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0-09-10 07:53郭青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郭青瑞

摘要: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自然也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并且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停滞不前,而是要结合社会环境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应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学习语文的阶段,此阶段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教会学生声母、韵母,接着教识字,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同时,由于受到单一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小学生都不喜欢阅读。久而久之,学生并不能感受到语文学科带来的乐趣,觉得语文学科枯燥无味,这就导致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质量始终得不到提高。

(二)教学观念落后,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他们在课堂上不会去主动思考,也不会发现问题,这样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出有能力的小学生。另外,汉语虽是我们的母语,但阅读中涉及很多的语法结构,如果课堂上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阅读中学生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面对这些问题不知如何下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凸显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通常会采用层次性的教学法。所谓层次性的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整篇文章分成几个层次,然后逐层讲解,最终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层次性教学法属于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通常都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不管是在现代社会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团队合作都是一项基本技能。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学习法是指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围绕着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同时,合作学习时组员之间相互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每位学生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相互合作,努力完成教师所安排的学习任务。

(三)重视品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授知识上,而是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学生学习文本主人公的优良品质,培育学生的各项品德修养,以此来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在反复的阅读中转变学生对阅读的看法,使他们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运用合作学习法时,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并不相同,不同的思维相互碰撞,可以产生很多有趣、新奇的想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合作學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创设合作学习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阅读的驱动力,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投入到阅读中,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只有学生具备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当然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使知识的学习变得直观化、形象化。当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除此之外,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还应设计有趣、多样化的游戏,加强学生间的沟通,拉近学生间的距离,确保每个小组的组员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

(二)明确合作学习目标,确保合作学习的有序性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再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不丰富,因此无法准确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存在着差异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相同。所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提前设计合理的学习目标,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同时小组成员能相互讨论,不断加深他们对语文教材的理解。

(三)教师适度参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学生的成长环境、课外知识的阅读量、理解习惯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尽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但是有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仍达不到理想的程度。鉴于此,教师要适度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积极指导学生。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他们帮助,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还要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中,了解各小组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杂症,随后将这些疑难杂症归纳总结起来,并且拿到课堂上统一讲解,这样做能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又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教学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又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课,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对阅读的看法,让每位学生都能喜欢上阅读。当前,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一教学法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要尽可能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当然教师也要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利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2] 王冠宇.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

[3] 邵馨漪.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近视防控的有效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