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2020-07-28 17:04李青青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反思分析

李青青

【摘要】核心素养的引入,充分体现了学科教育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宗旨的。但部分英语课堂依然存在理念陈旧,无法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单元主题、有效语境语篇和实际语用之中的现象,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品格的发展,也很难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笔者节选了部分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片段,结合实例对如何开展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做了分析与反思。

【关键词】核心素养 英语课堂教学 分析 反思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就是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两个关键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两个必备品格(文化态度、思维品质)。

核心素养的引入,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同归,它的引入也对教师专业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英语课堂依然存在理念陈旧、偏重知识结构、语境缺失等问题,没有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单元主题、有效语境语篇和实际语用之中,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与必备品格的养成。部分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在自己的课堂很难落实此理念。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该如何开展?笔者节选了部分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片段,并结合实例对核心素养中的四个要素在课堂中的落实做了分析。

一、合理创设情境,发展语言能力

【案例l】省级名师沈国锋老师在译林版小学《英语 》六年级下册 Unit 8 Dreams中词汇care about教学节选 :

T: Mike wants to be a dentist. Why does hehave this dream'?

(呈现任务 : Read and learn)

SI: Mike wants to be a dentist becausemany children don't care about their teeth.

T: Great. You read very carefully. Boys andgirls, how do you care about your teeth'? Here's aquestionnaire from Mike.

( PPT呈现问卷 )

Ql: How long do you brush your teeth everytirue?

A. One minute.

B. Two minutes.

C. At least three minutes.

Q2: How often do you change your toothbrush '?

A. Three months.

B. Six months.

C. One year.

Q3: Can we use our teeth to open the beer'?Why?

T: Wow, most of us know how to care aboutour teeth.Well done.

【设计意图】

上述案例中,教师围绕(care about这个新的词块,展开了语言形式、语义和语用三方面的学习。如果对于新词汇的学习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就背离了为使用语言而学习的根本目的。教师紧扣故事情境,挖掘有意义的、隐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进行真实的交流,将词汇的输入和输出巧妙融合在一起。

在问卷情境中,教师选择的三个问题也别具匠心:Q1:How long do you brush your teethevery time?Q2:How often do you change yourtoothbrush?Q3:Can we use our teeth to open thebeer?這些问题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生活习惯紧密关联。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对语言知识进行加工和认识,还需要整合和运用语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学习了保护牙齿的具体措施。这其实就是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课堂。

【反思】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英语阅读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还有助于其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其全面发展。词汇是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基础,因为词汇意义的理解直接影响阅读的质量。

然而,教师在进行语篇中的词汇教学时,容易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直接告知学生新词的意思,没有让词汇学习真正发生。在一些日常的英语课上,教师会在PPT上标注新单词的中文意思。学生没有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词汇运用、表达,只是机械地跟着教师设定的路线往前走。而在教师看来,学生课堂反应热烈,新词都会读了,也能利用书本原句进行问答了,词汇学习目标就算达成了。第二种情况是语境的缺失或是语境创设不当。有的教师会在学习语篇之前,先讲词汇。这样是人为孤立了词汇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词汇的音和形两个方面。有的教师创设的语境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不感兴趣,也无话可说。因此,英语课堂中需要自然、真实的语境,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促进语言表达。

二、深入解读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

【案例2】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教学节选:

T: The lion was luckv. The mouse helpedhim get out of the net at last. Was it easy for themouse to do it?

S1: Yes. Soon themouse made a big hole inthe net with his sharp teeth.

T: Great. You got the key sentence. Anydifferent ideas?

Ss: (Keep silent.)

T:I have a picture for you. Look at themouse.It's small. His teeth were sharp butsmall. Look at the big net.It's made of ropes.The ropes are so thick. How long did it take themouse to cut through the rope with his smallteeth'?

Ss: (Discuss.)

T: Was it easy for the mouse to do it?

S2: No. it was difficult. It took the mousetwo days to do so.

【设计意图】

教师围绕soon一词展开了深入学习。首先,抛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Was it easy for the mouse to save the lion?学生都习惯性地在文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其次,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创造冲突点,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图片,给学生以视觉冲击,老鼠与捕获狮子的大网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图片让学生从童话中同到现实,重新审视问题。接着,同归故事,体会寓意。What do youthink of the mouse?“他信守诺言。”“他虽然个头小,但是通过努力,也能做成大事。”“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学生争先恐后的同答证明了他们的思维已经被充分调动。最后,修改用词,完善义本。有的同学用finally替换了soon,还有的学生用了at last。

【反思】

思维的批判性可简单理解为对自身及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提出质疑,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进行独立分析的过程。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教师经常会设计形式多样的问题,让孩子在文中搜寻、定位相关信息,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读懂语篇内容。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结论和推理内容是以书本内容为依据的,并非无根据的判断。但是,课本提供的表象和本质有时是相冲突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要结合实际,深入解读教学内容。“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表面的结论和说明的表述上,而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解释这些表面结论产生的思维过程,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如果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很可能造成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成为一个没有怀疑精神的盲目学习者。

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将更合理的答案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利用熟悉的生活实际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所读到的内容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学生在冲突的过程中获得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渗透学习策略,提升学习能力

【案例3】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语篇教学节选:

T: What does Mike have for his meals'?Please read and finish this form.

(PPT呈现空白表格,同时提供给学生作业纸。)

T: Can you make a chart of his diet?

T: Cood job. Now compare these two charts.One is Mike's diet. the other is a healthy diet.Does Mike have a healthv diet? To have ahealthy diet. what should he do?

【設计意图】

该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三次图表。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初读文本,完成课文内容的表格。在表格框架的引导下,学生有条理地提取了文本中人物一日三餐的食物和具体数量等信息。

然后,学生再读文本,并制作课文人物的饮食饼状图。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对比、梳理,将课文内容的表格信息转换成饼状图的形式。转换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体验、理解核心语言lots of、some、a few/little。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后思考,观察比较健康饮食的饼状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分析图表信息,对文本中两个人物的饮食做出合理与否的评价,并依据健康饮食的标准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反思】

新课标提出:“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包括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学习渠道等多个维度。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多种学习策略,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组织策略是该教学片段中频率较高的一种策略。阅读完成表格,制作饮食饼状图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归类学习材料,使学习材料形成系统结构图。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表格是有效的支架,降低了语篇理解和语言表达的难度。在支架的辅助下,学习任务由教师逐渐转给了学生,学生一次次卷入课堂活动中,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向独立学习。

四、渗透文化元素,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案例4】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中节日时间教学节选:

T:(PPT呈现任务:Listen and choose)

When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In May.

B.In June.

C.In May or June.

Ss: It's in May or June.

T: Right. Look at the calendars. In 2017.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as in May. However,in 2018. it was in June. So this festival issometimes in May and sometimes in June.(呈現板书:It's in May or June.)

Ss:(跟读核心句型)

T: As we know. New Year's Day is alwaysin January. Christmas is alwavs in December.Why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May or June?

S1:因为是阴历五月初五。

T: Wonderful.I have a tip for you. You canread and find it out by yourself.

(PPT呈现农历与阳历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

“介绍中国节日”是该堂课的主题。农历是古代用来农耕的日期,如今日历中虽然有标识,但是学生一般不太关注。教师呈现的相关小贴士,让学生对于端午节的日期不只停留在表层的了解,而是对节日的相关民俗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反思】

教师只有正确解读这些充分蕴含着人文因素的语言内容,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既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又能用恰当的语言介绍相应的中国文化。教师还需要依据教学目标,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与补充。如案例6中,教师适时补充了中国农历的知识,这样的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节日文化。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发生在教与学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在生活化的语境中习得语言,在思考中进行语言实践,在语言实践、小组合作等形式中培养能力,在语言学习中感受文化自信等,都是小学英语课堂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基于情景教学法的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微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