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联合中频治疗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9-13 12:52钟艳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熏洗偏瘫步行

钟艳红

(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三外科 梅州514011)

中风偏瘫又称为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或舌肌峡部运动障碍,是中风较为常见的后遗症[1]。对于轻度偏瘫患者虽然尚能活动,但是走路常伴有上肢屈曲、下肢伸直,而对于重度偏瘫患者则需要长期卧床,丧失活动能力[2~3]。临床上,将偏瘫分为轻瘫、不完全性偏瘫与全瘫3 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熏洗是中风偏瘫患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患者恢复[4]。中频属于一种物理治疗方法,能发挥镇痛功效,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锻炼肌肉,增强患者的平滑肌张力。同时,中频亦可作用于神经节、神经节段,实现自主神经功能调节[5]。本研究以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中药熏洗加中频治疗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7 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2~88 岁,平均(58.94±5.77)岁;病程1~6 个月,平均(3.19±0.51)个月;脑出血15 例,脑梗死25 例;偏瘫部位:上肢偏瘫24 例,下肢偏瘫16 例。观察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1~89 岁,平均(58.86±5.79)岁;病程1~7 个月,平均(3.21±0.54)个月;脑出血14 例,脑梗死26 例;偏瘫部位:上肢偏瘫23 例,下肢偏瘫1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风偏瘫诊断标准[6];(2)符合中药熏洗、中频治疗适应证,且患者均可耐受;(3)意识清楚,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异常、凝血异常或入院资料不全者;(2)合并恶性肿瘤、器质性疾病或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3)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既往具有关节挛缩运动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中药熏洗治疗,选用通络除痹沐足液,由宽筋藤10 g、忍冬藤20 g、土牛膝20 g、桑叶10 g、海桐皮10 g、桂枝20 g 组成,将上述药物用纱布包裹,加水300 ml,先用武火煮沸,然后改文火煎煮,约30 min,取汁后同上煎法,将两次所煎药汁充分混合均匀,加入中药熏洗仪器中,进行全身熏洗,1 次/d,4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4 周。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中频治疗,采用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频治疗仪,理疗电极片采用山东蓝欧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医定向透药理疗电极片,1 次/d,每次20 min,强度以患者能忍耐为准。治疗后4 周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能自理生活;好转: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肢体尚可活动;无效:治疗方案无效或需调整方案。(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从生理领域(5项)、心理领域(3 项)、独立性领域(5 项)、环境领域(4 项)及社会关系领域(4 项)完成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每项均采用1~5 分评分法评估,总分105 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3)对比两组运动及步行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 周运动及步行能力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 min 步行距离[7]。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4 周后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周,观察组生理、心理、独立性、环境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独立性领域 环境领域 社会关系领域观察组对照组40 40 40 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4.38±3.51 23.12±3.58*#14.39±3.53 18.36±3.54#6.57±1.21 10.48±1.43*#6.58±1.23 8.11±1.26#17.43±3.64 23.12±1.43*#17.44±3.65 20.01±2.59#12.15±2.69 17.63±2.74*#12.17±2.70 14.75±2.73#13.52±2.75 18.12±1.46*#13.53±2.76 14.69±1.75#

2.3 两组运动及步行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FMA 评分、Barthel 指数及6 min 步行距离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周,观察组FMA 评分、Barthel 指数及6 min 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运动及步行能力比较(±s)

表3 两组运动及步行能力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FMA 评分(分) Barthel指数(分) 6 min步行距离(m)观察组对照组40 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3.64±4.54 29.13±6.43*#14.75±4.92 21.31±8.12#62.49±5.62 84.12±5.91 61.44±5.47 75.21±5.63 18.43±3.82 42.39±9.15*#19.26±5.63 34.34±8.13#

3 讨论

近年来,中药熏洗联合中频在中风偏瘫患者中应用效果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4 周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药熏洗联合中频治疗能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中药熏洗是中风偏瘫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方药由宽筋藤、忍冬藤、土牛膝、桑叶、海桐皮、桂枝组成。宽筋藤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功效;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功效;土牛膝具有活血祛瘀、泻火解毒功效;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止血凉血功效;海桐皮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功效;桂枝具有合营、通阳、补中散寒功效;诸药共奏,能发挥舒筋活络、清热散瘀功效。同时,患者治疗时以熏洗为主,能促进局部或全身经络脏腑气血,发挥祛风散寒、行气化滞及温经通络作用。中频治疗亦是中风偏瘫患者中常用方法,是指在中频治疗仪的导引下,将治病或镇痛的药物直接从皮肤定向地送到组织伤害病灶部位,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使得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更有效地透过皮肤黏膜快速进入人体,靶向作用患部病灶。临床上将中药熏洗联合中频治疗用于中风偏瘫患者能发挥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肢体及运动功能[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4 周,观察组生理、心理、独立性、环境及社会关系领域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FMA 评分、Barthel 指数及6 min 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熏洗联合中频治疗能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能增强患者运动、步行能力。综上所述,中药熏洗联合中频治疗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中能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运动及步行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熏洗偏瘫步行
魔方小区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消渴病痹证实施中药熏洗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步行回家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治阴道霉菌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