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

2020-08-31 09:42袁湘
西部论丛 2020年8期
关键词:双师型评价体系高校

摘 要: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的建设,不仅推动了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而且确保了高等素质教育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怎样打造出满足当前我国高校发展需求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引起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文章主要是就高校双师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校;“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

1、“双师型”教师评价

教育评价实际上就是以社会背景为基础,将社会需求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引导者,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教育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考核,才能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这其中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发挥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教师教学开展考核与评价工作,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各个高校在开展教师评价工作时,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严格的按照要求贯彻落实人才培养的目标。双师型教师评价主要指的是高校在正确理解和认识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教育教学理念,然后按照双师型教师认定体系的要求,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从而达到推动高校雙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有序进行的目的。

2、高校“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存在问题

2.1双师型教师界定不统一。我国教育部门很早之前就已经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教育界对于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理解,仍未未能形成权威且统一的定义。比如,很多研究学者将双师型教师定义为双职称、双资格、双素质、双证书等类型。这些观点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人们对于双师型教师研究成果的认可。但是由于到目前为止我国相关部门并未就双师型教师的认证做出统一且明确的规定,所以导致很多高校在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时出现了思路不清的问题,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2评价内容不全面。虽然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各个高校在建设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时,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高校发展需求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但是由于大多数本科院校在构建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形式简单且指标数量偏少等问题。针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内容也只是局限在教师思想政治修养、教育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几方面,忽略了教师实践能力以及潜力评价的重要性,影响了教师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尤其是很多高校因为至今尚未建立与企业联合考评的措施,所以导致高校双师型教师评价出现了内容不全面、体系不完善等各方面的问题。

2.3激励制度较为单薄。完善的激励机制是确保高校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顺利落实的关键。但是就目前来说,很多高校在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因为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美术的影响,并未建立与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相配套的激励制度。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切实有效解决的话,不但会影响到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而且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

3、高校“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的改进措施

3.1明确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教育部门必须明确统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明确高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标准和要求,才能确保高校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应该在积极推行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时,根据各个高校的特点,合理运用狭义的双师型概念机,统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标准,将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作为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加大教师行业发展动态、工作技能以及专业实践能力考查的力度,才能在确保实践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上,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3.2加强对实践能力的评价。双师型教师与普通教师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双师型教师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而这也是双师型教师最大的优势所在。所以,为了确保高效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是顺利完成,促进高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的不断提高。高校在开展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时,必须从教师操作性、实用性技能的评价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要求行业企业专家评价、教师自我诊断、高校管理部门评价以及学生评价等各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动态化的评价,才能在保证双师型教师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的前提下,营造良好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环境。针对当前高校双师型教师评价内容偏少的问题,高校在构建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时,应该从教师实际教学质量、指导学生学习情况、理论课程与实训基地建设、科研项目开展情况、产学合作开发情况、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以及社会服务工作等几方面着手,建立静态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全新的双师型教师评价制度,扩大评价内容覆盖的范围,促进高校双师型教师评价效果的有效提升。

3.3完善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由于高校构建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广大教师积极的投身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因此,本科型院校在必须严格的按照双师型教师评价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制度,保证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强化双师型教师自我评价的地位。这就要求,高校应该从完善制度和差异化激励方面着手,积极的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建设的道路,针对当前高校教师内心存在的高校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不公平等认识问题,高校应该积极完善和优化激励制度的基础上,从政策层面上给予双师型教师想要的倾斜,才能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高校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建设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与高校一同优化和完善高校现有的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严格的按照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创新高校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为广大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高校在构建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时,应该通过打造全面教师成长体系的方式,引导教师认识到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意义,树立良好的双师型教师理念,了解和掌握双师型教师劳动价值高于普通教师的现状,充分发挥激励制度的作用,调动广大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高校在制定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时,应该合理的应用分类评审的方法,对本校的基础理论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才能保证教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公平性。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各界对高校双师型教师认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所以,加快高校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建设的步伐,推动高校教师团队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才能在进一步优化教学教学实践技能的前提下,确保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巧.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下高职“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智库时代,2020,16:246-248.

[2] 叶春桃.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价模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2:110-111.

[3] 黄仕英,.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J].时代金融,2020,33:346.

作者简介:袁湘,(1986.2-),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管理学。

课题来源1.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度高教科研一般课题。名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编号:JGJX2018D105.

课题来源2.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名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时期教师分类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编号:GH180746.

猜你喜欢
双师型评价体系高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