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农技推广发展研究

2020-08-03 02:01苏毅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农技推广经验启示成效

苏毅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农技推广进入到了全面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建国70多年来,陕西农技推广伴随着农村土地权制的变革和深刻影响,完成了由“计划”向“市场”、由以粮为主向粮蔬果肉奶蛋及产加销各领域推进、由“追求数量”向“品质和效益优先”的方向转变;推广体系得到了不断的健全和完善,推广了一系列技术良种、生产工艺,农机具设备等,推广成效显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并给予历史的启迪和思索,指导当下陕西农技推广更好地开展。同时,针对当前陕西农技推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陕西;农技推广;历史脉络;成效;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9-0001-06

Research on Shaanx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 R. C

Su Yi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Shaanxi,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Shaanx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stage of comprehensive an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7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romo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Shaanxi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reform and profound impact of the land tenure system in rural areas. From the “pursuit of quantity” to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first” direction; the promotion system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perfected, a series of technical varieties, production process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have been promoted, and the promot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Methods, and give historical inspiration and reflection to guid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in Shaanxi. At the same time, som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n Shaanxi are given.

Key words: Shaanx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Historical context; Effectiveness;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新中國成立后,陕西农技推广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建国70多年来,陕西农技推广经过建国初期的初步发展后,在农村公社化及农业自然灾害时期遭受波动和影响,短暂的调整恢复后,又在“文革”中遭受了更为严重的冲击,以致全省农技推广进入到了历史的低谷。1978年后,伴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农村商品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多种生产经营活动广泛地开展起来,为适应市场、满足各种需求,陕西农技推广围绕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以多种形式推广了一系列的技术、良种、方法等,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行为与市场经营理念广泛渗透并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与各行各业,农技推广领域自然也不例外,市场化促使社会多元力量广泛参与到农技推广中,推广的深度、广度得到了全面提升与拓展。陕西农技推广风雨兼程70年,探索中发展、曲折中前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突破,完成了由粮食种植向农业各业、由计划向市场、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向;积累了宝贵经验及历史发展启示。当下陕西农技推广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

1 陕西农技推广的历史脉络与特征

1.1 推广实现由“计划”向“市场”转向 陕西农技推广的70年,完成了由“计划”向“市场”的发展转变。以1978年为节点,前后2个时期在推广主体、强制性、传播方式及推广属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1.1.1 农技推广主体 计划时期,全省农技推广主体是官方所建立的省、地、县、生产区(人民公社)农技推广机构及农业科研单位,实践主体较为单一,且具有显著的行政性和强制性特征;而市场经济下的陕西农技推广主体,不但包括官方推广机构,还涉及高校、涉农企业、农科院所、市场中介等多元主体。

1.1.2 推广强制性 计划时期的陕西农技推广,就制度设计而言,属于强制性制度,其施行有着深刻复杂的背景环境。面对建国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社会局面,为快速恢复农业并支持工业发展,急需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可充分利用自身行政力量来统筹和调配资源,实现工业的原始积累。农技推广的这种强制性制度设计,是历史环境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强制性制度设计下的农技推广,官方负责制定农业发展计划并选择要推广的技术良种,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实施,农户只是被动接受。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农地制度改革,满足农村多种经营之技术所需,成为陕西农技推广面临的新课题,政府强制性推广显然已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经不断的探索实践,陕西逐步构建起了面向农户和市场需求的农技推广新体制。

1.1.3 传播方式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技、良种信息推广以单向传播为主,农户的技术需求很少能反馈到农技推广部门,导致推广与需求的脱节。而市场经济下的农技推广是双向传播的,农技推广、生产需求、成果研发、市场中介服务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供需互动,加快了技术良种的推广应用。

1.1.4 推广属性 计划时期,农技推广的主体是政府部门及其推广机构,推广具有公益性和无偿性。市场时期,除官方公益性推广外,高校、企业、院所、农村合作组织、市场技术中介等多元主体参与到农技推广中,形成了公益、市场及公益市场相结合的推广服务形式,适应了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2 土地权制变革对推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0年前后,全省农村完成土改,农民分得土地,土地虽易主,但所有形式仍是私有制[1]。分到土地后的农民生产热情高涨,然而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资农具、技术良种十分匮乏,良种、技术与农资成为农技推广的主要内容。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陕西广泛实行了互助式农业生产,开展了群众性选种留种,指派干部下乡送技术,开展生产指导,加快了农业的生产恢复。

1952—1957年,为加快农业生产建设,支持工业化发展,陕西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农地私有向以合作社为主体的村级所有的土地权制变更。土地的集体所有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为国家调配农业资源支持工业建设形成了良好的条件。随后建立的人民公社,生产规模更大,但土地权制没有改变,依然是集体所有。一定程度上看,人民公社是合作社在生产组织、管理规模上的升级而已,区别在于人民公社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农地私有完成了向以“村、社”为主体的集体土地所有制的转向,随之而来的是农业规模化、集体化,甚至兵团式的生产组织方式,这对农技推广的统一配套、组织形式和推广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陕西普遍发动了农地深耕、肥料搜集、库渠井站建设、农具革新等各项运动[2],以“運动”为主要形式推广普及农业技术方法、开展农业设施建设,成为那个时期全省农技推广的显著特征;同时,为了适应农业大跃进、实现农村“共产主义”的目标,人民公社初期实行了“大生产”和“大锅饭”,甚至农民生活开支全包全管的生产生活方式。这违背了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的规律,注定是失败的。然而,运动式推广在积肥、深耕和农具改良方面推广了不少技术、经验和生产设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这种“共产平均”的酬劳获取方式,滥竽充数者尽有,劳动者生产热情不高。土地制度、生产方式、分配形式僵化且落后,诱致性制度变迁存在诱发的土壤,这必然导致特定群体对生产新方式和新制度的探索实践,而1978年凤阳小岗村农户的“大包干”即是如此。这种“大包干”就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原型,它变革了农业生产关系,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开展,得到国家认可后,在全国农村推行。赋予了农民土地生产自主权,随着市场化的推进,陕西农民种养领域不断扩大,商品化经营也在广大农村变得日趋活跃(见表1)。

开展多种经营的农户对技术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这实际上也迫使农技推广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来适应农户对推广的需要。陕西通过技术承包、项目实施、技术咨询、基地示范、展会带动等方式,推广了大量的实用技术和农牧良种,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全面发展,市场在农业生产中的配置与导向作用愈加显著,对于农业生产的诸多环节、工艺流程与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力与物资成本也大幅增加,农户式、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陕西及全国农村也探索和开展了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的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的意义在于:进城务工及原先撂荒农地的农户可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在避免土地撂荒的同时,还可得到一定的租金;对于种植大户而言,规模化种植,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而后国家出台了有关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若干办法规定,明确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权责范围,将其制度化。改变了以往以家庭为单元的低效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农地规模化生产,提高了效益。为适应农村土地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变化,陕西农技推广重点推进了农业科技园、产业示范基地、生产大户、家庭农场等生产方式的推广普及,以规模化种养为前提,以生产基地园区为载体,利用大学、院所、企业、市场中介等社会力量,通过农业试验示范站、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大荔模式、农业产业联盟等新型农技模式开展推广,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1.3 完成以粮为主向粮蔬果畜茶菌等产业的发展 1949年,我国已有5.4亿人口,然而当时可耕地少、农业条件差、生产水平低,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增加。要填饱肚子,粮食是关键。我党自成立以来就极为重视农业生产和群众的吃饭问题,不管是在根据地,还是之后的陕甘宁边区,都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农业生产,解决基本生活资料所需。建国后,面对千疮百孔、民生凋敝的中国,国家把尽快恢复农业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随后开展的合作化运动,在完成农业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同时,十分注重农业良种、技术经验方法的示范推广,目的是提高粮棉产量[4]。1958年,随着“大跃进运动”在全国的推行,陕西在工农业领域也制订了“工为钢、农靠粮”的生产方针。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工业被国家确定为优先发展的行业后,迫切需要社会财力物力的支持,而较短周期内要筹措大量资本,方向自然而然地指向了农业,而农业的关键是粮食生产,满足百姓日常消费后的粮食及其加工产品成为了工业发展的原始资本和动力。总体来看,建国后至1978年,陕西粮食生产受到各种“运动”的冲击和影响,导致生产出现很大起伏,然而,“粮为首”的方针自始至终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围绕粮食生产推广了诸多技术良种,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3.31×109kg增加到1978年的8.00×109kg,增幅巨大。

1978年之前,“以粮为主”的生产方针是社会生产力不高、解决众多人口基本温饱的必然选择和有效举措,当时全省农业紧紧围绕粮食生产来制定计划任务、开展农技推广、指导农业生产。1978年后,伴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在陕西农村的复制和推广,农民在种粮、缴纳公粮、留存自用的基础上,围绕农村商品化发展的需要,并根据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样化、特色化、市场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粮、油、果、蔬、茶、肉、奶、蛋”等产业化发展格局[5]。

2000年以来,根据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需要,以及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需求,在政府部门的规划指导下,陕西推进了设施蔬菜、优特果品、畜禽养殖、肉奶蛋加工、茶叶、林特产种植等产业化开发,构建了层次类型各异、产业特征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农业生产格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根据全省农业各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广部门、农科单位、涉农高校等有关人员推广普及了诸多农技良种及创新性的工艺方法经验等。苹果上,推广了果园绿色生产管理技术、优果丰产栽培技术与苹果“四项技术”,形成了以渭北高原优果产区为中心、延安北部和关中北部为两翼,早中晚熟相结合的生产布局;最近几年还推广了西农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形成了多品种覆盖。至2018年,全省面积与产量分别为59.76×104hm2、1008×104t[6],2项指标均为全国各省之最。陜西苹果产业的调整、优化与发展,产生了良好效益,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样板。猕猴桃方面,示范推广了丰产栽培、溃疡病综防、育苗、授粉等实用技术,2018年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5.32×104hm2、94.79×104t[6],产量约占全国的45%,成为继苹果之后陕西果业助农增收的又一“拳头”。

1.4 由“追求数量”向“品质和综合效益”的方向转变 计划经济时期,多打粮食、实现温饱是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当时,陕西围绕小麦、水稻、小杂粮等粮食作物,推广了技术良种,大力提倡并广泛种植了红薯、土豆等产量高并可填饱肚子的作物。为增加产量,还进行了间套作种植,并改革耕制,由“一年一熟”变成“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同时,示范指导农民广泛施用各种肥料、农药,以提高单产[7]。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加了产量,但对人畜、水源、耕地、生态环境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当然,这与当时全国全省农业生产标准低下有关,也是人们对农药缺少全面认知而造成的。1978年后,随着农村多种经营活动的开展和商品化的推进,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对生活有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吃的自然也不例外。新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与市场化的全面推进,使得中国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人民更加富裕,对食物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农药化肥、保鲜剂、生长调节剂、防腐剂等的使用却有增无减,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品质,消费者也更加注重餐桌上的安全,对低残留无毒、绿色无害、营养有机的农产及其加工品需求很大。为满足需求,陕西推广了许多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的农药和生长剂,推广了绿色生产与加工技术,加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防范体系与溯源体系的构建,在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同时,满足需要,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业健康持续稳步的发展。

2 推广的总体成效

2.1 推广体系、推广机制得到健全与完善 建国初期,陕西推广事业有了初步发展,至1957年,基本形成了面向合作社与农户,以农技推广者、劳模及种田能手为主要推广力量,以省级、专区、县级、生产区农技推广站为架构的农技推广组织形态,推广体系初步构建[8]。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之后的自然灾害等,使初步构建的陕西农技推广体系遭到重创;短暂的调整恢复后,陕西农技推广体系在“文革”中遭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影响。1978年后,农地“二权”制在陕西的全面推行,以及撤社建乡工作的开展,加快了省、市、县、乡(镇)农技站的恢复建立。此后,全省在畜牧、林业、农机、水利、农经等领域建立了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农技推广体系得以重建并有所完善,推广涉及领域与内容更为广泛。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推行、改革开放背景下农产品流通体制的调整与放活,赋予了农户更大、更为灵活的生产决策权、自主权。为适应市场,满足社会多种需求,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农村开展起来,这在加快农村商品化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农技推广提出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各种各样的技术与之对接。为适应这种需求,陕西在全省采取了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技术承包与咨询、农业展会展示、基地示范、项目引导等形式开展推广,成效显著。

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一些市场主体及社会力量为获取利益、谋求自身发展,也积极地参与到农技推广技术服务中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陕西逐渐形成以农技推广部门为主要力量,涉农企业、农业高校、农科院所、农村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中介、乡土专家等多方参与的新型推广体系[9]。这种体系将“行政与市场、公益与有偿”结合在一起,发挥并调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其中,多领域、深层次、全方位的推广了一系列技术、良种、方法、经验及生产加工工艺等,满足农业生产所需。

2.2 推广应用诸多技术良种方法

2.2.1 粮食作物 良种方面,小麦推广了碧蚂1号、矮丰3、咸农151、小偃系列与西农系列等;玉米上,引进、培育并示范推广了玉米683、白单4号、隆玉5号、陕单系列等品种;水稻上,推广了云南白、京引39、金优117等[7-8]。耕作技术方面,1978年以前主要推广了深耕、增肥、灌水与病害综防技术;1978年以后,小麦普及了覆膜育苗与测土施肥技术,玉米在陕北、关中、陕南分别推广了垄沟种植、覆膜催播,麦地犁耕点播、茬地机播,钵体育苗、覆膜等技术,水稻上推广了旱田育秧与秧苗抛撒技术[5]。

2.2.2 蔬菜 早期以引进为主,推广了番茄、大葱、菜花等,后期以培育为主,培育推广了大白菜、线辣椒、黄瓜、萝卜、西葫芦等;技术上推广了自动监测、调温调光、滴灌节水、气控施肥等技术。

2.2.3 果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苹果、酥梨、桃子、油桃、杏、猕猴桃等,主要推广了果园标准化种植技术,以及果品打蜡、分选和深加工技术。2000年以来,苹果推广了新品种“瑞阳”“瑞雪”,加快了“四项技术”、果园绿色栽培技术的推广;猕猴桃推广了“璞玉”“瑞玉”等品种,以及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病害综防技术[10]。

2.2.4 畜牧 推广了秦川牛、荷斯坦奶牛、关中黑猪、奶山羊等优良品种,以及肉猪科学养殖、牛羊育肥、肉蛋鸡养殖及动物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7,10]。

3.3 行政与市场、公益与有偿双结合,是推广的有效方式 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强制命令、农民被动接受式的推广的弊端可以想见。改革开放后,陕西农村商品化与市场化活动日趋活跃,市场在农业生产中的配置与导向作用日益增强。根据市场需求,农民开展了各种生产活动。而为了满足农民生产技术所需,原先行政命令式的推广已难以对接市场之需、统筹社会力量,提供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农技服务[13],而逐步实践并推行了行政与市场、公益与有偿双结合的推广方式。这种方式发挥了市场的导向配置作用,利用社会资金资源、吸进多元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满足了农业生产技术所需。市场体制机制在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政府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也尤为关键、不可或缺。依据公共产品理论,社会公共物品,市场难以提供;公共物品的公益属性决定了市场主体不会参与其中,而唯有政府來提供。而公共物品的投入之于农技推广十分重要,它是推广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如农业水利、交通设施、灾害监测、病害防治、公益培训、天气预报、农业知识普及等,必须在各级政府及其推广部门的通力协作与推动下完成。而如农药肥料、农机设备、技术良种、生产加工、产品运输等物化技术产品,则可由市场配置。“政府公益与市场有偿”的互补结合,是陕西及全国农技推广顺应时代、适应市场、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历史必然选择,已成为全省农技推广的有效方式。

3.4 开展涉农培训是提升推广效能的重要手段 加快农技成果的应用,提升推广效能,开展涉农人员技能培训和科学知识普及非常重要。陕西农技推广70年来,极为重视对农技人员、农民及其他农业生产者的综合培训。从20世纪50年代的乡土技术、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教育到20世纪60—70年代的耕作技术、良种方法的示范培训,从20世纪80—90年代农业各领域实用技能培训到跨世纪农业青年、农村技术人员生产培训;从农业生产的“家庭小单元”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集团化、精准化培训,从农业管理者、生产者的综合培训到农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从课堂理论教学到田间实践展示培训,等等。形成了类型多样、形式灵活的农业培训,在提高农业生产者科学知识素养的同时,加快了其对农技成果的采纳应用,提高了推广的总体效果。当然,目前来看,全省农业管理者、科研工作者、农技人员、生产者的综合管理、科研水平与科技素质能力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研发、成果供给、市场需求等实际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培训不但没有结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强化和完善,培训永远在路上。也只有认清陕西培训工作存在的不足,找准培训的着力点和应对之策,才能持续推动全省农技工作的开展。

3.5 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开展推广的制度保障 农技推广事业要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农业领域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极为重要。计划经济时期,陕西围绕农作种植、粮食收购、农产流通与销售等,制定出台了一些法规条例,虽不健全、也不完善,但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生产与推广的开展。1978年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省围绕农业生产、推广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制定了种植、畜牧、渔业、耕地、林业等地方性法规,出台了农技推广办法和稳定推广机构、加强推广体系的实施意见等。全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推广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和指导了推广工作的开展。

4 当前陕西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4.1 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为农服务的靶向定位不够精准。虽然农业科研单位设有成果推广部门,但针对农业生产一线需求的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仍然有限;农技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推广的频次和力度也不够;再者就是技术需求、信息反馈、成果研发的通道没有完全建立。二是经费不足,影响农技推广的开展。首先是政府财政经费支持不足,陕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其经费仅能支付人员工资;其次,全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面向市场面向用户的有偿性服务较少,致创收不足,影响到公益性推广经费的筹措。三是基层推广人员学历能力水平较低、结构不够合理。陕西基层农技人员学历普遍较低,以大中专为主;基层推广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人员少、行政人员多,且往往成为安插闲置人员的工作场,高学历农技人员却难以招入。四是基层推广人员收入低。陕西基层推广人员工资不及3000元者,占到总人数的79%,一些体制外及临聘人员工资则更少;同时,基层人员职称普遍较低,工资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强[14]。

4.2 发展建议 一是增强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与农业生产需求间的信息互通与有效对接,提高农业科研与推广为农服务的靶向定位和精准性。农业科研单位要围绕农业生产的技术所需,开展农业科研攻关;农技推广者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下对涉农生产者,推广急需技术成果,上接科研工作者,及时反馈农业生产所需;农业生产者也应积极向农技推广、科研部门反馈技术所需,打通技术需求、成果供给的通道。二是加大对基层推广机构的投入。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经费支持,保证人员工资,增加推广费用;其次,农技机构可通过创办市场主体和提供物化技术产品等,来获取一定收益,缓解其经费紧张的局面,支持推广工作的开展。三是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强的农技队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限制有关部门随意安插的无关人员,同时可自主招录技术人员;设立培训基金,鼓励人员深造学习,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综合能力较强的农技队伍。四是着力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农技部门的支持力度,提高人员工资待遇,制定人员外出补助标准和年终考评奖励办法,鼓励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工作。

5 对未来陕西农技推广的思考

建国至今,陕西农技推广历经70年的发展,推广体系不断完善,推广机制得到健全,市场主体深度参与,推广方式更加灵活,推广内容更加丰富,成效十分明显。进入到21世纪,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准的大幅提升,以及网络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进步,“十四五”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市场化、可视化成为未来全省农技推广的方向。在此过程中,应尤为重视绿色无害有机技术的推广应用,注重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及其质量溯源体系的建设。

陕西农技推广之于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非常重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陕西农技推广应立足“一核多元”的农业推广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所属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调动社会多元力量广泛深入参与其中。此外,各级政府还应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在政策配套、银行融贷、项目支持、专业人员引进等方面向基层农技机构重点倾斜,全力推进陕西农技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土地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183.

[2]程建团.1958—1960年陕西农业“大跃进”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3]陕西省农业合作史编委会.陕西省农业合作简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96.

[4]陈廷煊.1949—1952年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的基本经验[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04):24-36.

[5]史志诚.陕西农业五十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64.

[6]陕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陕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7]陜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科学技术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农牧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9]高启杰.中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01):107-111.

[10]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科学技术志(1990-2015)[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11]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79,109.

[12]陕西省统计局.陕西四十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574.

[13]周波.农业科技推广如何与市场对接[J].江苏农村经济,2009(10):67-68.

[14]郭占锋,李博,左停,等.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路径选择——以陕西五县区调查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05):102-10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农技推广经验启示成效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加强农技推广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税务代理制度的美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