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引领,催生高效数学课堂

2020-08-31 15:00宋梅松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

宋梅松

【摘 要】 随着课改的稳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他们获取新知的内驱力,让学生高效学习数学,领略数学的魅力和精彩。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将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没有主动思考、探索的时间,对所学知识无法做到准确、透彻的理解。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广大数学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了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践行新课标的要求,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吸纳新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灵动思维,不断提升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因此,要想实现高效教学,教师首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鲜活性,更好地领略数学的魅力和精彩。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学校有两块差不多大小的草坪,一块是长方形,一块是正方形,哪块草坪的面积更大一些?学生观察屏幕上的示意图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长方形草坪的面积大,也有学生认为正方形草坪的面积大,很快争执了起来,但谁都不能说服谁,怎么办呢?经过思考后,有同学提议可以分别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然后进行比较,这样的想法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肯定。那么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呢?教师出示了相关的数据,学生自然地进入了新知的探索中。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这样的学习状态才是积极的、高效的,这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注重动手操作,实现新知内化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枯燥性,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数学课堂中,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将遥不可及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事物,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更好地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时,教师出示例题:“王大伯准备用22根一米长的小木棍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所围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学生从问题“面积最大是多少”入手,认为可以围成的长方形花圃肯定不止一种。那应该怎样围呢?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火柴棒,让学生动手围一围。学生立即投入到了动手操作活动中,不一会儿就围出了长方形,教师组织学生对操作结果进行汇报,并将学生获得的结果写到黑板上。学生很快发现:尽管所围成的长方形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所围长方形花圃的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是11米。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表格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得出了最终的结论,体验到一一列举策略具有不遗漏、不重复、促进有序思考的优势。

上述案例,为了促进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可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引入生活问题,提升应用能力

数学源自生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完相关新知后,为学生引入生活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体验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延伸学习的境界,开阔视野,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教学完混合运算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生活实际问题:有 4种课外阅读课本,《西游记》是36元,《草房子》29元,《十万个为什么》31元,《我要做好孩子》是23元,如果要买其中的两本,付出100元,最多剩下多少元?最少呢?学生在生活中一般都有购物的经验,解答这样的题目,自然难度不大。可以寻找到这样的数量关系式:付出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在解答题目过程中,要确保剩下的钱最多,必定要买其中最便宜的两本:《草房子》和《我要做好孩子》;要确保剩下的钱最少,必定要买其中最贵的两本:《西游记》和《十万个为什么》。学生确立了解题思路后,很快便列出了算式,求出了正确的结果,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上述案例,教师在教学完新知后,为学生设计了生活化题目,让学生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育需要,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师应精心研读教材,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新知学习,获取灵动的思维方式,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翠云.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试题与研究,2019(36):49.

[2]宋丽君.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32+13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赶不走的学生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学生写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