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合作学习数学的引导策略探究

2020-09-10 10:05姚平
天府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践操作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姚平

摘 要:基于当前的教学背景,初中数学教师有必要探究和应用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加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力度,通过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跟踪指导;实践操作

初中数学是一门富有难度的学科,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解决重难点问题,推动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在当今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比较普及,但是教师缺乏监督指导、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作学习的应用效率。为了帮助广大教师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生合作学习数学的引导策略进行探究。

一、帮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

学习目标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的关键因素,有利于學生有序地展开合作学习过程并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反思自身的学习效果。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结合课本内的单元知识和探究的具体知识点,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使学生清楚自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掌握哪些知识、提升哪些能力。结合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数学问题、知识点进行探究,以此来促进学生合理分工。

比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结合班级学生的座位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中标出任意两个同学的位置”的合作学习任务,然后根据这一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明确“掌握平面坐标系的概念”、“能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合作学习目标,进而让学生结合这些学习目标展开合作学习过程,逐步完成建立坐标轴、选择座位、寻找坐标等各项学习工作。

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是一项基本规律,对课堂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应当适当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的跟踪指导,以帮助学生解决合作分工、数学问题、探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时,教师需要走下讲台,到学生身边进行主动指导,对合作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要对违反纪律、思想不专注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指正。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三角形边的性质、角的性质”等知识,设计“探究三角形的边、角、线段分别包含哪些性质”的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划分学习任务,使小组学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探究三角形三个方面的性质,最后分享彼此的探究成果。教师要随时询问学生“你们进行到哪一步了”,并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指导如“三角形的高和中线不同”,以此来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通过实践活动丰富合作学习内容

初中生具有提升数学实践能力的学习需求,需要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参与一些实践操作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都将教学重点集中在数学理论知识上,很少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导致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低于知识接收能力。针对此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类的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合作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以此来培养应用型的初中数学人才。

比如在教学《数据的分析》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班内学生兴趣爱好”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现以合作的方式搜集本班学生喜欢学习、体育运动、骑车等人数的数据信息,然后再对搜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此来锻炼学生应用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应当坚持探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努力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石炳民.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50).

[2]王晓霞.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码设计,2017(09).

猜你喜欢
实践操作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的拓展与开发初探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