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良好的网络素养形成与网络政治参与成效探究

2020-08-16 13:55李飞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网络素养自媒体大学生

李飞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素养、网络政治以某种数字符号独立存在。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基于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特点进行良好的网络素养的培养的必要性,探讨其对网络政治参与成效性。高职院校要积极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新特点、新内容,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覆盖、理念创新,深入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模式转换。

关键词:网络素养;网络政治;自媒体;大学生

随着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新渠道的开辟,大学生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关注时政新闻,并通过留言的方式参与政治点评,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文章指出如何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政治的内涵进行最大化的升华以及良好的网络素養对网络政治导向的影响。国家积极倡导要求,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建设,整合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匹配当代大学生爱好点及兴趣点进行网络政治教育工作。

1 当前大学生良好网络素养特点与形成途径

1.1高职院校大学生特点

当前在校高职院校学生集中在02、03年龄结构层次,学生的主要集中特点为思维活跃、突出自我,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信息化的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以及关注度远超过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热衷于关注国内外政治事件、人事选举变动以及当下热点推送时政新闻。从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出发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存在特殊性,热衷于动手操作,但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状况欠佳,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距离感。解决距离感的途径有很多,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衷特点,实施网络素养教育成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的纽带桥梁[1]。

1.2 高职院校大学生良好网络素养形成途径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网络素养有一定的认知度,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与培养,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而非“蜻蜓点水”式的网络素养。良好的网络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喊口号”的倡导,而是通过言传身教进行熏陶与感染。良好的网络素养培养,应是在学生上课环节不经意的穿插,职业教育不仅仅只是技能与知识的教育,也要着重于思想道德品质,政治观念、价值观的塑造。特殊时期,网络授课、网络教育成为各大高校的主要授课渠道,课程思政教育的环节可以通过名言警句等方式进行推进。网课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于良好的网略素养培养起到引导作用,家庭环境的网络素养、网络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网络学习方向。

大学生关于网络的使用集中体现在网络投票、网上参与调查问卷、线上平台(中国大学MOOC、学银在线、超星等)进行学习,并进行言论发表。实名制体现不出大学生的网络政治观。致力于良好的网络素养的形成,是为充分弥补在网络政治参与的匿名性的前提下,大学生的某些非理性的行为的出现。良好的网络素养形成需要上下联动,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也着重需要社会的关注。开设网络教育课程,构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将网络素养相关的教育内容,全面合理科学的纳入大学生教育之中,研发网络素养教材,完善师资力量,从网络知识、网络技能等各方面综合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素养[2]。

2 自媒体时代网络政治参与成效分析

2.1信息化时代前提下高校网络政治参与占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政治新闻除了电视、报纸等方式获得之外,手机逐步的替代了原始的载体。无论哪种方式都仅仅只是时事政治的传播媒介。传播媒介的更换有利有弊,将新闻的接收群体逐渐扩大,不仅局限于上班族大学生成为了主要群体。高校大学生2010年之前,了解新闻的媒介仍为报纸,而当下各种软件APP的热点、头条的推送,形形色色的消息映入眼帘,汲取信息了解我国思想政治的理念以及实质更加具体。

2.2职业院校对大学生网络政治教育重视有待进一步提升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政治教育的特征是信息化,新闻媒介的宣传以及评论者的意向倾向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作出发自内心的观点,而是被一种无形的“跟风”笼罩。基于当前网络道德建设的不全面性,无法客观评价大学生自我监督和约束能力。职业院校关于网络政治参与应用较多的在于“腾讯视频”会议的召开,党课资源的线上学习,而尚未形成固定的网络政治参与专栏,对大学生进行熏陶与教育,仍沿用原始的思政课程的教育,未能充分利用学生的信息化爱好点进行开展网络政治教育。随着各职业院校纳入新鲜血液,引进青年教师的入伍,思政信息化的融入的推进仍需要继续发展。信息化融入了但是教师师资配比不足。师资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集中表现为专业能力与信息化的错位[3]。

3 网络素养教育与网络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新途径探索

3.1 提升学生网络素养,贯穿网络思政教育

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明确学生需求以及兴趣点,遵循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成长规律,求同存异,明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成长路径,注重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在提升素养的同时,关注思想政治教学任务的任务化、模块化、具体化。通过网络媒体进行资源整合,将知识点进行内化整合。大学生的优势在于具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辨别能力,在网络素养塑造方面可实施性强,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明确自身立场以及政治站位的前提下,拒绝“盲目更风”、拒绝“网络冷暴力”。引导学生积极浏览学习正能量网站,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在提升学生网络素养方面,要特别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资源转化,贯穿思政教育[4]。

3.2 良好的网络素养有效提升网络政治参与质量

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网络素养集中体现在,大学生通过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奔赴武汉的医疗人员加油助威,传递爱心送温暖。通过网络传播在无形中为思政课程添上一笔色彩。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学习强国”中的讨论区中评论质量来言,高校大学生良好的网络素质营造了好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无论是面向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开设网课,在浏览网页之余进行新闻时政信息评价,明显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文明用语、客观对待是网络教育发展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郎筱宇. 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

[2]余艳红. 全媒体时代的网络政治生态建设:问题及对策[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9, 000(004):178-183.

[3]廖信伟. 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及对策研究[J]. 青年时代, 2018, 000(008):186-187.

[4] 吴凤寿. 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素养的路径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05):468.

[课题项目]2019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对其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编号19CPYJ105。

猜你喜欢
网络素养自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途径
医学生网络素养与网络依赖实证研究
传媒类院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