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20-09-10 10:05张朝才
天府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张朝才

摘 要:观察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观察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学生的做题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观察对于数学的作用。相信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拓展出更多有趣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观察能力的重视程度,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观察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種技能,通过观察,学生能够抓取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精准地分析题目,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考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题目,提升做题的正确率,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以兴趣为基础

兴趣是小学教育永不过时的一个话题。在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动力较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投入较大精力。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应当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教学事物,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舒适的、感兴趣的学习氛围中挖掘知识中的内涵。比如,刚接触到加法交换律这一计算规则时,许多学生感到疑惑,追问教师学习这样的计算规律的意义。带着学生的疑惑,教师向学生出示了一道题目:“(68+77)+123+32=?”许多学生在拿到题目时,直接开始计算,从头到尾一步步计算答案。但究其效率,许多学生耗时长、出错率高。正当学生面对题目苦恼时,教师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了如下的计算:“(68+32)+(123+77)=300”,通过加法交换律瞬间解决了学生眼中的难题。

教师通过具体演练向学生展示了数学计算规律的作用,在无形中转化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做题兴趣,成功调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学生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树立了观察意识,下一次做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想到观察题目,发现题目中的巧妙之处,然后再进行计算。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信息时,正确的观察方法就是不可或缺的了。在教学过程中,为真正达到观察的效果,教师应当教授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要教授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能够规避学生做题时的缺漏、不足,让学生在高效的状态下,发挥观察优势,抓取题目的关键信息,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平衡、观察条件之间的关系,使其通过观察能够得出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理论,真正发挥观察的作用。相信学生在良好的观察方法的指引下,能够提升数学感知能力。

三、让学生养成观察习惯

习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一个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人在无形中规避许多的缺漏,帮助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减少弯路,全速前进。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提升学生对于观察的重视程度,还要将这种重视逐渐转变为陪伴学生终身的习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保驾护航。教师应当在后来的题目讲解过程中发挥观察习惯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主动、独立观察题目,抓取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例如,关于体积变化问题,通过对题目的观察分析可得,无论形状如何变换,在固定的条件下,它的体积是不会变的,通过抓取这一体积恒定的条件,学生就可以自由计算出题目要求的各种数值。通过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题目中存在一些关乎解答关键的隐含条件,学生没有经过细致的观察而盲目做题,就会导致耗时长、效率低且错误率高的情况。然而通过细致的观察,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可见观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注重将观察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涯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结束语

综上,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因素。在人类悠久的发展史中,观察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通过观察,人们能够发现许多新奇、有趣的现象;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角度来说,观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题感,能够帮助学生精准地抓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分析[J].盛燕. 亚太教育.2016(13)

[2]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魏玲. 中外企业家.2016(21)

[3]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阅读审题的策略研究[J].张友庭. 考试与评价.2019(11)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