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2020-08-31 15:00张宇妍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小学数学学生

张宇妍

【摘 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学生学习的指明灯。优质、高效的问题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方向、更有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帮助学生沟通知识点间的联系,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学生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观、问题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更好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问题是一切思维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问题氛围的创设,因为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轻松的环境氛围,学生才会主动地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后,他们调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无法解决时,就会形成认知上的矛盾,进而驱动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这样的学习状态才是积极的、主动的,才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跑步比赛吗?”学生都说参加过,有的学生还分享了自己在学校运动会上的跑步成绩,课堂气氛渐渐热烈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学校的两块草坪,一块是长方形草坪,还有一块是正方形草坪。小华和小明准备进行跑步比赛,一个沿着正方形草坪跑,一个沿着长方形草坪跑。这时,班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认为比赛不公平,也有学生认为比赛公平,并且争执起来,课堂气氛高涨。于是学生提出了建议:可以分别算出它们的周长。这时学生就提出了课堂探索的主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应该怎样计算?顺利地进入了探索中。

上述案例,教师没有直接进行新知讲解,而是通过和谐教学氛围的创造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认知冲突,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然后沿着问题进行学习。

二、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主动提问

随着课改的稳步推进,当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出部分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主动提出问题。因为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实现新知的内化、吸纳,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了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新课伊始,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先前已经具有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完全可以尝试探索新知。探索中,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怎样的图形?(2)所拼图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有着怎样的关系?底和高又有着怎样的关系?(3)梯形的面积该怎样算?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续的学习就有了方向,为突破新知打好了基础。

上述案例,教师在教学新知时选择了充分放手,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主动地设计问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无形中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引入生活场景,让学生善于提问

生活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和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场景,让学生从生活场景中提出问题,并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后,教师为学生引入了这样的场景:李明和他的爸爸来到书店,看到了以下几种书的价格:《十二岁的旅程》每本45元,《窗边的小豆豆》每本30元,《背着房子的蜗牛》每本50元,《昆虫记》每本20元。场景出示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你能提出哪些关于混合运算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提出了问题,如:(1)购买《十二岁的旅程》和《窗边的小豆豆》,付出100元,还剩下多少元?(2)购买《背着房子的蜗牛》和《昆虫记》,比《窗边的小豆豆》多花多少元?(3)如果要买其中不同的两本,付出100元,最多剩下多少元?最少剩下多少元?……学会提问,才能学会学习,学生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深化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上述案例,教师在教学新知后,通过引入生活场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比较贴切的问题,然后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延伸学习的境界。

总之,问题教学是当前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经验的积累,实现能力的提升,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逯长福.探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2):41.

[2]李万海.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35):18-19.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小学数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