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朗读策略

2020-08-16 13:44李嫘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策略

李嫘

[摘   要]在朗读现代诗歌时,情感非常重要,唯有把握住了情感,才能读出神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让学生更好体悟诗歌情感:借助工具、分享故事。教师要循序渐进,逐步挖掘,让学生品悟现代诗歌中的情感与情绪,感悟现代诗歌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教师还要积极开展朗读活动,让学生在获得深刻感悟后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积极地将自身的情感表现出来,以释放心灵、诠释感受。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朗读;情感;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4-0006-02

一、借助工具——初步探索,激活情感

1.借助技术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为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创造了条件。在教学现代诗歌时,可以依托现代技术,在多媒体音频、视频等的辅助下,创设别样的现代诗歌教学课堂。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声像合一的方式,呈现出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刺激学生的感官,激活学生内心的情感。

如在教学《乡愁》时,教师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诗歌朗读音频,感悟其中的情感。学生静心聆听,能感受到点点悲伤,点点惆怅。之后引导学生观看《乡愁》朗读视频,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祖国家乡的眷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得以先遐想再感受形象,从而激活他们的情感。

2.借助生活经验

初中生在生活中会有各种参与生活体验的机会。他们一般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各种经验、各种情感。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验、感悟和探究。在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以激活学生的生活情感。这样学生才能读出神韵。

如在教学《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印象中的四月,是什么样的呢?”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联想春天的美好。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勾勒画面并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对春的感受。之后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进行了这样的启发:“春天是美好的季节,鲜花开放,嫩芽初长,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最后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情感,展开朗读。

二、分享故事——身临其境,感悟情感

1.讲述背景

每首现代诗歌都有其创作意图和背景。学生若能了解清楚作者在创作时想了什么、想表达什么以及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想创作这首现代诗歌等,便能感悟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真切理解诗歌的内容、准确把握诗歌情感基调的情况下读出诗歌的神韵,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如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时,教师运用PPT展示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准确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PPT呈现的资料如下:“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疯狂践踏中国土地。作者和其他文艺界人士一起撤出武汉……作者对侵略者满怀仇恨,对祖国怀有诚挚的热爱……”教师一边呈现PPT,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痛苦不堪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与无奈之情,以及作者甘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情感。在了解创作背景后,学生能够把握住诗歌的情感基调。这样他们在朗读这首诗歌时,就能读出那种甘愿奉献、无怨无悔的感觉。

2.学生表演

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再引导学生运用表演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现诗歌所描述的画面。通过表演,学生能对诗歌有更深刻的感悟,能更好地把握住情感。在此基础上再运用自身掌握的朗读技巧,学生便能进行优质朗读。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表演,教师需要启发学生多想象、联想,并学会结合关键词分析作者的处境。

余光中的《乡愁》共分为四部分,每部分所展现的画面和场景不同。诗歌的内容跨越了“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不同的阶段,作者的身份在这四个阶段中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他对乡愁的定义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诗歌表演活动。通过表演,学生能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开展朗读活动——声情并茂,表现情感

1.开展生生竞赛读

激活了内心的情感、把握住了诗歌的情感之后,学生需要将这些情感表现出来、释放出来。学生通过朗读,即可实现情感的释放和表现。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竞赛朗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等。在竞赛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若能将把握住的情感与自己的想象、思考结合起来,便能读出诗歌的神韵,读出诗歌的无限魅力。

如教师将《我爱这土地》作为朗读的文本,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朗读。学生在理解了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对国家炽热的爱及对侵略者的痛恨”后,便把握住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他们都十分积极地参与这一活动。教师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假如我是一只鸟”,要读得比较低沉,富有情感但不张扬;“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要读出不屈服的感觉,还要把握好节奏,“歌唱”要重读;朗读“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时要情绪激昂,突出重音;等等。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促使学生逐步提高朗读质量,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2.开展其他朗读活动

除了竞赛朗读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针对不同的诗歌,朗读形式可以不同,主要是要契合诗歌的特点,并要让朗读变得有趣。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到诗歌的情感并激发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师可以采用的形式有师生轮流读、分组读等。

如在教学《乡愁》时,教师在学生把握住情感基调后,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读一个部分,并引导学生用符合自己朗读部分的作者角色的语气和语调进行朗读。这样便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让学生可以通过语气语调的变换,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并加深对乡愁的理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读,让学生把握住了情感,掌握了朗讀技巧,表现和释放出了情感,并最终实现了优质的现代诗歌教学。

教师要在“立德树人”的引领下,做好德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情感,并让学生在朗读中释放内心的情感。在解读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住情感,是朗读现代诗歌的基础。学生只有先把握住情感,再掌握好语调、语气、轻读、重读、停顿等,才能更好地进行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朗读。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小玲.初中语文诗歌朗读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7(27):20-21.

[2]  刘晓帆.浅谈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6(A1):37.

(责任编辑    王嵩嵩)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情感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情感
我说你做讲策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