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党团班一体化“三阶段”建设举措研究

2020-09-10 04:55杨剑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杨剑

摘 要:班团集体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组织单位。新形势下通过党建带团建、团建促班建的工作机制,将高校党组织融入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发展中,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本文从班团集体建设的阶段特征出发,结合实际工作,对班团集体在每一个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和主要矛盾进行分析,提出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任务和可行性建设举措。

关键词:党团班建设;班团集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8-0-02

班级是高校学生集体中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是学生学习、成长最重要的场所,是学校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在高校,班级与党团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班级是党团建设的载体,班级工作的良性运转,是党团建设工作开展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结合高校班团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不同时期党团班建设任务展开研究,创新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举措,探究新的育人模式、践行立德树人的重任。

一、党团班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当代大学生无疑就是这个时代青年的主力军,他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成长进步,他们思路开阔,勇于创新,整体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加速转型带来的社会变革冲击,以及来自西方社会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影响。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二、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者的关系

第一,党支部在班级中起着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不能取代团支部的思想教育职能,党支部联合团支部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团支部和班级的工作把握方向,提升高度。

第二,班级日常管理和各项事务工作应以团支部、班委会为主,党支部提供理论指导和后勤支持。

第三,在团学工作中,应明确各自职能,做到分而不离,合而不混。就团支部而言,它是班级中的群众组织,主要负责对班级中的广大团员进行教育管理,做好新团员发展工作、开展团组织活动、向党组织推优以及完成上级团组织交办的任务等各项团务工作,是党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班委会是班级中的行政组织,主要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做好各项考评工作、开展文体活动和班风学风建设等工作。团支部和班委会两者应通力协作,精诚团结,推动团学工作的开展,更好地服务全班同学[1]。

三、党团班一体化“三阶段”建设任务与举措

高校党团班一体化工作机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渐进性、不断完善的工程。这项工作机制的作用对象是学生。新生入校后,机制不会立刻建立起来,而需要在党团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中,结合大学各阶段特征,分析主要矛盾,狠抓关键点,采取措施,完成建设任务。在高校班团集体建设上,通常存在两类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一类是学生个体发展与班团集体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另一类是班团集体自发发展与学校集体建设引导方向的对立统一[2]。这两类矛盾贯穿党团班集体建设始终,能否在各阶段处理好这两类矛盾,对于集体的发展方向和建设实效起着关键作用。

(一)党团班一体化“创建期”建设任务和措施

班团集体建设第一阶段为创建期。新生入校后,学生对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怀揣着美好憧憬,他们希望在新环境中找到精神寄托和情感依赖。新集体的初建,集体对于个体的这种需求和依赖氛围尚未形成,无法反馈。因此在班团建设创建期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个体对集体的需求与集体对学生个体需求反馈的矛盾。

本阶段主要建设任务包括制度建设、感情建设、学风建设、核心群体建设。创建期会持续数周至数月的时间。如何在创建期识别和培养核心群体是重点任务也是难点问题。感情建设和學风建设的建立是在核心群体建设的基础之上。实践证明,一个表现突出的班团集体一定有着优秀的核心群体,表现出强大的责任感、奉献精神、号召力和办事能力。

1.制度建设方面

第一,班级日常管理制度(班委制度、寝室制度、奖惩制度、财务制度等)。

第二,团员基本情况及后期培养跟踪制度。

第三,团员推优、党员发展制度。

第四,党务、团务、班务重要情况公开通报民主集中制度。

第五,团支部、班委会职责明细制度。

第六,建立学生党员联系团支部制度。

针对建设举措的实效可以通过制度的完善情况、制度的落实情况、团支部、班委会职责分工是否明细等指标进行考核。

2.感情建设方面

第一,加强核心成员感情的投入。

第二,增进班级成员的相互融入。

第三,加强班级感情建设相关活动的组织。

针对建设举措的实效可以通过核心成员感情投入情况、未融入班级的人数、自发组织活动的情况、对班团感情凝聚力的主观评价、班级成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等指标进行考核[3]。

3.学风建设方面

第一,提升全体成员学业成绩。

第二,营造集体学习氛围。

第三,增加学生技能竞赛参与机会。

第四,提高个人与班级荣誉奖励。

针对建设举措的实效可以通过班级成员学业成绩及格率、班级成员素质成绩及格率、班级成员对学习兴趣的主观评价、个人或班级荣誉获评次数等指标进行考核。

4.核心群体建设方面

第一,纵向联动党员加入班集体建设。

第二,团支部、班委会建设。

第三,成立优秀团员先锋队。

第四,发掘对班级起积极建设的成员。

针对建设举措的实效可以通过班团集体是否有党员的加入、核心成员的活力评价、核心成员能力评价等指标进行考核。

(二)党团班一体化“同化期”建设任务和措施

经历过形成期,学生对于大学生活逐渐熟悉起来,他们能够从班团集体中获得一定的需求,并且每个人开始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方式。同化期,即是求同存异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与班团集体建设的定位和发展不会完全重合。一个建设得力的班团集体能够找到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叠部分,这样既能够保持班级凝聚力和共同文化,又能够满足学生独立志趣的发展。如果集体与学生个体无法找到良好的互动方式,班团集体建设就会面临困难。因此在班团建设同化期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个人独立志趣的发展与集体共同文化维系的矛盾。

本阶段主要建设任务包括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班团集体文化建设。在同化期,学生接触的载体和平台变多,学生会在集体外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在这个时期,集体和个体没有找到有效的融合点,集体的建设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1.学生全面素质培养方面

第一,加强学生思想、身体素质水平。

第二,创造多途径学生素质培养方式和渠道。

针对建设举措的实效可以通过学生素质发展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学生素质发展是否得到提高等指标进行考核。

2.班团集体文化建设方面

第一,搭建班团集体成员有效互动的平台和载体(落实第二课堂培养方案)。

第二,针对建设举措的实效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和载体是否有效等指标进行考核。

3.学生思想引领建设方面

第一,不断提高集体中积极分子和党员人数。

第二,积极开展团组织生活会。

第三,提高青年团员思想素质水平。

第四,加入基层党组织的宣传教育引导。

第五,促进“三会一课”的开展执行。

第六,提供集体成员社会实践的机会。

针对建设举措的实效,可以通过班团集体中党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组织生活会开展落实程度、“三会一课”的执行情况等指标进行考核。

(三)党团班一体化“执行期”建设任务和措施

班团集体建设的执行期出现在创建期和同化期之后。在执行期,集体已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整体。个体与集体能够协调发展。但是班团集体作为学校基层组织,其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学校整体育人理念下指导进行的。如何在执行期让班团集体的建设方向与学校的育人理念大方向保持一致,让集体发展始终航行在学校育人理念“主航道”上,是执行期的难点。因此在班团建设执行期的主要矛盾是班团集体自发发展方向与学校集体建设引导方向的矛盾。

本阶段主要建设任务:学生思想引领建设和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班团集体中的作用。在学校育人理念传播下,让越来越多的同学理解、拥护并践行。集体成长的执行期是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契机,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能够有效地创新建设举措,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集体建设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党带团思想建设:引导和帮助团员、群众学习政治理论;团员思想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

第二,党带团干部建设:选人、要求、培训、考察。

第三,党带团支部建设:党支部阵地共享、发挥团组织担当作用、团组织与党组织配合程度、党组织与团组织联系制度。

针对建设举措的实效可以通过班团集体成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是否提升、干部选拔建设是否合理有效、帮助团组织提升核心力效果[4]、党支部和团支部是否形成有效的协作等指标进行考核。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党团班建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建设任务,通过采取有效举措完成每个阶段的建设任务,实现党团班集体的建设和学校思想政治育人效果。与此同时,上一阶段的任务建设还需在下一阶段继续维持,这样才能确保党团班集体建设贯穿整个教育时期。面对目前新形势下对高校党團班集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探索新的育人模式。我们应当立足新时代,创新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工作机制,使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陆新,等.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班级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163-165.

[2]王松涛,贺业方.高校班团集体建设的阶段特征与规律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89-91.

[3]邴浩,等.高校班团集体建设举措述评及实效分析_基于清华大学案例及数[J].中国青年研究,2019(7):113-119.

[4]蒋毅,等.党建引领下的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J].文教资料,2019(13):155-157.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