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与“双师型”教师队伍耦合发展探究

2020-09-06 02:46李辉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7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耦合双师型

【摘  要】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与“双师型”教师队伍耦合发展为研究点,对“双高计划”与“双师型”教师群体耦合要素、现状等进行论证与研究,最终得出“双师型”教师在“双高计划”建设下的耦合发展路径。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师型”教师队伍;耦合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是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的重大决策建设工程,亦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被称为“高职双一流”。

耦合始源于物理学,在物理学上耦合是指两个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双高计划”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群体发展进行耦合性研究,从而促进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

一、高等职业院校“双高计划”与“双师型”教师群体耦合要素

教育的改革发展离不开教师整体能力的转变提升,《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关键要素,“双高计划”的文件中同样有一些要素与之紧密联系。

1.“双师型”教师的关键要素

(1)应该具备专业技术知识与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知识与专业技术能力是“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的必备条件,无此,教学工作便无法展开。

(2)必须具备教育科学知识与教学基本技能。如果说专业技术知识与专业技术能力是“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那么,教育科学知识与教学技能就是教师将这些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知识经验的主要手段。

2.“双高计划”对“双师素质”的要求

“双高计划”的改革发展任务主要包括十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一加强四打造五提升”。即“加强党的建设,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高水平专业群和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服务发展水平、学校治理水平、信息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既是“双高计划”的改革发展任务,更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的重要目标。

二、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和“双师型”教师群体的耦合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改变了“教师本位”的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了教师队伍的结构,整体师资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双高计划”提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

1.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实践技能指导能力。高职教师学历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和实践技能指导能力。一些教师虽然有“双师型”证书但是具备双师教学能力的教师不多,而且缺乏企业实战经验。

2.专业自主意识不强当前部分高职教师仍然存在“庸、懒、散”现象,欠缺更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目前,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并不强烈。例如,很少有高职教师会对自己过去的专业发展过程与经验,及现在的专业发展状态与水平进行反思和系统评价。但是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反思和评价能力,才能为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由此可见,高职教师拥有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的重要性不足。

三、“双师型”教师在“双高计划”建设下的耦合发展路径

1. 首先应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建设,以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要求为指导,改革各专业教师发展的专业标准,凸显专业实践能力,重视高技能师资、能工巧匠的培养,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念自觉与行为自觉。其次,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建立多维度的考核指标,实施分类考核,凸显高职特色;推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聘,构建多元化复合型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分类专业化发展;完善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管理、考核、激励、保障等制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 增强高职院校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高职教師专业发展意识的增强,既需要高职院校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又需要高职教师树立专业发展自主意识。高职院校首先要形成前沿的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理念,有计划地对高职教师进行理念引领,给高职教师创造专业发展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推动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3.以专业群为基础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高计划”的核心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既是高水平学校建设的目标,也是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目标。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对“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具有积极作用。

结语:

“双高计划”建设是高职院校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也是“双师型”教师群体培养的良机,两者看起来是一个为组织集体发展,一个为教师个体发展,但其发展时机、发展目标、发展渠道均高度耦合,学校和教师个体都需把握好这一发展良机,积极探索耦合发展机制,从而有望达到高职教育全面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2019-04-01)

[3]洪德慧,李溦,熊盛豪. 高职院校“双高计划”与“双师型”教师群体耦合发展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 2020,(33)

[4]周夏怡.“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新思路——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19(11):55-58

作者简介:

李辉(1978-)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OBE理念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0WGYB01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0 年专项课题—— “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 专项课题:“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题编号:2020GZYB10);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0A205);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体验式教学在五年一贯制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课题编号GGW15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耦合双师型
高效降解菌耦合颗粒生物活性炭处理印染废水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瑞萨电子推出光电耦合器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和太阳能逆变器
基于INTESIM睪ISCI的流固耦合仿真软件技术及应用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