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2020-09-14 11:58牛建锋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牛建锋

摘  要:作为一门集工具性、语言性、思想性、德育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小学语文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语文能力的增强、综合素养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悠久文化与璀璨文明,都与语文有着密切关联。对于正处于认知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奠基阶段的小学学生而言,由于其思想意识不够深刻、生活经历比较匮乏、知识积淀不够丰富,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困难重重、挑战居多。对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将比较宽泛、抽象、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素材、资源、内容等转换为生活现实中最直观、最形象、最有趣的教育元素,进而让学生在深度体悟、学习感知、探究赏析、理解内化中获得提升和发展,为更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修养而奠基铺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全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小学语文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学会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元素也比较丰富。诸如经典诗词、节日文化、典故语录等,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有效资源和典型素材。以小学语文为载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入,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力,又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注入新鲜血液、给予坚实保证。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并根据学生发展特性与认知需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开掘教育素材,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科学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驱动下更好学习语文知识,逐步提升语文素养。

一、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开掘整合,科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指导

随着新课改思想的践行,新课标要求的落实,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资源。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时,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剖析,尽量让那些具有针对性、导向性的传统文化资源灵活渗透至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对学生语文学习发展起到科学指引。一方面,在教学目标预设时,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要求置于关键位置,并在教学活动中全面落实。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安排时,应该有意向传统文化渗透倾斜,以促使学生在深度体验中感知、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并在思想、意识、认知上获得陶冶与洗礼,提升与蜕变。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中诸多古诗词、文言文等知识的深度延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视觉、站位、方式来学习、体悟、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实现对于文化素养和思想意识的熏陶。教师可以借助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秋思》《长相思》等诗词,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六年级《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让学生体会到节日的独特魅力。另外,五年级的《杨氏之子》,六年级的《伯牙绝弦》《两小儿辩日》等文言文也为促使学生直接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开展文化传承给予了铺垫与助力。

二、加强对教学策略的优化变革,不断丰富学生学习发展体验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的外沿比较宽泛,内涵特别深邃,其可以衍射至生活、学习、社会等各个领域。而且,不同的教学指导策略,所取得的效果势必会大相径庭。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文本特性,在教学措施的实施,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充分考量,以确保学生在深度参与中真正实现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导入时,尽量以文本所对应的时代背景、典型案例等辅助开启教学,为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提供辅助。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灵活选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让诸如精读、默读、泛读、朗读等方式融合至不同教学环节,为增强学生理解,推动学生学习而铺设道路。同时,通过对不同传统文化教育素材的衔接与关联,让学生在认知发展上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发展体验更加丰富,传统文化意识更加强烈。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玩“成语接龙”游戏,将“古典文化”故事,猜“传统文化”字谜等活动,让学生在不同活动体验中感知传统文化的深邃与魅力,于无形之中提升其文化自豪感,增强其文化自信力。

三、加强对教学路径的拓宽延展,切实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由于其文化知识的积累、文化意识的塑造比较欠缺,以致其在面对很多传统文化知识渗透教学时,往往会因为难以理解而不知所措。加之诸多传统文化知识距今时间跨度较大,其中的很多内涵使得学生在理解时会出现诸多困惑。对此,教师可以从拓宽教学路径为切入点,在教学指导中灵活应用诸多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促使学生在更加丰富、多元的认知刺激下开展学习。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对应的教学视频、图画、音频等应用至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中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在课外作业中,可以多倡导、鼓励學生阅读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典故、史料等,不断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拓宽其语文视野,丰富其知识构架,为语文教学的更好开展而注入新鲜血液,使传统文化渗透、传承、弘扬更加充分、深度、到位,并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为促进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上实现蜕变而给予辅助。

四、结束语

总之,将传统文化渗透至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塑造、文化积淀的丰富、语文能力的提升,都会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为了确保传统文化渗透可以更好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视域,更好服务学生成长发展,教师在落实教学指导时,应该以不同学生的实际和需要为基础,加强对教学方式的优化和变革,教学措施的创新与迁移,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体验、参与探究、体悟感知的机会,使得传统文化渗透与学生能力培育互促并进,让学生在更为多元、丰富、有效、全面、充分的教学指导与教育引领下,逐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不断开阔认知视野,获得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平.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9(23):70-71.

[2]马海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探索[J].甘肃教育,2019(23):70.

[3]裴芳芳.浅议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9(23):154.

[4]秦春香.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50-51.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