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教学的维度

2020-08-04 09:30林江丽顾润生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综合教学维度思想政治

林江丽 顾润生

【摘要】2017年版课标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应当实施综合性教学,综合教学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结合;教学内容既强调教材内容内部的整合,又注重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进行组合运用;教学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类型与方法的综合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综合教学;维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3-0056-03

【作者简介】1.林江丽,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2.顾润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13)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教学的实施研究”(SJCX19_0880)的研究成果。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2017年版课标”)将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界定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综合性”在于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整合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等相关内容,将学生培养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公民。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探讨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体现综合性。

一、教学目标的综合

2017年版课标明确提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生。因此在实现教学目标时,应注重四方面的结合,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

1.全面把握课标要求。由于课程标准是设计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所以,教师要认真学习并领会2017年版课标的相关内容,树立课标意识,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能够根据课标要求,明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落脚点,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理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

2.有效整合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综合是有效实施综合教学的基础。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从之前的三维目标到现行的学科核心素养,更强调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教师在制订综合教学目标时,需要正确把握四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强调教学目标的关联性与整体性,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综合能力,实现四大核心素养的动态平衡。

二、教学内容的综合

高中思想政治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其必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而这4大模块的教学内容具有层次性和内在逻辑关联。为了更好地实施综合教学,教学内容既要注重教材内容内部的整合,又要注重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1.本学科教学内容的内部综合。

思想政治课程现有的4个模块内容并非相互割裂,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模块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领教材,模块2“经济与社会”、模块3“政治与法治”、模块4“哲学与文化”依托模块1的基本原理,讲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时,要密切联系4个模块的内容,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内部综合作用。

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必修3第3课中“透视文化多样性”部分的教学重难点是把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回顾政治部分有关民族关系的知识,并让学生思考问题“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哲学关系是什么?”从而联系哲学内容中“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难点。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思想性与实践性并存的学科,其综合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但又不局限于课堂,要建立课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机制。教师在综合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常见的课外活动形式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以参观访问为例,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必修3第7课中的“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访问当地的老兵,结合教材内容,总结爱国主义的作用以及作为中学生应当如何在生活实践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认同感。

2.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外部综合。

就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科本位,将教学内容束缚在学科体系之内。而综合教学要求教师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思想性同时又蕴含情感特质的学科,所以,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语文、历史等学科知识来帮助学生领会本学科内容。例如,讲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必修3第7课中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时,可以结合语文课文《离骚》来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也可以用历史书中抗日战争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来深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课程发展特点出发,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开发。

三、教学方法的综合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活动中,應当以一种或几种方法为主,配合其他教学方法,实现教法的合理组合、综合运用。

1.依据教学内容选择综合教学方法。

在讲解基本概念与原理时,宜选用讲授法与讨论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对于基本材料的讲解,更适合用读书指导法和演示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讲解具有可比性的内容时可采取比较分析法,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水平,获得规律性认知。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必修4第2课中的“唯物主义”时,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让学生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并总结三者的特点,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辨别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又能清晰地归纳出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

2.依据教学目标选择综合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有利于教师传授新知识。运用讨论法和辩论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来验证书本知识,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必修2第2课中的“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时,可以带领学生观摩居委会干部的选举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治的基础与主要途径。同时,通过了解居委会的章程规定与日常事务,引导学生明确其职能,从而加深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的认识。

3.依据教学对象选择综合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统一的过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必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储备。对于知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采用讨论法、探究法等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宜选用讲解法、演示法、归纳法等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的综合

1.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由于学生是变化发展的个体,其思想品质具有复杂性、难测性,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需要经历一个缓慢且长期的过程,所以单用一种方法来评价很难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结果。这就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获得学生的学科学习和思想品德的全面真实的信息,从而激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长期以来,在常见的评价活动中,学生游离于评价体系之外。但学生是最了解自己学习状态的人,其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不仅如此,除了教师与学校以外,同伴、家长、同学也应当参与到评价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教学评价应该通过多方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关注学生在学习阶段所表现出的价值观与行为,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为了更好地对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及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考查,评价类型应当进行综合化,但评价方式的综合并不是单纯地将几种方法进行叠加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解,也要留心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度和个人表现。同时,还可以让班集体和学生本人对其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品德发展状況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

[2]鲁春兰.浅议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综合教学[J].学周刊,2015(26):53.

猜你喜欢
综合教学维度思想政治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方法论”式教学
小学音乐综合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计算材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