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中的公德及其现代转换

2020-09-29 07:45彭程
青年时代 2020年21期
关键词:公德

彭程

摘 要:传统道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公德的内涵对当今时代仍有借鉴意义。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我国道德领域进一步分化为公德与私德,传统道德与社会的发展存在不适应的现象。为了使传统道德中的“公德”重现生命力,以及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将以对传统道德中“公德”概念的厘定为出发点,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与现代价值理念融合,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公德建设。

关键词:传统道德;公德;现代转换

一、引言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思想的冲突。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传统社会的道德模式不再适应新型的社会结构。在社会道德的转型期,人们的传统公私观念还未完全转变,出现大量公德失范行为。面对这些新的变化,分析传统道德的公德成分并进行现代转换十分紧迫。传统道德的现代转换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重现生机与活力,对新时期社会公德建设也有理论参考作用。

二、传统公德概述

“公德”这一概念出现于近代,传统道德中并未明确区分。本文将通过明确传统公德的内涵,分析归纳其特征,发掘总结传统公德的具体内容,为其现代转换提供理论支撑。

(一)传统道德中公德与私德的厘定

“公德”与“私德”这对概念是近代才出现的。黄显中《公德与私德》一文认为:“‘公是指公共领域,‘私是指私人领域。”陈乔见将“公共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分为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根据这种观念,“公德”这个概念也就可以分为政治公德和社会公德:政治性道德是在政治公共领域中,政客应遵守的德行;社会性道德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任何人都应具备的道德规范。本文从传统道德的适用范围的角度来划分公德与私德,将传统道德中的“公德”定义为发生在公共领域,调节公共领域中公共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秩序的一种道德活动,具体表现为社会公共层面相关的道德活动,一般与民族、集体、社会生活有关。而私德与公德相对,发生在私人领域中,主要表现为调节私人关系的道德,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等。

(二)传统公德的具体内容

1.仁

“仁”在传统儒家伦理中十分重要,既是对待自己的德性,也是对待他人的德性。从对待自己的德性来看,“仁”是对自己言行举止的规范和要求。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即用礼要求自己。同时,孔子也提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即与他人交往时,以恭敬谨慎为仁。“仁”在这里就是对待他人的德性。“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对于“仁”这个字,孔子有不少阐述,最早用“爱人”来解释“仁”,即对他人同情、爱护。孟子继承和发展了仁爱思想,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將爱从骨肉同胞推向他人,甚至世间万物。仁爱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关心、爱护、体谅他人,指爱自己的同类。董仲舒提出“仁者所以爱人类”的观点,且认为应推己及人:自己认为是好的事情,也要推及于别人身上;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施加在别人身上。另一方面,乐于助人。“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仁者以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最大快乐,在社会交往中能帮人排忧解难、排危解危。

2.义

“义谓天下合宜之理”是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社会中有每个人必须去做的事情,因为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在儒家思想中,义和利是相对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过“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公义与私利是对立的,义与利发生冲突时,“义”大于个人私利,形成了先义后利的道德判。由此可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思想。这种“守义”的道德规范,孕育出一种谋求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公义的精神。“守义”即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恪守道义的准则,做到公正合理,讲义守信,面对利益要想到道义,先义后利。

3.礼

《说文》解释道:“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的起源是奉神灵祭先祖,最早是祭祀神灵的活动。发展到周代的“礼乐”就超出了事神行为,形成了一套制度和文化,逐渐发展为各种具体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的行为礼节。“礼”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维持等级秩序、遵循礼节仪式、提高个人素质、和谐社会交往等要求。朱熹在《家训》中指出:“事师长贵乎礼也。”强调对老师和长辈都应该以礼相待。“礼”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为人们普遍接受,又加以制度化仪式化,就有了道德甚至是法律上的约束力。换言之,维护礼制,就是在维护道德和法律。

4.公

早在《礼记·礼运篇》中就提出了“天下为公”的观念,虽然统治阶级常常把他们的“大私”冒充为天下的“大公”,要人们对之无私奉献,但是,古人所讲的“公”,有时也指为民族、为大众谋利益,对此,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公”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为国家民族献身,如《左传》中“将死不忘卫社稷”将公忠与爱国、为国献身联系起来,忠勤奉公,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另一方面,“公”指公正无私,在传统公德中,“公”与“私”是对立的。汉代班固认为“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即公即意味着正直公正,又意味着公义至上,故“公”在传统道德中具有公平正义与无私奉献之意。

5.信

“信”作为儒家的伦理五常之一,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信”具有两重含义。一方面,“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要求。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如果没有了信用,就像车没有销钉。朱熹在《家训》中说“交朋友贵乎信也”,言而无信是品德缺失的表现,这样的朋友要远离。孔子和朱熹都将诚信视为人的基本道德,由此可见儒家对诚信的重视。另一方面,“信”是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的重要手段。儒家认为在处理国际关系中,要“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对待各国都应该守信用,体现了“信”在维护国家稳定和国际关系的重要作用。当“信”与“仁”发生冲突时,儒家思想提倡“弃信从仁”。

三、将传统公德进行现代转换的必要性

由于当今新的道德体系还未形成,一定程度上仍在应用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这与当今变化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不相适应,因此,传统公德应进行现代转换,以更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时代理念与传统公德理念的矛盾冲突

目前,传统社会道德体系不再完全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当今所普遍提倡的一些时代精神与传统的道德理念存在冲突。第一,人人平等和尊卑有序的冲突。平等观念包括人格上的平等和权利义务上的平等。现代社会,人们都崇尚人格平等、权利义务的平等,平等观念可以促进人的权利意识、激发公共精神、培养法治意识。传统道德中等级特权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建设相悖,与个人自由权利与进取精神的培养相悖。第二,法治精神与传统人治观念的冲突。现代社会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性,依法治国、法律至上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法治精神是指任何人都必须以法律为准则来调整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传统公德伦理中存在的人治观念,是指以个人,主要是以统治者和管理者的个人美德治理国家,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这与当今时代要求存在一定的脱节,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两者缺一不可。

总之,竞争意识、法制观念、平等精神才是当今时代需要的进步观念,传统的尊卑有序、礼让谦虚、人治观念虽然有合理性,但需要融入时代元素,才能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从传统公德发掘其合理成分具有迫切性。

(二)社会公德机制建设不完善

“传统道德体系中并不缺乏公德理念,只是表现出的价值取向存在太多问题。”古代中国并不缺失公德,缺失的是使公德规范得到践履的现实机制,当今的中国社会仍然面临着这一问题。

第一,公正有序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体制有所缺失。当一个国家相关制度健全合理时,人们会产生自身权利与义务是一体的观念并主动履行道德行为。现实社会中,这种不完善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体制的匮乏为部分人公德的缺失形成保护伞,影响了践行社会公德的良好氛围的构建。第二,缺乏相應惩罚和激励机制。社会公德存在超功利性的特征,人们践行社会公德时经常出现义利失衡的情况,打击了人们对践行公德望缺乏积极性。我国关于违反公德的惩罚性措施仅仅针对严重违法行为,惩罚力度也较小,惩罚措施多为威慑力较小的罚款、口头教育等流于形式的方案。由于违反公德的成本过低,造成人们对践行社会公德愈发不重视,公德意识更加薄弱。社会结构的不完善和制度体制的匮乏使得社会公德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四、将传统公德进行现代转换的可行性

(一)优秀传统公德提供道德资源

作为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百姓日常行为重的道德准则,传统道德伦理通过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代代相传,其具体内容和精神内核具有强大的继承性。传统儒家伦理的部分公德精神,其合理的内核可为当今社会公德建设提供强大且充分的道德资源。公德建设也是文化建设,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优秀的根基。一方面,传统公德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内涵,具有现实价值,如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先公后私的精神,谦逊礼让、诚实守信的人际交往理念等,这些优秀的传统公德对于培养当代人的公共意识、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甄别传统公德,吸收其中的优秀内涵加以利用,能够使其成为当代公德建设的文化源泉。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成员不断接触到全球的不同文化和观念,面对不同文化及价值取向的渗入,公民可能出现道德失范。传统公德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伦理观念,它有着坚实而广泛的受众,人们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有深厚的情感,所以中国优秀传统公德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二)新时代对公德建设的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道德建设,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规划道德建设的时代内容。2012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召开视讯会议,对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作出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公德治理的内容和范围。作为道德建设的时代内容,社会公德治理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焦点问题和重要板块。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并不断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工作,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提升到以德兴国的兴国方略,凸显了道德对于公民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国家建设的重要价值。

(三)传统公德自身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社会发生了一些改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代社会新的变化与诉求为传统公德进行现代化转换提供了土壤。第一,公共领域即公德调整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们的交往范围、方式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增加,公德领域有所扩大。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跨时空的交往更加便利,形成了新的虚拟网络空间。在网络中,人们交流讨论的公共领域不断增多,扩大了公德调整的范围。第二,世界文明开放交流,为保持传统公德的生命力,传统公德需打破民族文化自身的局限,成为普适性的道德规范。只有剔除传统公德中与当今时代和世界规范不相适应的部分,充分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吸收其合理内涵,才能打破其历史局限性,使其成为当今时代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道德思想。

五、传统公德的现代转换路径

传统公德的现代转换是指实现传统公德理念与现代公德规范的对接与转换,为完成这一转换,应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际,以民主法治理念为价值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以相关制度为保障,对传统公德伦理进行批判性继承,使传统公德重新显现生机与活力,实现现代化转化,助力于我国当今公德建设。

(一)批判继承传统公德的合理成分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当代公德建设的根基和养分。传统公德的具体的内容有爱国精神、仁爱精神,重义轻利,谦虚礼貌,勤俭廉政、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这些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原本就有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有优秀合理的内容,对当今社会公德建设较为适用。在当今的社会公德建设中,应当大力宣扬中华传统美德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但是,“继承”传统美德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要将其原有表现形式照搬到当今社会,这明显是不现实也不合理的。“继承”是通过加工演化的形势,将其以适合现代社会的方式推广。例如仁爱精神强调爱人、宽容、保障人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但传统道德中的仁爱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一方面,儒家仁爱思想提倡的仁爱是有贵贱等级差别的,“兼爱”与“民吾同胞”等观点具有超阶级的空想成分。但是,其中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内核具有进步性。另一方面,仁爱思想所强调的慈爱之心,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公德中的不少内涵都具有明显的当代价值,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挖掘传统公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相契合的价值内容,积极吸收传统公德的优秀内涵,剔除不合理成分,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优秀的传统公德互相支撑,互相润养,形成良性互动。

(二)用制度保证社会公德建设

第一,进一步完善确保公德践行的法律法规,以保障与社会公德建设相关法的法律操作性强。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加强社会公德使其规范化和制度化,首先要将法治观念与公德联系起来,并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方式,推动人们了解有关社会公德的详细条目和内容,使人们树立良好的公德法治观念,使法律与道德互相补充,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要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和强度。执法人员应当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履行自身职责义务,严厉处罚违反与社会公德相关法律及制度的行为,督促社会成员主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第二,建立完善社会公德的奖惩机制。对公德进行赏罚是道德建设的方式之一,它是指对那些主动遵守社会公德、履行道德义务,保持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的人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或补助。一方面,严厉批评通报违反社会公德、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人,他们应当为自身公德失范的行为接受相关处罚,对因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进行补救。另一方面,,嘉奖自觉履行社会公德中的倫理要求以及道德规范的人,通过物质激励、精神嘉奖、道德模范树立等形式,鼓励人们对标公德要求,提升自身道德素质,规范行为举止。赏罚机制能够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使人们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德建设,践行社会公德、履行社会义务。对道德行为的奖惩有助于社会的他律功能内化为个体的自律。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具有当代意义的表达,也包含丰富的传统公德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传统公德转换提供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了当代社会最先进、最集中的时代精神,包含当代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传统公德要实现现代化转换与发展,必须紧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载体。一方面,挖掘传统公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约数”,即价值契合点,丰富和坚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的时代呼应和价值载体,结合当代多样化的实践方式,在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不断养成和践履传统公德的现代转换。例如通过微信、微博等,讲红色故事、访历史踪迹等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自觉了解传统公德,打破传统公德与现代背景的隔阂,使优秀传统公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中更好地被传播与认同。

参考文献:

[1]论语[M].张燕婴,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郑晓江,李承贵,杨雪骋.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4]梁启超.新民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5]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刘师培.刘师培全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7]张晓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重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8]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

[9]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0]李桂梅.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11]李承贵.德性源流: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公德
打开公德福屏聋哑义务学校的历史尘封
公德行为的正当性研究
——基于“纯粹关系”的公德思想论纲
《论公德》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太没公德
中小学公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
国民性的改造:公德先行的国民教育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