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步幅管理辅助外骨骼改善慢性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2020-08-04 07:45杨中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兴奋性步幅外骨骼

杨中华

作者单位

10007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脑血管病中心,神经重症医学科

卒中后物理治疗应该高度重视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动力机器人外骨骼(powered robotic exoskeletons)是一种有希望的工具,有助于为患者提供高剂量、高强度以及渐进性治疗方案,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实现更大的步行训练量,同时还能减轻治疗师的工作负荷。由本田研究与开发有限公司(Honda R&D Co.,Ltd)(丰田,日本)研发的步幅管理辅助(stride management assist,SMA)外骨骼具有重量轻(约2.7 kg)、操作简单、模块化设计等特点(图1)。前期的研究显示,SMA步态训练能够提高肌肉活动的效率、减少能量消耗以及改善卒中后瘫痪肢体的步长和空间不对称(spatial asymmetry)。目前,尚不清楚SMA训练持续时间是否能够影响卒中后的传统临床评价指标(如步速、耐力和平衡)。

图1 步幅管理辅助外骨骼

研究发现卒中后存在神经中枢驱动不足以及对称半球间皮质运动兴奋性(corticomotor excitability)的不平衡。然而,步态训练对皮质兴奋性的作用尚不清楚。有几项研究发现,步行和下肢运动能力的改善,特别是瘫痪侧下肢肌肉兴奋性的改善,与卒中后皮质功能重组有关。因此,可以预期,提高步行剂量和强度的措施有可能会增强脑运动区域与下肢肌肉的联系。

2019年1月来自美国的Arun Jayaraman等在Neurology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目的在于验证SMA外骨骼步态训练是否能够改善慢性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以及提高下行皮质脊髓束对下肢肌肉的驱动。该研究为随机、单盲的平行研究,50例患者随机接受地面SMA外骨骼步态训练或强度匹配的功能步态训练,在6~8周的时间内完成18期的训练。最终该研究发现,与功能步态训练相比,SMA外骨骼步态训练能够改善慢性卒中患者的步行速度,显著提高步行耐力、平衡和皮质运动兴奋性。

猜你喜欢
兴奋性步幅外骨骼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研究与发展
我和亚洲飞人比速度
昆虫的外骨骼
5 ways to reduce your carbon footprint from home 减少家庭碳足迹的5种方法
生长和发育
俄罗斯EO-1被动型外骨骼有望2019年底前完成认证测试
准备活动在田径运动中的作用
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及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影响分析
防风寒白天踮踮脚
外骨骼机器人 帮残疾人离开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