倡导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就不能单纯以学生跑、走、跳的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个人进步和具体反应等方面,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主动运动的意识,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学生体育综合实力的发展。体育运动的功能是广泛的,教师从多维度、多方面和多主体对学生的训练实现共同评价,实现尽可能科学合理的体育课堂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评价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自身的训练过程进行回顾能有所成长和收获。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能整合体育品德情感和体育健康理念,助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总而言之,中学生正处于学习压力和成长压力的重要阶段,进行体育活动能释放学生压力,实现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的调整。全民健身理念下,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成为评定人才的标准之一。基于此,体育教师需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对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朱伟力.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设计研究——以挑战类教材教学价值取向和策略选择为例[J]. 田径,2020.

[2]吴小强.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体育问题情境创设策略[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

[3]李娜.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

猜你喜欢
中学体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