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滋养生命,共同成长

2020-07-28 17:04花莉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兴化市深度阅读书香

花莉

江苏省兴化市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诞生了《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等诸多文化名人,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便在这人杰地灵的环境中发展起来,成为当地有口皆碑的名校。自1992年建校以来,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秉承“一切为了成长”的办学理念,形成“以棋启智、以球健体,以字修身、以书养性”的办学特色,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泰州市首届模范学校”等荣誉。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记者踏着春风来到了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进行现场采访。,

“我的‘存折最有‘钱!”“我的也很‘富有,来看我的‘存折”……走在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忽听五(2)班传来一阵“炫富”的声音,记者走进教室里一瞧,只见每一个学生手里都拿着一个彩色小本子。一位男同学还主动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小本子,上面写着《三毛流浪记》《稻草人》《小兵张嘎》《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等许多书名,原来这就是他的“阅读存折”。刚刚复学的孩子们正在分享他们在疫情期间的阅读收获,笑语伴随着书香,瞬间盈满了温馨的教室。该校校长沈晓红介绍说:“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强调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师生进行深度阅读。”学校紧扣“深度”二字,在课程建设、文化塑造、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着力于引领师生在阅读中学会感受、思考、提问和评价,从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核心素养,润泽生命成长之路。

一、教研先行,助推课外阅读课程化

“读者在进行‘深度阅读时,要跳出简单的精神舒适区,追求有广度和深度的感受、思考、提问和评论,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接受各种挑战。”负责该校阅读工作的副校长冷玉斌介绍道,“与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相比,深度阅读更有利于系统性构建知识体系、大幅提升逻辑思维和学识修养。但对年龄尚小的儿童来说,进行深度阅读有一定难度,因而需要适当的引导。”为此,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专门为学生开设阅读指导课,每个班级每周至少有一节课,由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深度阅读的方法。与此同时,学校还成立了阅读教研小组,具体负责“深度阅读”教学的研究和落实。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研究,该校教师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扎实的教研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已形成较为完备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各年段学生的特点和阅读需求,采用不同的“深度阅读”教学方法。记者采访了该校二年级的阅读课教师沙澄慧,她认为,低年段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且识字量少,阅读基础薄弱,因而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和思考。在沙老师的阅读课上,学生会在各种有趣的游戏中踏上“深度阅读”之旅。比如,在读完童话《别去五厘米之外》之后,沙老师带着学生玩起了“我是插图师”的游戏,孩子们根据书中的描写,发挥想象,画出主人公球球小妖以及文中各种场景的样子。“每一幅画,不论好看与否,都融入了孩子们的思考和想象,传递着他们的爱与情感。”沙老师感慨道。有时,她还会陪着学生一起畫故事发展的时间线,她觉得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会得到很好的开发。此外,孩子们还尝试过角色扮演的游戏形式,比如“我是小记者”,要求学生轮流扮演记者和故事主角,让记者提问采访故事主角。这样一来一去的问答,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进入中高年段,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随之升级,孩子们对阅读会有更多自己的看法。此时,可以采用稍微“严肃”的教学方法来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记者在六年级班上见到了一些课外阅读训练题集,这是由学校阅读教研组整理而得的。这些题目被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带着学生赏析名篇佳作,帮助他们系统掌握“深度阅读”的基本方法,再辅以课外阅读训练题加以巩固,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信息提取、推断解释、评价鉴赏、表达运用等阅读能力。

为了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学校还编写了校本教材《我们的欢乐诵》。教材选人的作品不仅经典,而且符合儿童审美心性,有儿歌童谣、现当代诗歌、古诗词曲等等,同时,还精选了《论语》《孟子》等诸子散文,以及一些小古文经典章节。为了配合“深度阅读”的教学要求,书中还添加了导读和赏析之类的助读文字,以帮助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思考,让师生在品读、咀嚼中提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谈到如何评价课外阅读课程,冷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的过程性评价,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过程感受。”目前,学校的阅读评价体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包括阅读兴趣、习惯、技能、方法以及阅读感悟和文化素养等方面。评价形式多样且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以展示和互评为主,尽量减少紧张的气氛和竞争的压力;评价体系的另一重点是对课程教学的评价。近年来,在全校教师的努力下,学校的“深度阅读”课程逐步走上正轨,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记者采访了五(2)班的学生,其中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阅读课是他们目前最喜欢的课程。

二、深耕细作,厚植阅读文化土壤

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坐落于白涂河畔,环境优美,此时漫步于校园内,到处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琅琅书声,氤氲书香,伴随着鸟语花香,让这所水乡名校显得更加生机勃勃、风姿绰约。学校秉承着“让书香无处不在”的目标,打造书香校园环境,厚植阅读文化土壤,从而让“深度阅读”在校园内茁壮成长。

自助式“成长书吧”是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书香环境建设的一大亮点,它是开放式的阅读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了日常阅读的书香乐园。“成长书吧”遍布于校园内各个角落,走廊、通道、楼梯拐角处……凡是可以利用的空间均被改造成书吧,上百本图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吧的书架上,供学生随时随地自由取阅。书吧里的图书每周更新一次,其中一部分由学校提供,另一部分由学生自愿捐赠。据冷玉斌介绍,学校正在升级改造校园内的读书空间,一些书吧会被改造成古色古香的“书香小栈”,到那时学校的书香环境将变得更加精致、典雅。

草长莺飞芳菲日,正是少年读书时。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师生们便会迎来一年一度的校园读书文化节。为时两个月,期间进行着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去年是学校的第十三届读书文化节,一二年级的学生制作了“我的绘本”“亲子共读卡”,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参加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读书交流会、“亲子诵读比赛”以及情景剧的编排和表演,六年级的学生举行了“深度阅读”知识竞赛,还有知名作家来校开设读书讲座。而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该校的阅读文化节依然如火如荼地开启,只不过在形式上有所改变,全校师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在线交流,展示阅读成果。无论形式怎么变化,该校的阅读文化都在创新中焕发活力与光彩。

如果说,校园读书文化节点燃了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师生心中“深度阅读”的火光,那么,“追远讲坛”“国学经典”等专题阅读活动则成为全校师生展示“深度阅读”成果的重要平台。“追远讲坛”是该校国学阅读研究与推广的平台,何伟俊、练文生、朱永通等专家学者曾在学校“追远讲台”上做精彩演讲,并与全校师生交流阅读感悟;“国学经典”是该校校刊上的一个栏目,每期刊登一篇国学经典古文,并呈现学生读此篇古文的思考和想法;“聆听大师的智慧”是专为教师开设的年度读书报告会,徐崇文、魏耀发、王丽琴等著名教育学者都曾在报告会上与全校教师交流读书心得。诸如此类的专题阅读活动,不但激发了师生进行“深度阅读”的兴趣,而且促进了师生的表达与交流,帮助他们从“深度阅读”中收获丰硕果实。

三、家校合力,构建多元阅读共同体

冷玉斌告诉记者,学生在“深度阅读”的旅程中不应是孤独的,他们需要成人的指导与陪伴。因而学校在日常阅读实践中,提倡开展亲子阅读或师生共读,建立阅读共同体,家长和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用心感受到童心的美好,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一旦形成了有效的阅读共同体,儿童的阅读就能在与成人的合作中不断地提质增效。

在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不仅要读好专业类相关书籍,更要去读儿童所读,想儿童所想,为儿童做好“深度阅读”的示范。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陪伴学生精读教材之外,还要和学生一起读一些课外书籍。比如,阅读课教师每两个月要与学生共读一本课外书,所读的书籍由学校阅读教研组征求学生意见后商讨而定。在共读之前,教师要用一到两节阅读课的时间带领孩子初步开启整本书阅读;在共读的过程中,师生都要写读书笔记;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师生要在课堂上分享阅读感受,探讨书中的人物、情节和思想。教师与学生在阅读中同欢喜,共悲伤,同言说,共生长。

在孩子的“深度阅读”历程中,家长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的陪伴会增强孩子阅读的乐趣和信心。为此,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积极推动家校合作,促进亲子阅读的发展。首先,学校经常邀请家长来校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最新的阅读理念和知识;其次,学校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为学生和家长创造共同阅读的机会。每年,学校会举办“亲子诵读比赛”“亲子共读卡”“亲子剧场”等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联系校外相关活动。去年,在兴化市“书香飘万家经典伴成长”亲子诵读比赛中,该校推送的亲子诵读作品《我们都有一个家》,从两万多家庭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记者在六(3)班见到了获奖家庭代表朱禹希同学,小姑娘落落大方地分享了自己与父母一起阅读的日常:“我们家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阅读活动,久而久之,爸爸妈妈和我都养成了一起读书的习惯,我们经常会为了书中某个情节或思想‘吵得不可开交,但还是很开心!”可以看出,亲子阅读的时光成了小朋友心中最美好的同忆。

在做好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的同时,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将阅读共同体构建的范围延伸到校外,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一方面,学校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参观各地学校和书院,与作者对话,与名师交流,进行阅读研修。在此过程中,冷玉斌小学名师工作室成立并壮大起来,不但推进了校内外阅读共同体的建设,而且增强了该校在教师“深度阅读”领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学校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外的阅读活动。今年疫情期间,学校开展了“抗击疫情,红领巾在行動”的活动,很多学生通过在线平台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第二小学的同学保持联系,两个学校的学生结对共读一本书,来往书信交流,彼此鼓励,并肩抗击疫情。阅读连接情谊,书香飘至万里,阅读在孩子们的心中变得更有意义。

在学校不断发展的征程中,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用共读搭建桥梁,将“深度阅读”的理念融人到学校课程建设、文化塑造等方方面面,正如学校所倡导的——“要和孩子们一起,读更多、读更久,我们携手,往文章深处走一走,那里有更多的风景,更大的自由,和更美的守候。”

猜你喜欢
兴化市深度阅读书香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兴化市棉花新品种品比试验
兴化市水稻新品种品比试验
戴着镣铐起舞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书香海报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