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下探究式科学活动材料的有效运用

2020-09-10 15:23贺芬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运用策略材料

贺芬

摘要: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幼儿非常喜欢具有探究性的科学探究材料。而这种探究式的游戏活动充满了实践性与开放性,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自主性,让幼儿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探究活动中,可以允许幼儿直接动手操作,满足了幼儿的活泼好动的需求。所以,为了充分发挥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教师要有效运用探究材料,以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初步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活动;材料;运用策略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我们要把初步发展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重要目标。教师要把探究和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并对他们的游戏行为进行启发引导,以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观察和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实现自由表达,完成自主探究活动,使幼儿积累丰富的科学探究经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教育实践,提出了有效开展科学活动、恰当选择和投放材料的策略。

一、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分层投放材料

虽然教师使用的探究主题相同,但是幼儿个体差异却决定着教师投放材料的策略。因为幼儿发展水平不同,提供的材料操作难易程度必须有一定的层次区分,只有在认真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明确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为他们制定提供材料的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实际操作要求。以探究“传声筒”的科学活动为例,由于幼儿的动手能力不同,那么在提供操作材料时教师要分层投放,第一种策略是提供一次性纸杯,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成传声筒。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幼兒来说,制作传声筒的成功性很高。而有些幼儿动手能力较差,如果教师提供半成品,他们不一定能够制作出传声筒,这样会影响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高结构的材料,比如用饮料瓶已经制作好的传声筒,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传声筒是如何传播声音的。无论是提供成品材料还是提供半成品材料,教师都要认真观察幼儿操作的行为,当幼儿自制的送服无法发出声音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所使用的绳子的粗细与孔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告诉幼儿无法传播声音的原因,幼儿只有通过自主探究、主动发现,才能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并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选择和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让每名幼儿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自主选择材料,大胆创新与探究,进而初步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总之,在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支撑下,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材料投放应该是为了每一名幼儿的发展。在科学材料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差异化的原则,进行分层投放。

二、创设游戏情境,操作情景性材料

与幼儿教育的相关文件中都强调,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让游戏作为这个教学活动的基本活动,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满足幼儿游戏的天性,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兴趣,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并能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使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真正建立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游戏化的情境,既可以唤醒幼儿的情感,也可以用教师的情感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情境是幼儿有意学习的认知背景,游戏化的情境活动有利于达成幼儿教育的目标。如在美工区的游戏活动中,教师提供了一块大大的展板,这里都是孩子们创作的一些作品,有很多海底动物。这样的场景在自然而然中就会使幼儿不由自主地玩起海底探险的游戏。一进入游戏区幼儿便拿着自己喜欢的海底动物作品,扮演相应的角色,在游戏过程中有效激起了他们材料互动的热情。由此可见,幼儿园游戏具有情境性容易引发幼儿主动探究。

三、提供生活化的材料,创造直接感知的条件

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教师投放材料时,要关注其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否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熟悉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易于幼儿接受和理解,而且随手可得,经济实惠。根据教育生活化的原则,我们也要重视生活的独特教育价值,所以在一些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提供一些生活化的材料,引导幼儿操作与探索。比如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各种自然性的材料,如豆子、种子、石头等,而且这些都是各个区角活动选择材料时的最佳材料。如在生活区,教师曾经提供了自然性材料“稻草”,引导幼儿玩编辫子、扎稻草人等游戏活动。孩子们非常喜欢操作稻草,而且还将其与绳子、布条、彩纸等材料进行整合运用,对制作的稻草人装饰后,还画上了五官,穿上了衣服进行装饰,充分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当幼儿积累了有关稻草的丰富经验后,再投放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能够准确运用其特点开展探究活动。同时在生活中收集废旧材料,实现了废旧物品的二次利用,也容易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因此幼儿教师在提供材料时要重视生活的独特教育价值,重视材料的生活化并贴近幼儿的实际经验水平。

四、材料具有选择性,易于引发幼儿自主探究

在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总要通过材料来作为教学的媒介,引导幼儿与环境进行充分地互动,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而在投放材料时教师就要了解不同层次的幼儿的发展水平,便于他们自主选择材料,以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此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备选材料,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

如在数学活动“比大小”探究游戏活动中,为了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需求,教师提供了数字卡、扑克牌等游戏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但是有的幼儿并不需要这些材料,而是根据具体数字通过轻轻拍几下的方式让你小伙伴来猜测。

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性别特征分别投放适宜的材料。总之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学习需求,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等,使材料具有选择性。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组织 与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运用游戏材料时应该关注材料的选择与投放,材料要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让熟悉的材料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究行为,充分发挥生活的独特教育价值。教师在提供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名幼儿都能主动、积极地探究。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幼儿才能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同时,教师选择和投放的操作材料,要有利于幼儿在摆弄材料、不断思考中,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概念。

参考文献

[1]尹艳阳.如何在材料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1):114.

[2]徐文.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现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运用策略材料
可爱的小瓢虫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材料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