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型课例教学模式

2020-08-05 08:05大连海事大学附属学校马梅妍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分数概念探究

大连海事大学附属学校 马梅妍

数学概念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培养并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核心所在,如何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切实培养并提高其数学能力,是当前小学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可知,要加强学生的数学概念认知,不仅仅应当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还应当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改革。本文基于“百分数”这一内容对概念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

一、抛砖引玉——以问题引出新数学概念

在进行“认识百分数”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引导学生对原有的知识内容进行回顾,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对生活中的百分数进行搜集,很多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找到百分数。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针对自身的理解提出相应的问题,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借助课上探究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他人分享,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百分数的概念知识进行提炼分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加强对百分数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并且亲身体验到百分数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

二、明辨是非——明确新旧概念异同,凸显事物本质

在进行“认识百分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加强对分数和百分数的区别认知,了解二者的异同。

根据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题的答案可以是A 或B,而第二题的答案只能为B。

学生可再对如下题目进行判断:

2.一棵树的长度为83%米。()

3.分母是100 的分数都是百分数。()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上述专项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所谓分数,主要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但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明确的数量进行使用,代表数量时必须要带一定的单位;而百分数仅仅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是具体的数量,也不能带单位。基于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出新概念,帮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不同,从而使学生对概念有更为透彻的认知和感悟。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旧概念对新概念的固有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应当加强理解认知,通过对比分析,找到新旧知识概念之间的异同。

三、螺旋上升——对数学概念性知识进行有效巩固

所谓螺旋上升,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基于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能够从深度、广度等多个层次和方面发生改变,换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凸显出数学概念教学的阶段性特征。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数学概念教学就是对概念进行巩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熟记、创设概念系统、加强实践应用等多种方法进行概念的巩固学习。所谓熟记,就是在学生对相关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引导回忆等方式,使概念能够熟练记忆;创设概念系统是根据教师的日常教学,将一些彼此之间存在联系的概念知识进行有效的总结整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这样的内在联系通过系统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的系统比反复训练效果更为突出;而实践应用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对概念的运用程度,通过不断地练习巩固概念。

在进行“认识百分数”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百分数的相关概念之后,可以适当增加活动环节。通过小组探讨合作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第一,什么地方可以搜集到百分数?第二,什么是百分数?第三,百分数、分数和除法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全班进行交流补充。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百分数其实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一种生活数学;其后,教师可以列出如下百分数:30%、0.1%、200%、3%、60.5% 、100%,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百分数的特征,明确百分数可以大于1、小于1 或是等于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的自主意识,自觉主动地探究知识内容,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对周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深刻感知其特征及内涵,通过主动分析,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概念,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事物的属性及发展规律,最终形成全新的数学概念。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由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和体验概念,搭建起健全完善的知识框架,并且通过自主探究不断填充,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及主体地位,加快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调整优化。

猜你喜欢
分数概念探究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分数的由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幾樣概念店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