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术专业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20-08-06 14:51赵美川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教学策略

赵美川

摘 要:文章在响应先觉、先行、先倡艺术家培养的时代号召下,探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术专业课堂,助推新时代美术“三先”人才培养,即在美育理念下,由基本素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构建教学目标体系。依据心理学情感递进规律设计红色历史熏陶、红色情感铺垫、红色热情释放和红色精神辐射的四层次教学内容,通过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第二课堂,采取讲授法、田野调查、艺术创作和展示陈列的方法实现新时代“三先”美术人才培养。

关键词:红色文化;三先;高校;美术专业课堂;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校园红色文化在高校美术专业中弘扬与传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6LSZ017);2016年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课题重点项目“弘扬和传承校园红色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美术专业为例”(SZA201602);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核心素养视角下广西高职艺术设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研究”(GXGZJG2018B008)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我国文艺工作者要“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1],要“为历史正气,为世人弘美德”[2]。这不仅为我国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新时代的美术人才也应是“三先”者,即在文化自信上树立先觉意识,在以人民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创作上积极开展先行实践,在引领人们精神风貌和启迪人们审美理想上秉持先倡信念。

一、“三先”、红色文化的含义及其二者关系

“三先”即先觉、先行、先倡。先觉,是指率先认识觉察,觉悟早于常人。先行,是指先实行,先进行,走在前面。先倡,是指率先倡导。红色文化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结果。狭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式[3]。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资源。红色文化中折射出的延安精神、五四精神、革命精神、“紅船”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抗战精神等,这些精神是高校培育、滋养新时代人才的沃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先觉、先行、先倡文化自觉的助推剂,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术专业课堂

教学思路

基于美育教育理念,设计由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构建的教学目标体系,设计“专业知识+红色文化知识”构成的教学内容。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前提下,着重关注红色文化内化于心(精神追求)、外化于行(美术创作)的转化过程,在心理学情感递进发展规律指引下,设计红色文化熏陶、红色情感铺垫、红色热情释放和红色精神辐射教学环节。根据美术专业学习特点,通过校内理论课堂上图文、视频的学习了解红色知识,校外实践课堂上通过田野采风与考察进行红色情感的认同,校内实践课堂的训练进行红色主题美术创作实践,第二课堂上红色主题美术作品面向大众展出,以此实现新时代“三先”美术人才的培养(图1)。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美术专业课堂

教学策略

(一)教育理念:美育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4]。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创造的具有中国先进力量的红色文化,蕴含着坚定信念、勇敢团结、艰苦奋斗、英勇奋战、自强不息、勇于胜利等优秀品质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精髓。红色文化对精神陶养具有巨大作用,是培养高尚精神的重要教育资源,是美育渗透德育的重要载体。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即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从个体层面看,新时代的美术人才应是具备基本审美能力和基础美术表现能力的专业人才;从社会角色层面看,新时代的美术人才应是通过美术作品向大众传播“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并承担“发时代之声”社会责任的“三先”者。因此,新时代“三先”美术人才培养,由基本素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构建教学目标体系。基本素质目标是培养视觉美感的艺术造型规律、色彩搭配形式等,能够创作具备视觉美感的艺术作品的能力。专业技能是培养掌握创作有内涵、灵魂兼顾美感的美术作品的技能。职业素养是运用恰当美术视觉语言、自觉创作蕴含文化自信、传播社会正能量美术作品的素养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四层次教学内容

心理学的情感递进规律指出,人与人之间相互间的情感发展,可以是由了解到认同,再由好感到信赖[5]。美育的过程是用艺术文化对人的品性、精神进行熏陶、陶冶,而后影响人积极行为自觉发生的过程。情感上由“被动接触”到“主动自觉”,符合心理学情感递进发展规律。

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事件和革命战争场景的历史表面现象,其中还蕴含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促使历史表象产生的内因。因此,教学内容中植入红色文化,不只使学生了解历史表象,也使革命英雄与学生个体在精神层面进行交流,使不同时空的人情感相互沟通。在教学内容设计中,以专业课程内容为基础,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遵循美学规律,将红色主题的美术创作设定为教学实践内容,从而强化红色文化的课堂融入。在此,红色文化内容的选取、素材的搜集、红色文化与单元课程内容的结合是教学内容设计的重点。在课堂中应激发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对革命英雄行为产生认同感,进而生发好感,而后信赖与内化革命英雄的伟大精神,影响学生个体崇高信仰的树立。因此,依据心理学的情感递进规律,设计红色历史熏陶、红色情感铺垫、红色热情释放、红色精神辐射四层次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高校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