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党建工作方式

2020-09-10 07:22魏晓雨邓海天史达颖
关键词:办学党组织工作

魏晓雨 邓海天 史达颖

摘  要:学生党建工作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领域,但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本篇文章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学生特点以及学生党建工作的挑战,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对学生党建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提出“133”的党建工作模式,即明确一个工作思路,落实三个党组织职能,建立三个工作机制,从而打造独特的学生党建思路,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业务能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

中外合作办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已转入高水平、高质量建设的新阶段,是扩大和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我国“双一流”高校建设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程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有效途径。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改革的试验模式,通过借鉴世界一流学校经验做法,进行融合创新和中国化的实践,形成中国做法发挥示范引领,进而助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寻找创新途径,最终为国家发展建设培养优秀的创新型国际化复合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必须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大学先进文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教育开放程度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并且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更多的高水平合作办学机会。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这一年轻的办学模式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一定会越来越广阔。

《党章》中提到,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外合作办学同样并非法外之地,也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要求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要全面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也要全面加强。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提出教育系统中的党建工作要全面加强,从而提升高校学生和教师党支部建设水平,加强党建工作力度,做到党组织建设在包含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教育领域全覆盖。党建文化是中外合作办学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虽然在办学模式、学生管理等方面,中外合作办学具有特殊性,但是也肩负着“为谁培养人”的重要使命。

学生党建工作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领域。但是中外合作办学党组织中,党的建设工作弱化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根据学生普遍客观存在的特点,针对学生党建工作中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水平,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学生特点

(一)价值取向易偏差

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政治体制背景、不同的历史传统和不同的意识形态等因素,因此在上述领域必然出现交融与碰撞。大多数课程任课老师非中国籍,西方社会的思想难免会渗透入学生当中。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人的人生发展、价值观念、世界认识等观点极其容易被误导,从而发生扭曲,从而认为政治生活庸俗化。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费用相对普通专业而言较为高昂,因而能否负担得起费用的家庭其条件优越,举债上学的比例微乎其微,独生子女较多,从而致使大部分同学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相对普通家庭而言比较弱,并且攀比心理严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慢慢成为他们的价值取向。

(二)英文教学难适应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课程除思政类、体育类、心理健康等中外课程外,绝大多数采用纯外语教学,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等要求都很高,具有宽进严出的特点。课外阅读内容或者课后作业任务较多,并且为课程总成绩的重要参考,因此学生的课业压力非常大。此外学生由中文学习转换到全英文学习中,语言的挑战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学好相关课程尤其是专业课,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相对于国外大学同专业的学生而言,学生们还需要完成并通过中方的课程,这样导致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很重。

(三)学习效果不平均

对于学生在教育中的角色,国外教育方式不同于国内的被动教育方式,更看重学习的主动性,課后留大量的阅读或书写等课后作业。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降低对自身的要求,荒废学业,出现厌学现象。作为同一批次入学的学生,学习成绩经过一段时间后差异非常大,毕业之后,有的学生可以申请入学世界名校,有的学生却面临退学的危险。

(四)心理压力难调节

心理健康,作为学生生涯发展的基石,也是个人素质能力和评价指标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的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社会期许以及家庭期望均比较高的一代,但是由于其社会经验较为浅薄,极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周围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存在的诱惑日益增强,面临学业、就业以及经济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之其自我调节能力弱,家庭期望高,从而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环境。

(五)就业渠道较特殊

相较于普通专业的学生而言,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或者去外企工作的比例占大多数。毕业后升学或工作地点之中,党员数量较少,党团建设相对薄弱和滞后,就业方向的不同也会导致学生在校党性意识淡薄,缺乏入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意识形态受冲击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体制原因,特殊的教学环境下,导致学生与外国教师的接触沟通更加频繁,交流机会更多增强。稍有不慎,极易导致西方思维与意识形态渗透到校园中,从而客观上对于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对于普通专业的学生,他们所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中西方文化以及教育模式、教学管理大相径庭,中外合作办学中传统高校模式的德育党建内容,难以符合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特点的要求。由于学生生活条件往往较为优越,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互相攀比的风气盛行,认同品牌文化,反而不重视中国传统优良传统,集体意识相对淡薄,学生思想认知和素质的特殊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党建工作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二)教育模式给挑战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引进国外教学模式,在国内施行全英文的教学语言,运用合作大学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质量评估也运用国外的标准,并且在全球招聘教职工或者引进合作大学的教职工,导致了学生在教学中不得不接受全西式的感染。与此同时,由于中小学教育和生活环境,学生的思想也具有濃郁的本土特色。在本土特色与国际办学接轨过程中,学生党建工作在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习惯互相冲撞中开展。这种碰撞势必会使学生党建工作开展构成挑战。

(三)经验不足难借鉴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作为年轻的办学模式,必然会面临经验不足等问题。中外合作办学中,外方往往掌握教学主导权,同时施教过程中师生的直接接触,为国外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此外,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较为活跃,但是由于办学经验不足党组织活动相对枯燥乏味,二者存在抵触,因而相对单一的教育模式,无法吸引学生参与到党建活动当中来,因此降低党建工作的教育水平,也就削弱了组织教育的有效性。

三、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解决对策

针对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学生特点,解决党建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中外合作办学中各级党组织可应用“133”模式——明确一个工作思路,落实三个党组织职能,建立三个工作机制——开展学生党建工作。

(一)明确一个工作思路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主体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中外合作办学中各级党组织需要积极构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的教育、培养、制度、作风的工作框架。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党组织设置不规范、发挥作用不到位、党务工作力量薄弱、对学院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话语权较弱的现象较为普遍。然而为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治校办学现代化,必须真正建立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的协同推进机制,增强党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话语权,优化党建工作顶层设计。

(二)落实党组织三个职能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组织应当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做细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以及群团组织建设等工作,落实党组织的三个职能。

做好改革者的保安,落实保障职能。可以通过建立或者健全相关制度,使相关党建工作合法合规。办学过程中,各级党组织通过党员、积极分子、广泛群众等进行思想发动、文化建设,为改革保障所需的“追求卓越”的氛围,进一步加强办学机构中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从而提供保障中外合作办学所需的攻坚克难的力量。

做好利益相关者的保健,落实监督职能。党支部在工作中贯穿“三规一提”工作方针,即规定好制度——规定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务、学工、行政等各方面制度;规范好流程——规范合作办学过程中各项事务的议事流程;规定好责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经常提醒——对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不妥现象,及时进行提醒,避免出现违反教育育人原则的行为,从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职能。

做好青年教师的保姆,落实服务职能。中外合作办学中青年教师普遍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党员比例较少。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要更多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主动接触并提供多方位的教育工作,协助这部分群体适应工作环境,并且让更多的青年教师了解党组织,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党组织。

(三)建立有效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任课教师经常强调“思想独立”和“学术独立”,刻意回避党建文化;行政管理人员疲于应对各种日常繁杂琐碎事务,往往对党务理论知识学习不透彻;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求严格,难以容忍教师和行政人员 “自由散漫”的行为。这种客观存在的冲突极易导致这三个群体难以团结协作,对于党建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鉴于此客观状况,必须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努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首先,注重培养发展教职工党员,构建立体交叉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体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职工中党员所占比例普遍偏少,行政岗位和思想政治岗位工作人员占党员中的绝对多数。因此,党支部吸纳表现优秀、思想积极的专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以改善教职工党员结构是工作的重点。其次,加强党务工作,严格落实党组织要求的“三会一课”制度,设置专门的党建工作场所,定期组织高质量的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最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及考核,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技能,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人事管理体系。

(四)完善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办学初衷是希望通过引进西方优质教育资源,博采众长,在合作中吸取办学经验,从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同时培养出一批不仅深谙中国国情,而且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但是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办学理念下,学生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培养下更容易感受到中西不同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如何落实人才培养目标,重点是加强适合中外合作办学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立场。思政教育中,必须教育当代学生肩负起维护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主权的责任,学生不但作为学习者,也作为监督者自觉监督和抵制课堂上存在的意识形态底线的言论和行为。第二,传承好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爱国爱党爱家爱校。中外合作办学学工和党建部门应当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党建和群团建设工作,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和榜样带头作用,对思想积极、追求进步的学生进行培训,并建立学生党务工作室,开展业务党校培训,把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第三,教育学生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外合作办学同时是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对外开放的窗口。学生在外教面前或者将来出国留学后,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向世界展示优秀的国家形象。

(五)重视融合创新,完善统战工作机制

统战工作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这一政策必须长期坚持。在中外合作多元文化背景下,纵深推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力量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于内部,应当鼓励引导优秀学子接触并发展加入党组织,发挥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发展,做好校内共同体建设。对于外方,要尽力赢得外方管理团队、职员、教师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为合作办学做贡献。

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背景下,我们如何在中外双方不同的价值诉求中找到共赢的平衡点,既遵守社会主义办学宗旨,又能引进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优点,使得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在国际上得到更多的认同;如何回答办学和育人方向的问题;如何使得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成为“党领导一切的拥护者、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提供者、‘一带一路’国际人才的培育者和中国教育走向世界中心的推动者”。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的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运用高超的智慧更加有效开展工作,调动更多师生参与并投入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来,从而提升中外合作项目的办学水平。党组织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时,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潜移默化地进行如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工作,使得学生始终明确自己的理想目标,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向往,感受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并为之奋斗。

综上所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虽然存在诸多挑战,但是中外合作办学过程的合作交流以及育人成果,为高校学生的管理提供了独特的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客观看待并接受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不同观念不同文化的现实,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当把握难得的机遇,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由管教学生向引导学生转变,以“133”党建工作模式为借鉴与参考,打造独特的学生党建思路,从而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业务能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EB/OL].(2003-09-01)[2020-04-05].http://www.crs.jsj.edu.cn/news/index/2

[2][5]茹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3):34-36.

[3][4]魏晓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管理探究——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為例[J].科教导刊旬刊,2019(11):180-181.

[6]解艳华.中外合作办学:新时代、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N].人民政协报,2017-11-15(9).

责任编辑  姜淑娟

猜你喜欢
办学党组织工作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不工作,爽飞了?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