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2020-09-13 12:52姜广亚李月娟张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丁苯高压氧脑组织

姜广亚 李月娟 张明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 河南郑州450003)

血管性痴呆(VD)是社会群体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因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慢性认知功能障碍,多由脑组织能量代谢降低、脑组织低灌注使脑组织受损导致[1]。另外长期缺血、缺氧使脑神经组织释放大量的自由基、乳酸等有害物质,并聚集生成神经毒素,也会影响患者认知能力[2]。同型半胱氨酸(Hcy)是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产物,是促使动脉硬化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VD 的治疗以药物、物理等单一疗法为主,效果欠佳,综合治疗方案成为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探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月收治的VD 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50~76 岁,平均(65.81±4.28)岁;病程6个月~3 年,平均(18.72±6.18)个月。观察组男24例,女16 例;年龄50~75 岁,平均(66.31±4.30)岁;病程6 个月~3 年,平均(19.15±6.24)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及头颅CT、MRI 等综合检查提示存在脑梗死状态;(2)符合《2018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3]中VD 诊断标准;(3)近3 个月内未服用益智类药物;(4)发病前未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或认知障碍。排除标准:(1)伴阿尔茨海默病;(2)有语言沟通障碍、重度失语症、肢体瘫痪;(3)合并重大躯体疾病;(4)合并凝血机制异常、全身感染。剔除标准:研究期间主动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确诊后立即行降压、降脂、调控血糖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同时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舱,设置压力为0.2 MPa,加压时间10~20 min,减压时间20~30 min,稳压时予以面罩吸氧,吸氧30 min 后休息10 min,再次吸氧30 min,每天1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国药准字H20050299),每次200 mg,每天3 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4]评估,该量表对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及回忆能力进行评价,总分30 分,分值分界为24 分,<24 分即为认知缺损;未受教育者≤17 分为认知受损。(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5]评估,该量表包括10 个指标因子,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3)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MMSE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 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MSE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MSE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40 40 17.044 6.506 0.000 0.000 t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16.85±2.49 17.16±2.51 0.555 0.290 24.87±1.63 20.25±1.65 12.598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DL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40 40 10.692 5.249 0.000 0.000 t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48.75±10.28 50.13±10.31 0.599 0.275 74.65±11.36 62.85±11.34 4.649 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Hcy 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Hcy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cy 水平比较(μmol/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cy 水平比较(μmol/L,±s)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40 40 8.743 4.613 0.000 0.000 t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24.16±6.27 23.97±6.30 0.135 0.446 14.24±3.49 18.71±3.51 5.712 0.000

3 讨论

VD 是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唯一在早期可防治的痴呆性疾病。该病多见于老年患者,多因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致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造成大脑半球多发性梗死病灶,引起神经元缺失,致认知功能障碍。针对VD 发病机制,临床多将改善血液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清除氧自由基、纠正神经组织缺氧缺血作为VD 的治疗原则。

高压氧是治疗VD 的常用方案,患者处于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状态下,吸入100%氧气,具有α- 肾上腺素样作用,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流量,缓解脑损伤及脑水肿状态;同时高压下吸氧可增加患者血氧含量,改善机体缺氧缺血状态;还可降低机体脑血管通透性,提高机体脑组织血氧分压,减轻脑组织再灌注损伤及自由基损害。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提高药物利用度,以充分发挥药物作用。丁苯酞是从芹菜籽内提取的正丁基苯肽,易透过血脑屏障,阻断脑组织损伤途径,改善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以纠正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同时丁苯酞可改善机体线粒体功能,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功能,阻断细胞内钙离子内流,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细胞,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24.87±1.63) 分,高于对照组的(20.25±1.65)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74.65±11.36)分,高于对照组的(62.85±1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压氧联合丁苯酞可显著改善VD 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这与吴军等[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Hcy 是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产物,是蛋氨酸在去甲基化后生成物质,具有硫氨基酸特性,无法在机体内自由合成。因此在正常情况下,Hcy 在机体内含量较低,一旦发生血管病变后,患者血清Hcy 水平明显升高,甚至会进一步提高血液黏稠度,导致动脉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病变。有研究指出,Hcy 与VD发病密切相关,也是VD 的独立危险因素[7]。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cy 水平(14.24±3.49)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8.71±3.5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压氧联合丁苯酞治疗VD 可降低患者血清Hcy 水平。

综上所述,采用丁苯酞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丁苯高压氧脑组织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