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模式下产出导向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10 09:25苏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混合式学习

苏静

摘 要 当前,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英语的意识和能力比较欠缺,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导致学生没有主动地积极地学习英语,无法做到英语产出。因此,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混合式学习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并且运用于各个层次的教育中。通过混合式学习模式下产出导向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帮助中职学生改善英语学习,对中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 导向法 中职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1 Barnum和Paarmann模型

Barnum和Paarmann模型是由Barnum和Paarmann于2002年提出的。它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1课前网络学习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浏览提前上传到网上的学习资料。如果学习者遇到问题或想深入讨论,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上的联系方式与相关专家联系。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1.2面对面学习与建构

尽管网络在学习内容的传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人类之间的交流仍然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增进人们的深入理解。面对面的过程不仅意味着坐在某个地方倾听某人的声音,而且意味着构建知识。

1.3学习产出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不仅要构建知识,还要创造一些有形的产品。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第一,在老师的指导下面对面学习后,学生应将学习经历、作业、练习等写下来,并通过网络与老师、学习伙伴交流初稿,帮助学习者认真思考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待解决。其次,学生应发布写作提纲,供小组成员和老师观看和反馈。最后,要求学生在网上公布作业的最终版本,并发给老师和学生。

1.4协作扩展学习

通常2-3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些小组每月聚集一次,分享他们的经验、感受和学习成果。小组成员通过在线学习保持联系,共同进步。

2理论基础

2.1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该理论阐释了语言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克拉申首先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入假说”(comprehensible input),认为这是习得语言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可理解性输入假说的含义是如果学习者当前的第二语言水平为“i”,由于进行了大量的“语言输入性学习”,学习者进入下一语言环节的水平就要略高于当前的语言水平,即为“i+1”,其中“i”表示学习者现有的第二语言水平。克拉申认为语言的学习主要是靠习来得获得的,只要学习者在无心理障碍的前提下,配合相应的语言环境进行“可理解性的输入”,那么学习者即可使第二语言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习得。在克拉申看来,习得是一种内隐的、无意识的、自然的过程,语言学习者获得语言的主要途径是习得而不是学习。 他认为理想的语言输入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点:语言应达到足够的输入量、输入材料应是可理解性的、输入材料既有关联性又有趣味性、属非语法程序。

2.2产出导向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结合国外和国内的英语相关教学理论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即“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 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理论。POA主要解决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重学轻用”或者“学用分离”的现象。POA理论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教学理念分为“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以评促学”四个部分;教学流程分为由教师主导的“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部分。

在教学理念方面,文秋芳认为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就是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不是只关注学习的过程,要根据学习的结果以判断是否达成“有效学习”。该理论挑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过于强调学生的作用,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使得课堂教学难以掌控,很难达成“有效学习”;另一方面将教师的作用边缘化,很难发挥敎师的主导作用。此外,一切语言教学活动都应与运用紧密相连,因此只一味的积累“输入性知识”或称“惰性知识”是没有用的,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将这些“惰性知识”进行产出、以灵活运用于日常交际中。教师给予的课前输入材料应该是按照难易程度来区分的,以便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身水平的材料进行输出;其次,教师应当关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应该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的发生。POA指出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在整個过程中教师要恰当的发挥中介作用来促成有效学习的发生。

教学理念中的“学习中心说”主张,教学必须要使教学目标得到实现并促成“有效学习”,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并且教师要从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以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而不是做“无用功”。“学用一体说”中“学”指的是输入性学习,包括“听力和阅读”,而“用”指的是输出性学习,包括“说、写、和口笔译”等,该假设是指要“学用结合”以及如何使教材发挥最大的作用,学生不单单是学习教材,而是要以教材为手段用英语完成产出任务,进而做到“学用相结合”。“全人教育说”是指教育要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产出任务时,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成人文性目标的实现。

教学假设部分:首先是输出驱动假设,“输出驱动”主张,产出既是语言学习的目标又是语言学习的驱动力,即产出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起点是“输出驱动”,一来学生通过输出驱动,可以培养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来,在输出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会为了完成产出任务而进行输入性学习,以此来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输入促成”是指,在教师给出产出任务后,学生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又能给出输入性的材料,这样就会为学生的产出起到引领的作用,从而使产出水平达到新的高度。“选择性学习”是指根据产出需要,从输入性材料中选择重要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而不是全盘吸收。

教学评价部分: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输入和输出有一定的时间差,即因为课时的安排导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无法为学生的产出腾出更多的时间,更无法对学生的产出提供有效评价。在学生长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接受性知识”或者称为“惰性知识”,不具备产出能力,因此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较差,不能进行日常的交际,而产出导向法理论正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产出能力。产出导向法特别重视对学生产出结果的有效评价,而以往的3P教学法或交际教学法(CLT),只重视对学生产出能力的培养,但是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输出进行评价,或者是课堂时间有限,无法进行有效评价,因此产出导向法提出了“师生合作评价”的新设想,以使得教师评价和其它评价方式相结合。

3课程设计

基于中职学生本身的特点和他们英语基础薄弱的原因,以英语中一般现在时态为例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3.1课前网上学习

首先,由于学生在中小学已经接触过一般现在时,他们对一般现在时的理解并不十分困难。因此上课前,他们有能力自己在网上找到并学习有关简单现在时的相关信息,或者他们可以学习老师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英语的能力给学生总结推荐的学习内容。

其次,学生在自主的网络学习后需要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内化,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及组员的互相讨论和帮助下对所学的一般现在时向全班同学做出报告。他们可以选择一般现在时的任何方面,如动词的肯定、否定、疑问和第三人称形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与小组成员或其他小组成员在线或面对面讨论难点,先自己解决问题。如果他们仍然对某些问题感到困惑,可以继续搜索其他相关信息,然后再通过QQ、微信或其他方式向老师求助。

3.2课堂面对面学习与建构

(1)随机抽取一组学生,要求他们展示收集到的关于一般现在时的知识,并向其他学生解释其结构,如果其他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或问题,可以向展示小组提问;

(2)听取学生的小组报告后,全班学生小组讨论他们关于一般现在时的问题,并在课堂上通过网上查询和向老师同学们请教解决问题;

(3)与学生一起总结一般现在时的功能和形式,帮助学生熟悉一般现在时;

首先,请学生解释一般现在时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其次,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动词第三人称形式的规则;

第三,要求学生完成汉译英的练习,并将其转换成否定句和一般问题;

第四,要求学生总结出含有be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句型、否定句型、一般疑问句句型。

(4)巩固练习。

首先,要求学生分组做一些关于动词第三人称形式的练习;

第二,与学生玩游戏练习简单现在时;

第三,通过用英语询问学生一些日常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特殊疑问句的理解。

3.3学习成果的形成

(1)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主题的活动;

(2)帮助学生发现上面活动中的英语语法错误,并且与学生一起改正错误。

3.4协作拓展

(1)学生需要在超星软件上写一篇短文,用英语的一般现在时介绍同学以此练习一般现在时的使用。首先,学生们必须一起采访他们要介绍的学生。其次,他们写一篇文章来介绍他们的同学。如果他们在写作上有困难,他们可以和同组组员或者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助。

(2)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超星软件上一般现在时的练习,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面对面讨论,或者在线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教师总结学生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彻底理解一般现在时并且能熟练准确的使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4小结

通过使用混合式学习模式,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中职学校的学生们重新获得学习英语的兴趣,主动地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对英语教学起到反拨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对中职的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 Long, J. Native speaker non-native speaker conversation and the negotiation of comprehensive input Applied linguistics,1983(04):96-104.

[2] Long, M.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an Diego: Academic Press,1996:413-468.

[3] 文秋芳.輸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6(26):1-12.

[4] 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宄(外国语文双月刊),2015(04):547-640.

[5] 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L外语界,2013(06):14-22.

[6] 朱国星.输入输出理论与英语教学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204-205.

[7] 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8(03):1-14.

[8] 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Foreignlanguage World,2016(05):37-43.

[9] 蓝洁.“师生合作评价”在大学英语口语汇报的实践与反思[J].文山学院学报,2018(04):106-111.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教学混合式学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浅析如何帮助中职学生解决英语学习中的几种误区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利用蓝墨云平台在高职药学专业《药品保管》课程开展移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从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