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0-09-10 16:33蔡秀娟张木明李小龙梁春江
关键词:研究生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蔡秀娟 张木明 李小龙 梁春江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铸造共同的价值认同的重要手段。故此,探讨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内涵建设,进而实现研究生全面培养目标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为调查样本,以问卷调查和集中访谈的形式进行研究,总结提炼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的现状,进而分析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问题所在,并提出加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强化导师立德树人责任。立足新时代,展望新目标,中国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使命。大力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为此,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调查样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集中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注重量化与质化分析互为补充,以期尽可能采集到周详、具体的第一手信息。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的现状及问题所在,提出加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适性路径。

(一)集中访谈

本次集中访谈充分考虑了学科的差异性,分农林组、理工组和人文社科组,对3个学科类型的研究生进行集中会议访谈。参加人员有学校研究生工作部成员、研究生辅导员以及60多名研究生代表。研究生代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研究生奖助体系、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最需急迫解决的问题以及导师落实立德树人职责等方面发表了看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二)问卷调查

主要向全校各专业研究生抽样并发放问卷684份,回收问卷667份,有效问卷667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97.51%。总样本为学校在校全日制研究生(含“双非”)4782人,实际参与问卷调查的样本量667人占总样本量的比例为13.95%。

二、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确立了“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鲜明主线。党的十九大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更高要求。面对新时代的背景,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经调查分析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倾向:

(一)对主流社会思想和价值认可度高

调查中,研究生对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新思想的看法如下表1所示,46.84%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39.31%的被调查者表示了解并高度赞同,选择这两项的共86.15%,显示大部分研究生对十九大的新动态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赞同相关的说法。在进一步的询问中,90.3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我努力学习与实现中国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个体的努力将促进民族复兴,仅有6.61%和2.10%的分别认为关系不大或没啥关系。由此反映了研究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愿意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捆绑,并愿意为实现中国梦而付出努力。

(二)入党动机影响因素多维化

调查显示,研究生入党动机形成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下表2所示,首先76.16%的认可党的历史、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66.72%的信仰共产主义是主要因素,其次是其受到家中长辈的影响和为了施展才华实现抱负。这反映了我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认识以及入党动机普遍较为纯正;12.59%的同学表示,因就业需要的影响。总体上,研究生群体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思想认知方面符合主流价值观;但个别存在入党动机功利化以及不明确的情况。

(三)主要关注点为科学、政治、就业

如表3所示,研究生首要关注科学前沿问题,占比达总样本的72.41%,对国内外时事政治的关注度次之,占64.77%,对就业政策信息的关注度则排名第三,为58.92%。对娱乐、体育信息的关注度为43.63%,对留学、深造信息关注度为27.74%,其他的则为16.64%。研究生作为国家研究者的后备力量,其对科学前沿问题的深切关注是可理解的。调查中,研究生也反映了导师较为重视科研进展(79.61%的研究生与导师交流最多的问题是科研进度),而部分科研团队中缺少关心关爱、唯科研导向的运作方式给研究生带来了学习动力缺失、人际关系危机等负面影响。

(四)讨论核心话题非政治时事和国际问题

如表4所示,在与周围的同学的讨论中,中心话题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学习与日常生活占72.56%,就业问题占69.42%,感情问题占44.83%,经济发展问题占36.28%,政治时事和国际问题仅排名第五和第六,分别占33.73%和14.54%。由此可见,研究生与周围同学讨论的话题是偏日常化的,特别是关于日常学习、就业、情感等,而政治时事和国际问题似乎被赋予了特殊的观念,要在特定场合、特定群体中才有可能被讨论,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话题变得日常化、常态化,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五)渴望以体验性的方式获得思想政治知识

研究生充分肯定我校博士生“专家、专题式”的思政教育课模式,尤其推崇“学习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教育形式(理论和故事、视频和文字相结合),提出希望我校思政工作要遵循研究生身心发展规律,授课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加多元、方法更加新颖等建议。如表5顯示,研究生倡导体验式、实践式活动占比60.12%、看电教片占比58.17%、专题报告占比55.32%,而较反感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占比23.84%。

三、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意识形态对我国研究生的冲击,西方政治、宗教敌对势力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群体的争夺,研究生必须面对的科研压力、就业选择、成家立业,研究生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等等。在具体的调查结果中,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出多样问题,主要呈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价值取向多元化

根据调查,研究生关注时政热点的原因如表6所示,39.32%的学生出于提高责任感的动机,而22.89%出于提高政治参与能力的动机,自己感兴趣的占18.74%。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当代研究生价值观的主流是把价值取向定位在义利并重、个人和社会相结合的层面上,他们积极寻求一种既符合社会标准,又能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目标。他们追求的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与统一。而对于认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价值时,选择“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占83.51%,“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的占77.81%,“能满足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的占76.16%。表明当代研究生在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这样一种现状:他们对国家利益表现出服从和效忠的态度,把国事看成大事,把忧国忧民看成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价值,此外,他们不仅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评价社会,也站在个人立场上来评价国家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存在内在的矛盾

调查中,关于研究生是否有必要关注时政,结果如下表7所示,70.72%的被调查者认为关注时政是非常必要的,有25.38%认为有点必要,表示无所谓的有3.15%,没有必要的则占0.75%。从结果显示,大部分研究生认识到关注时政的重要性。而在进一步的追问中,关于阻碍研究生关注时政或周围人不关注时政的原因时,结果如表8所示。不关注时政的原因中,78.11%的被调查者因为学习忙而没有时间,68.32%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此没兴趣,而56.52%的被调查者认为时政与自己无关。从上述两个问题的结果表明,当代研究生在自我价值观中清晰地认识到关注时政是很有必要的,但在具体的实际个人行为中,绝大部分研究生都由于学习忙或无兴趣等原因较少关注时政。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培养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与导师交流最多的问题是科研进度(79.6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方面的内容较少;与辅导员的交流偏重于日常事务,主要是住宿问题或宿舍矛盾(39.28%)、业务办理(48.28%)和就业指导(33.58%)等方面。在“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机制下,研究生阶段凸显业务培养的重要性,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服务日常管理的层面,与研究生业务培养相关的学术创新环节结合不深。这是因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触及研究生培养的业务环节,而导师作为研究生业务培养各环节主导者,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差异较大,结合业务培养环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及自觉性悬殊。

(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发挥与研究生自身主观能动性激发的问题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要落实在研究生的自我内化、自我教育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作用受到制约,主要体现在:第一,政治思想上,研究生的集体观念淡薄与个人意识强烈形成鲜明对比。部分研究生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功利意识强;第二,心理素质上,研究生自我优越感强与心理素质差共存,容易因为现实挫折而引发心理问题。第三,学习能力上,研究生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態与缺乏攻坚克难意志品质形成矛盾,容易因为学业困难而产生挫折并影响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第四,培养方式上,研究生阶段多样、繁重的发展任务与单一的社会训练、经验形成反差。为此,如何激发研究生内在的自我教育动力,释放自我教育潜能,非常考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水平与工作方式。

四、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对策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的个体发展紧密结合

马斯洛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人尽可能成为最好的人。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本质上是与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高度一致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个性能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程度的发展,是人性潜能的充分挖掘和健康人格的有效塑造。知识层次的提高及主体意识的突出,决定了研究生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一方面反映他们对自身的要求较高,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真正成为有才之士、有用之人;另一方面也反映他们希望能有足够的空间和广阔的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凭借自身的本领与努力得到社会和公众的广泛认可,从而实现自己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双丰收。研究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动机是源于自身而非他人,要强化这种个人动机,它是研究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需要进一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发展之间的联系,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个人发展的核心环节,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程度和接受程度。

(二)加强对研究生“育人”第一责任人导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确立“优胜劣汰”的导师队伍管理办法,从选拔导师开始即加强导师师德的要求,避免从科研能力单一维度选拔、考核导师;以定期评估的方式,加强对导师培养学生的时间保证、指导方式、培养质量及学生评价的考核,避免导师“能上不能下”的局面。其次,以交流、研讨等形式加强对研究生导师育人能力的培训。导师队伍一般是高校中各学科的栋梁和骨干,是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和学术声誉的教师群体。为此,应将育人主题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同时发挥导师队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作用,形成“传帮带”效应,提升导师育人能力。

(三)建设思政理论与实践教学、业务培养与日常管理联动机制

首先,建立机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等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相互交流、共同备课,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接地气,日常管理与服务更具有理论水平和教育价值;其次,建立机制促进导师与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合力作用。导师与辅导员分别是在专业领域与生活领域联系最密切的“人生导师”,其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具有互补性,并能够根据研究生的具体问题发挥不同作用,互相借力、取长补短。同时,要在特定范围与特定人群作交流,坚持走时政话题的群众路线,在研究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传播形式上做功夫,促使时政话题常态化、生活化。

(四)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队伍的建设

研究生辅导员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化队伍。当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比本科生更具復杂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研究生的集体观念相对较为淡薄,且由于自身科研工作安排,其参加集体活动、响应学院教育管理的主动性更差,组织难度高。二是其成年化的特点导致其在经济、心理方面更加独立,而当出现内心冲突和外在矛盾时,隐藏性也较高,不易于发现。三是“导师负责制”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辅导员的教育作用。四是研究生一般是两年制、三年制甚或硕博连读的五年制,学生在校时间较短、轮转较快,因疾病、创业等各种特殊原因休学或退学情况多,辅导员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方能娴熟地把握研究生的具体情况。五是研究生党建、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入学教育等对研究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亟待基层培养单位寻找有效“抓手”和力量依托,这些任务无疑落在研究生辅导员身上。为此,不能因为“导师负责制”淡化研究生辅导员的重要性,应根据研究生辅导员的时代使命,加紧加强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首先严格按照不得低于1:200的比例配齐专职辅导员,同时可聘请优秀博士生和硕士生担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其次,要加强研究生辅导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其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根据当代研究生的特点,采取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参与式的、体验式的方式传播思想政治知识。

参考文献:

[1]王郁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师的作用和制度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7(11).

[2]胡守强.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7(5).

[3]吴家铭.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作用机制研究[J].教育2016(9).

[4]肖森,张红英.当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7(1).

[5]许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

[6]骆郁廷,项敬尧.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J].思想理论教育,2018(1).

[7]曹宁.论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6(7).

[8]刘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论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7).

责任编辑  邱翔翔

猜你喜欢
研究生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