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工作路径创新

2020-09-10 07:22王雄艺王业升
关键词:学生工作

王雄艺 王业升

摘  要:基于新时代和广东“新师范”建设的背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工作需要对标新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分别从内、外部条件全方位剖析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建设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探索音乐专业学生工作的队伍建设、理论建设、平台建设和品牌打造的新路径,为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与立德树人提供支撑。

关键词:新师范;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工作

习近平在2018年8月30日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作用。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从西周开始,音乐教育的价值就受到社会高度重视。中国古代的“六艺”中的“乐”就是属于美育的内容,是皇宫贵族的必修课。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更是重视美育,在结合中西美育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美育理论主张,对中国的美育发展影响深远。音乐、舞蹈等艺术是美育重要的内容,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要全面加强美育工作,首先要重视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广东出台《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强调要重点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特殊教育等紧缺学科教师的培养。美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加强对音乐专业学生工作的创新,是提升大学生美育的重要手段。

一、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是对新时代、新师范的回应。立足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工作的特点、现状,明确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一)面对新时代,提出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正朝着‘上好学’的新历史目标迈进;已经实现了‘大起来’的目标,正朝着‘强起来’的目标努力”。对更加公平、优质教育的需要是新时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在教育事业上的具体体现。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的首要目标是要在提升音乐教育人才质量上下功夫,要站在“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来认识。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以“四有”好老师标准和四个“引路人”要求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二)对标新师范,提出新任务

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广东新师范建设是广东教育对党的十九大新目标、新任务的时代回应,是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大地生根结果的生动实践,新师范建设的关键是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当前,广东高校师范院校对人民教师的培育仍有不足,突出表现之一便是体育、美术、音乐等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不足以满足大中小学的需要。因此,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要深入学习把握广东新师范建设的深刻内涵,提出学生工作创新的新任务。

(三)立足学生工作现状,提出新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广东率先提出新师范建设。岭南师范学院学生工作也应时而动,创先提出了“新学工”建设,并出台《岭南师范学院“新学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对学校新时代学生工作的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与具体规划。这是音乐师范专业学生工作创新的重要准则和依据,也是新时代、新师范的任务与目标贯彻落实在高师音乐专业的具体要求。

二、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的制约因素

音乐专业学生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对其他院系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然而,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在具体实践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外部制约因素

1.学校专业发展不均衡

从高师各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受制于诸多因素,“音体美”目前仍然未能摆脱基础教育中“小三科”的命运。在高师这类综合性院校,“音体美”专业的发展非常不均衡。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对“小三科”的投入长期欠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音乐专业学生工作的发展。

2.地域条件制约

学生工作创新要突破常规,敢于开拓,但创新理念与实践都需要创新环境与资源支持。如学生工作创新性开展需要创新创业的实践设施、学生工作的交流与合作环境、学生工作的创新氛围等。创新環境与资源的充裕与否与高校所处的地域环境有紧密关联,如珠三角发达地区高校,学生工作相关活动的交流、学习与获得的资源等均比粤东粤西北等地区更为充裕、更有优势。地域条件提供的创新资源、支持力度也是制约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的一个因素。

3.资源投入不均匀

十八大以来,广东教育以“创强争先建高地”为总抓手,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广东教育的盘子大、底子薄,发展水平还不高,教育质量还不强,距离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差距还很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基于全省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与部署自然对各高校的投入会有所侧重。近年来,理工科高校发展迅猛,高师院校发展相对缓慢,高师学生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内部制约因素

1.学工队伍不稳定

学生工作创新不是对学生工作的以往成功经验与取得成绩推倒重来,而在于真正熟悉、掌握学生工作本质规律创新学生工作理念与模式。然而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现状看,其成员流动过于频繁,学生工作队伍稳定性难于保持,不少学生工作者才刚熟悉工作就离开了学生工作队伍。一般来说,新上岗辅导员需一至两年熟练掌握其学生工作目标、任务与方法,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要大量的工作经验,学生工作队伍流动性大、不稳定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学生规模扩大

近年来,音乐专业学生招生人数依然保持稳步增长。学生人数增长带来两个问题:一是综合素质有所下降;二是教学软硬件生均不足。学生入学门槛降低、师生比过高、硬件设施不足等的问题会影响学生工作,导致学生工作处于疲于奔命保平安的恶性环境,无法投入到音乐专业学生工作的创新建设。

3.传统学生工作理念落后

广东新师范建设为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提供了新机遇。音乐专业学生工作要抓住机会推进发展、提升质量。然而从现状看,学生工作队伍中也存在无过就是功、稳定就是成绩的保守想法,并以音乐专业特殊性等原因为理由,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依然向传统、向过去找方法、找答案。这种凭老经验吃老本的路径依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音乐专业学生工作的创新。

三、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路径

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的核心是要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解决“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全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努力践行六个“下功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在分析音乐专业学生工作新时代的定位、现状与未来的建设发展要求基础上,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把握方向、创新思路,不断更新理念、探索新路径。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学生工作队伍是学生工作创新的保障,要大力加强与学校主管领导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保持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在此前提下,要针对辅导员管理使用的情况,完善二级学院对辅导员的培训、管理、评价与考核等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与专业素养。对新进辅导员,选聘资深的学生工作专家或辅导员担任导师,探索建立校院两级学工系统双导师制度,帮助新辅导员尽快了解和掌握学生工作的基本规律各要求,缩短成长周期。另外,完善辅导员转岗管理机制,增强学工队伍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意识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高师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学生工作队伍的理论学习是重要保证。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本身有其特殊的要求与规律,新时代对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因此音乐专业学生工作队伍理论学习的任务更加迫切、要求更高。只有全面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才能保证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的动力。

(三)整合资源为学生工作创新提供实践平台

广东新师范建设对广东教师教育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做出了深入的分析与判断,并出台《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这是高师学生工作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尽管从国家到地方都已相应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和加快教育事业和改革与发展。但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不能存在等、靠、要的落后思想,一定要认真研读、思考,正确理解国家的政策和要求,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如:充分利用校地合作的政策,把地市教育系统的资源纳入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的建设中;充分把握好公费师范生的招生和培养政策,培养更多有志于国家、广东音乐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充分挖掘地方音乐艺术资源,推动和提升地方文化艺术建设的发展与影响。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应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全盘谋划资源整合,强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情怀。通过校地共建等平台,推动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地方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建设发展高度融合,主动服务地方文化艺术的发展需要,做到有为有位。

(四)打造学生工作品牌,树立标杆引领

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高的要求和丰富的内涵,新师范正是对广东教育事业更优质、更均衡发展要求的回应。无论是从全国人民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还是广东人民对优质均衡教育的需要,都包含了对优秀音乐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要以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为根本,开拓创新学生工作发展路径,凝炼经验、打造品牌,引领新时代学生工作发展。

1.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铸造学生工作品牌

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力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是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保证。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专业为例,其学生工作创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打造两年一度的“音乐艺术节”,并创设名家讲堂、实践展演、专业竞赛、艺术惠民等四大版块,内容涵盖音乐学术交流、师生专业演出、师生专业竞赛等。期间邀请海内学术名家来校讲学、举办系列精品音乐艺术展演和专业竞赛,同时还组织高雅艺术进学校、进企业等义务演出。通过策划组织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音乐艺术盛宴,为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实践提供优质平台,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

2.以融入地方文化为途径提升学生工作品牌质量

高校是地方的文化高地,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的职责使命。岭南师范学院成为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后,学校也进一步确立了“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两性两型”办学定位,音乐专业学生工作创新也要贯彻落实这一办学定位。对地方社会发展贡献度是衡量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因此,提升音乐文化影响力,打造学生工作品牌要加强与地方各领域深度融合。一是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合作。主动服务地方政府的经济、文化活动需要,以校地共建为平台,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通过为地方的音乐文化发展提供服务、支持中发挥引领作用。如参与湛江市新年音乐会、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湛江·东盟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等的文化活动等。二是与地方教育部门及学校合作。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工作要与地方教育行业加强合作,引导学生深入基础教育,研究地方教育发展,在主动服务中打造学生工作品牌。三是与文化宣传部门深入推进与地方文化部门的交流合作,挖掘、保护和发展地方音乐艺术,推动地方音乐艺术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如结合学院成立的粤西民间音乐研究所、雷州音乐舞蹈研究所、国家级雷州姑娘歌传承基地等。

3.以服务广东新师范建设为目标引领学生工作发展

音乐学院要坚持以“四有”好老师标准和四个“引路人”要求作为学生工作品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新学工建设。一是党团活动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青年学子喜闻乐道的形式展现出来,在专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二是教育实践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如学生教育实践可以和学校“援藏支教”等活动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家国情怀。三是标杆引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邀请音乐教育名家专家、优秀校友来校讲学,以他们优秀的成长经历引领音乐专业学子在广东新师范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0-01-20].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2]靳晓燕,龙军,王建宏.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大起来”到“强起来”——代表、专家热议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使命[N].光明日报,2017-10-22(5).

[3][4][8]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3,133,5.

[5]习近平.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EB/OL].(2018-08-30)[2019-11-0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8/30/c_1123355775.htm.

[6]关思.领航“新师范”书写学校事业发展的奋进之笔[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1):174.

[7]王创.以“新师范”建设引领广东教师教育改革[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2):6-8.

[9]黄博彦.努力构建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南粤模式[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6):13.

责任编辑  杨慧芝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
“互联网+”视野下职业院校学生工作
浅谈高等专科学校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中的应用
基于学生工作视阈下的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法治视阈中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思路探析
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