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楞次定律

2020-09-10 02:28张向英
高考·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楞次定律教学设计高中物理

张向英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注意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来带领学生开展更为高效的学习。在本篇文章中,主要是通过对楞次定律进行有效的设计,来将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教学过程进行展示,从而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体改,进而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在高中物理知识中,物理概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才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能够对物理定律、物理公式以及物理理论进行有效的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那就是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进行系统性的构建,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样的教学,也是高中物理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证的原因之一。在对物理概念进行教学的时候,能够发现,从物理实践以及物理事实之中,其實也能够归纳出物理概念,说得直白一点,它其实就是感性认识上升成了一种理性认识。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就需要将这些理性认识能够重新带入进物理实践之中进行检验,并且在其中不断对其深化。在这篇论文中,主要以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楞次定律》为例,带领学生通过对此中物理概念进行学习,让其对这些物理规律能够进行掌握,从而有效应用这些理论性知识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楞次定律》的教学策略

(一)带领学生对物理概念进行有效构建

在物理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即物理概念教学。在教学物理概念的时候,教师需要从认识论的规律入手,来帮助学生能够先对其形成表象,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经过这样的教学之后,来让学生能够对其中的物理知识进行概括、分析,并且对其有效综合。在带领学生对其进行如此学习之后,能够让学生在类比过程中发散自身的思维,进而构建起物理概念。

例如,以“楞次定律中‘阻碍’”这一知识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这个物理概念介绍的时候,可以先进行问题架构设计。比如说,在讲解“阻碍”的时候,可以先为学生进行一个问题链设计,即“是谁在阻碍谁?阻碍是什么?阻碍什么?如何进行的阻碍?最终的阻碍效果是什么?”在实际讲解的时候,便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让他们能够对“感应电流、磁场”这两个概念有一定的回忆,并且意识到,是“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了“感应电流的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感受的,便是所谓的“阻碍”,其实就是指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在说阻碍磁通量本身。”此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先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起感应电流、磁场的概念,然后再回到学习之中。此时,学生便会对这“阻碍”概念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他们不会认为这种概念比较抽象,也会更加轻松地掌握这两种物理概念。

(二)在拓展延伸中有效深化学生的理解

学生在表述“楞次定律”的时候,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对其加以注重,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理解清楚什么是楞次定律,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在理解这一定律的时候,需要让学生梳理清楚,是“阻碍”,不是“阻止”,而是“延缓”的意思。由此,在实际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对这些概念性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从而有效深化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对“楞次定律”有直接的感受,因为此种定律其实与“右手定则”有种一致性,教师在教学这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别用这两种定律进行感受,从而让他们清楚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出选择,比如说,“如果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可以用“右手定则”,但是如果是因为“磁场变化引起整个闭合回路磁通量的变化,”则需要运用到“楞次定律”。在整个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操作实验,或者是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经过自己的实践,来对“楞次定律”加以学习。并且,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操作中,对二者的一致性有所认识。这样的实验操作,能够使得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得以增强,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比较完整对“楞次定律”的熟悉掌握,进而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楞次定律》教学注意事项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楞次定律”的时候,需要意识到,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因为弱势学生模糊不清,那么教师在“教”的时候,学生的“学”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需要注意这些事项。其一,在教学物理概念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一些经典性的例题,让学生能够在做题的过程中,对一些概念有所认识。有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进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其二,教师需要对课前准备加以注重。在学习“楞次定律”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能发现,这个小节的教学有两个教学安排。第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对结论加以总结,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对此种概念有深刻的认识。第二,需要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让学生对感应电流的方向进行分析,从而对实验的结论进行验证。为了使整个课堂的环节能够流畅,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备课环节,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有更深的印象,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定律。

三、结语

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物理概念的时候,需要注意概念知识的学习,因为这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让学生对物理概念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积极主动。经过这样的教学之后,才能够让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过程有初步的认识,进而为之后的物理定律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芳芳,祁瑞娟.支架式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楞次定律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4):64-66.

[2] 林惠贞.发现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2):63-65.

猜你喜欢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高中物理
科学思维方式引领下的“楞次定律”教学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下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实施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