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概念图培育地理思维

2020-08-04 09:30罗华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区位概念图知识点

【摘要】概念图在表征知识结构、促进意义学习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和优势,将概念图灵活运用于地理课堂,一方面与当下的新课改形势相适应,另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和优化,尤其在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思维水平、思维空间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力。

【关键词】概念图;地理思维;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3-0059-03

【作者介绍】罗华明,南京市栖霞中学(南京,210046)教师,正高级教师。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课题“以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为指向的高中地理概念图教学实践研究”(2017JK12-L194)的研究成果。

概念图是一种知识以及知识之间关系的网络图形化表征,也是思维可视化的表征。概念图具备直观、可视的特点,在培育学生地理思维方面具有延展性、综合性、整体性、灵动性等诸多优势。地理思维则是对地理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的过程,属于认知的高级阶段,它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深化学科素养的基础。在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当下,地理教学中巧用活用概念图,对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作用独特、效果显著。教学中,笔者综合了农业方面的知识,形成专题进行教学,下面以“农业”专题教学为例,对此加以剖析。

一、活用概念图,培植思维习惯

学生理解知识的关键在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概念图在表达概念间的关系时,不需要繁琐的文字叙述,也没有复杂的各种图像符号,只是通过连线、方框或者圆圈就能很好地表征知识之间的关系。概念图是对知识的再次整理和组合,通過构图使得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在此基础上,不断融合新知识,生成新概念,从而完成知识框架和相关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既提高了地理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又有利于地理思维的形成。

以“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学习为例,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分析、生产特点、区域分布都各具特色,是重要的知识点,需学生掌握,但因为涉及的知识点比较琐碎,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偏差和思维混乱。为此,教师可以将两种类型有选择性地加以比较和细化,制作成概念图(图1)呈现给学生。该图既有宏观的比较,也有微观的分析,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内在认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且重点突出,保证了学习的时效性。

二、活用概念图,完善思维品质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利用概念图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知识点更加生动和形象,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深入理解地理知识。但是概念图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它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获得必要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性、紧密型和逻辑性,进而完善地理思维的品质。

以“城郊农业区位的分析”为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常常停留在有利区位、不利区位,或是自然区位、人文区位等方面,囿于思维水平,类似的分析往往显得单薄而缺乏知识的生成,所谓的地理理解也是浅尝辄止,不能体现学科特色,也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学时,教师可以对该知识点进行加工再生产,形成如下概念图。(图2)

该图注重突出关键区位因素,注重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鼓励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在还原知识框架结构的同时,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辨识能力。

三、活用概念图,提升思维水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设计不够精练,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常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知识点,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概念图来改变这种现象,因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如何才能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不被打破的基础上加以生成和创新呢?概念图的延展性特点正好为这种生成和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在不破坏原有主题的基础上,概念图是可以不断延伸和任意扩展的。同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水平也是一个不断递进、连续建构的过程。若能把两者有机地对接起来,则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的目的就会水到渠成,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页图3虚线框内部分)为例,该图思路清晰,概念间的层级关系一目了然。但是如果学习过程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的再现,则这样的课堂缺乏挑战性,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厘清探究的方向和途径。此时,教师可以将该图加以拓展和补充,加上“生物多样化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有机农业”等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例(下页图3),形成意义更加丰富的概念图,这样就将问题的讨论推向纵深,并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反思、运用和提升。

四、活用概念图,拓展思维空间

概念图的作用一方面是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概念,并建立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另一方面,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总结,进而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合理利用概念图,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既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也利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寻求概念图教学与学生思维的最佳结合点,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激活学生的思维空间。

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学习为例,该知识点相对笼统且抽象,但常常是考试、考查的重点。学生往往因为受限于认知水平,导致问题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能力相对薄弱,面对问题时只能专注于眼前发生的事件的细节与变化,而不能对该事件发生的动机与结果等方面展开相应的思考,思维的概括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都远远不够,这种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要避免这种情况,教师不妨设置概念图(图4)。

该图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在明确主题的背景下,引导学生根据优势定方向,根据问题定方向,根据市场定方向,既给学生指明了问题探究的方向,又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思维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实现思维的连续性,这样的问题对学生吸引性极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思维推向更深层次。

概念图应用于教学正方兴未艾。相信在师生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课堂教学会越来越精彩,学生的地理思维也必将得到提升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徐德均,钟志华.概念图的特点及其在数学理解中的作用[J].中学数学月刊,2015(12):12-14.

猜你喜欢
区位概念图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概念图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概念图
概念图策略在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
区位分析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