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020-09-10 16:33刘万里
关键词:志愿服务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

刘万里

摘  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之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从学生的主观思维、志愿服务及其实效性三个层次进行剖析,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成长成才需求,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的综合体系,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素养,营造良好的氛围,确保志愿服務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旗帜性和广泛性。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中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项奉献爱心、服务他人和社会,提升自我、使人生价值得到升华的公益事业,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高校应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思政教育和社会管理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得到有机统一。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参加2018年世界柔道大师赛的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该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效性的具体体现,对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因素等问题加以探索,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改善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对参加2018年世界柔道大师赛(中国·广州)的志愿者进行调查,其中发放问卷230份,个人访谈30份,合计260份,回收245份,回收率为94.23%,调查样本见表1。

本次调研问卷和访谈的题目相同,共设置25道题目,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样本的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特点统计,主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和归宿;第三部分是在2018年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中大学生所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调查,主要包括参加本次活动的具体收获和感受;第四部分为世界柔道大师赛中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的调研,主要包括多方面满意度的调查,从而确定志愿服务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因素。

本次调研的资料均采用SPSS22.0中文版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一、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的思想特点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主要呈现出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三方面的特点。

(一)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价值观

对于选择参加世界柔道大师赛的初衷(单选),有63.67%的学生选择了“服务社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9.18%的学生选择了通过本次志愿服务活动来“拓展自己的人际圈”,14.29%的学生是“受学校的激励政策”,剩余2.86%的学生则是对“柔道赛事感兴趣”。这表明选择“服务社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学生积极寻求有效的方式与社会进行接轨,通过服务这一活动,寻找自己作为青年人的存在价值;而“拓展自己的人际圈”和“受学校的激励政策”这两个选项表示的是学生从事这一行为是出于个人因素,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和功利性,但这也正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必经阶段。总体而言,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有着更高的追求,不再是单纯地从个人利益考虑,在思想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更多地志愿服务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018年世界柔道大师赛是由国际柔道联合会、中国柔道协会主办,广东省体育局、广州市体育局、广东省柔道协会以及广州市柔道协会协办的一次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参与赛事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也清楚地意识到本次志愿服务活动的与众不同,深知自己代表着中国当代青年志愿者的形象和水平,其中91.43%的志愿者做到“在本次志愿服务活动以维护国家形象为前提,充分展示中国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而在回答“开展志愿服务空余,你是否有主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宣传推广过中国文化?”这个问题时,16.74%的学生表示有积极推广,72.65%的学生有主动宣传,两者加起来的比例接近90%,这充分说明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世界柔道大师赛这个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其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给予了志愿者们坚定的底气,敢于在体育盛事中主动宣传,扮演中国文化传播使者的重要角色。

(三)当代大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018年世界柔道大师赛大学生志愿者全程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前后达一周。这对青年大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体力和精力等方面都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在回答“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过程中您有想过中途放弃吗?”这个问题时,68.57%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出现过放弃的念头,因为自己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一选项体现了大学生非常清楚自身在这一赛事中的角色定位,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而25.13%的大学生则表示在活动中途曾出现过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是在自己坚定意志后,通过老师的辅导,朋友的支持及同学们的帮助下,自己还是学会了积极调整心态去面对高强度的志愿服务活动,并且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而这一选择则体现了小部分大学生信念不够坚定,但是可以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互相配合与关注,引导青年人将社会需求内化为个人的成才目标,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2018年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对象针对性高、内容广泛、效果明显、实效性强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针对性高

本次参与调研的2018年世界柔道大师赛大学生志愿者集中分配到世界柔联官员随身翻译,运动场地布置和物资储备,运动员和教练员接待,交通住宿和餐饮,媒体宣传,信息技术和资格认证,医疗卫生服务和开幕式旗手等小组,分别在广州体育馆、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白云国际机场等场馆内外承担不同的工作,高校为了确保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全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们能够全方位地接受到良好地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派出多位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与学生同行,并且流动走访每一处服务岗位,时刻关注志愿者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的引领和指导,以保证教育的有效落实。

(二)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

大学生参与世界柔道大师赛对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回答“服务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是否能提升你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这个问题时,73.88%的同学回答是非常强烈,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做到了自觉维护国家形象;在其他内容方面,约有70%的学生认为在通过本次活动的参与,个人的志愿服务专业程度获得提升,综合素质也得到了锻炼;此外在回答“作为世界柔道大师赛的志愿者,应该具备哪些思想素质?”这个问题时候,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學生认为需要高度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参与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时,所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对全面,能有效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作用,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功能。

(三)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明显

大学生志愿者在参加本次世界柔道大师赛过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收获良多,在回答“参加大师赛对你思想方面有哪些帮助?”(多选)这个问题时,86.94%的学生表示通过参加本次志愿服务活动锻炼到了自己的爱国奉献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有85.71%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以此为契机,今后更加积极投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服务当中去,提升自身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也有76.73%的同学通过本次活动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遇到困难时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树立了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次的志愿服务活动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明显,获得了学生的充分肯定。

(四)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长

学生在回答“大师赛中提升了你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等层面,这些效果可以激励你多长时间?”,56.32%的学生选择了一年的时间,31.02%的学生选择半年左右,剩余12.66%的学生选择一个月;这说明在本次世界柔道大师赛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效果持续性比较强,发挥了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而对回答“下一年大师赛仍在广州举办,你还会继续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吗?”这个问题时,88.97%的学生选择了会继续报名参加,由此可以看出本次的志愿服务活动经历对学生的影响深远。综上所述,本次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良好的时效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影响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分析

本次调研通过大学生在参与2018年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时就服务主体和对象、工作环境和后勤保障、锻炼效果及自我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特点。

(一)赛事主办方及运动员的态度直接影响志愿者的情绪

与本次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在回答“开展服务工作时,哪项因素最影响你参与服务的热情?”(单选题)这一问题时,42.86%的学生选择了赛事主办方工作人员的态度,27.26%的学生认为是各国运动员及教练员对自己的态度,还有22.45%的学生选择了相同岗位的志愿者同事的态度也对自己的服务热情有比较大的影响,以上数据充分说明青年大学生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服务主体和对象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志愿者们的情绪和服务水平,而学校和家人朋友的态度对其的直接影响则不是很大。

(二)主办方保障工作的水平影响志愿者对赛事的认可

学生对于本次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活动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在回答“对赛事主办方保障工作的满意度评分(1~5)”中,5分选项的比例为36.33%,4分选项的比例为46.94%,两者之和超过了80%;在回答“对本次世界柔道大师赛的工作环境进行评价”时,31.84%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52.65%的学生选择了满意,这说明本次赛事的主办方和承办方均付出了诸多努力,从比赛氛围的营造、工作人员的管理、赛事的进行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等环节都比较出色,获得了志愿者们的认可。

(三)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通过本次世界柔道大师赛,大学生志愿者在思想水平和专项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在回答“ 参加大师赛具体锻炼到了你哪些方面的能力?”(多选题)时,工作执行力比例最高为79.59%,其次为组织纪律性74.69%,再次是团队协作能力72.24%,紧跟其后的是外语知识71.02%,而人际交往能力、危机应对能力和组织能力比例也都超过了60%;这说明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提升,活动育人效果好。而学生在对自己的服务满意度做出评价时,仅有28.16%的学生觉得非常满意,58.37%的同学选择了基本满意,这说明在2018世界柔道大师赛志愿服务中不少志愿者对于自身的总结和反思相对到位,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同样还可以在更多方面做到更好。

四、提升志愿服务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促使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确保志愿服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

(一)提升水平,完善体系,提高志愿服务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识引导,让学生深刻认识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和公益性的特征,避免学生思想上出现混淆。此外,还要积极培养具有志愿精神的大学生,充分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化水平,因为这是顺利完成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提。高校在日常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类培训,不断积累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真正做到“养兵千里,用兵一时”,而不是停留在活动前期临时培训,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更加科学地指导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从制度制定、活动的宣传、志愿者的招募、志愿者的培训、服务保障、活动的实施及效果反馈,各个环节要落实到位,在校园中还可以积极利用各种平台宣传先进典型,树立崇高的志愿服务形象,引导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实践育人的功能。

(二)加大力度,营造氛围,凸显志愿服务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帜性

从高校到社会各个阶层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通过努力搭建各种志愿服务平台,增加投入经费等手段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传递爱心,将正气弘扬,以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感染周围人,这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奉献、友爱、进步”的志愿精神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的契合,因为它是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的重要保障。高校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社会需要共同做好青年一代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三)拓展内容,创建品牌,增强志愿服务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现在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但是缺乏科学性和规划性。据调查,不少学生热衷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但不能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无法协调好学习与实践的关系。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建议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够结合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既不耽误参与志愿服务,也能够发挥专业特长,让志愿服务活动更加常规化、专业化、项目化。例如在广州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可以积极参加乡村外语支教、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世界柔道大师赛、世界羽联总决赛及其它国际性志愿服务,形成“外语+”的品牌特色;体育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参加广州马拉松、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全国体操锦标赛等体育类赛事志愿服务,形成“体育+”的志愿服务模式,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合二为一,更加彰显其实效性。

(四)长远规划,多管齐下,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

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促进自身不断发展和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更加完善的人格。高校要提高战略眼光,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系之中,从文化建设、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行政后勤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形成良好的氛围。此外,高校还可以調整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模式,形成“以校团委为主导,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组织,鼓励成立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社团具体实施”的“三级网络”工作格局,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能够选择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有效的规则实施,保障各类志愿服务社团形成良性的竞争,将志愿服务活动模块化,从而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让更多学生可以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

责任编辑  牛志鹏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