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

2020-09-10 10:05徐方圆
天府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教学小学

徐方圆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推动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好奇心、探索欲强,好玩好动的年龄性格特征,组织多样有趣的学习活动,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投入问题探究学习的兴趣,发散思维、拓宽思维以及发展思维,在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完善、挑战、突破与提升,为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展开讨论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对策;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情境教学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亮点,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重视问题情境教学优势的发挥。如何发挥问题情境的重要教学价值,是一线教师一直在思索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就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1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就是随意,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提问的设计缺乏合理性,不仅没有把握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问题,同时也没有掌握好相关问题的困难程度。如果说在课堂上随性的提问,那么课堂提问就会流于形式,并不能有效发挥其任何作用。另外,在应用问题情境时和学生间的关联非常少,并不能很好的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使得数学课堂也变得非常枯燥乏味,还会使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2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具体措施

2.1 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联系日常生活,从学生的生活认知出发,融入更多的生活材料,使问题情境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来的形式更加多样,更能通过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比例”的学习中,为了促进学生对比之间关系的认知,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同学们,现在小红正在做一项打字的工作,老板承诺小红每打2000个字就给小红20块钱,已知小红今天打了8000字,请问老板应该给小红多少工资”。教师通过这一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们再联系生活实际对问题进行理解,以增强对比例的理解。

2.2 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教学讲究“真”,这首先是从儿童的特点出发的。与“真”的生活相联系,充分挖掘儿童生活中充满数学信息的事情,让这些最熟悉最有意义的事情去影响学生,从而产生更理想的结果。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让数学与生活结合,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生活情境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更加投入,有情境的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尽量创设与生活相贴近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让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坚信可以通过数学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掌握了创设生活情境,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就会有取之不尽的材料,也可以使数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生。

2.3 立足生活经验,问题情境生活化

为配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都是浅显易懂的,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中的知识点编排与展示都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生活中常见、可用得上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时更要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与思维发展需求,符合学生认知与兴趣爱好,才能让设计的问题情境更合适、富有趣味性,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并引起共鸣。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同,兴趣爱好及关注点都大不相同,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更喜爱“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高年级的学生则更喜欢身边发生的时事热点类事件。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把握,让知识点融入生活化元素或生活经验实例。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一课讲授时,教学目标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感受百分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我创设实操性的问题情境,拿出A、B两个水杯,装上同等的水量,在A水杯加入一勺盐,在B水杯加入半勺盐,然后问:“哪杯盐水更咸?”让学生通过这个实际演示过程的觀察然后思考,再尝一尝,得到结论:“水量相同的情况下,盐放得多的水更咸”,然后再分组讨论:“如何表示出哪杯盐水咸呢?”将问题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中,让学生更容易投入,找到问题解决办法,将知识点内化吸收。

2.4 结合趣味故事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可以根据多种趣味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在数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都有着一定的来历,大部分的数学知识都有一段历史故事,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根据这些故事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求知欲,通过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人研究,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这一节时,老师就可以对教学内容深人分析,在课堂中这样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听过“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吗,我们当前的重量单位和以往的重量单位有哪些不同呢?老师这样提问既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将称象的全部过程细致的描述,进而体现出曹冲的智慧和聪明,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数学老师引导他们针对千克以及克的单位学习,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对于这些重量单位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结束语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表现自我,更能给予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作为对学生思维能力拓展提升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应加强教学策略优化改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实现素质能力全方面提升,为今后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晓燕.小学数学课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6(08).

[2] 魏红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11):111-112.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数学教学小学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