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0-09 10:36王志强
新一代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生物科学人才培养

王志强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当前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转变观念,强化生物科学专业的就业观教育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提出了现代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策略,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望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法

当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显著改善,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形势下,必须宏观审视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专业化生物科学人才产生的强烈现实需求。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一、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简述

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生物科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方向引导,在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改进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广大高等教育与科研单位同样在提高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成效显著,生物科学专业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综合素养进一步改善[1]。

二、当前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对生物科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构成了严峻考验,使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脚步,调整优化生物科学发展战略。纵观当前生物科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普遍存在着对漠视专业建设,忽视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等共性问题,不利于生物科学专业实现未来长远发展。部分高校或科研单位依旧沿袭传统保守陈旧的人才培养思维观念,僵化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深蒂固,与当前生物学方面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与背景不相吻合。

(二)生物科学专业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专业教师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执行人才培养计划,落实人才培养职责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综合素养的高低与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密切相关。实践表明,部分生物科学专业教师基础理论体系掌握不全面,无法高质高效地实施生物科学教学,教学水平始终停留在低下状态,学生知识面与视野眼界等长期得不到有效拓展,在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存在显著不足。部分生物科学专业教师过度侧重个人科研任务,将人才培养与塑造置于所有工作的最末端[2]。

(三)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手段单一,创新精神不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社会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多元化,只有全面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才能是培养出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符合市场需求。实践表明,部分单位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依旧存在培养手段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缺陷和弊端,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突出,无论是在课程设计、教学体系规划方面,还是在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操能力方面均存在显著不足。同时,对基于信息化理念的人才培养手段应用不充分,无法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课堂教学中的求同思维现象普遍存在。

(四)学校服务定位存在偏差,教学管理与改革有待加强

学校是学生开展学习与研究重要场所,是提升自我综合技术能、锻造自我专业本领与素养的关键平台,在当前生物科学专业建设与发展条件下,学校同样面临着来自于经济、社会、行业的考验。部分学校在服务定位方面存在不同方向的偏差,对生物科学专业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的统筹考量不充分,内部管理机制活力不足且约束性不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执行效果不佳,不利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

三、现代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一)转变观念,强化生物科学专业的就业观教育

面对当前生物科学专业严峻的就业压力及人才竞争形势,必须以改善强化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为出发点,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摒弃传统保守陈旧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思维理念,突破传统僵化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桎梏与局限,将现代化、专业化、复合化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生物科学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以强化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为载体,将“一专多能”的人就业观教育纳入整体教育体系,突出就业观教育,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础能力、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时,以更加积极、更加灵活的方式在生物科学专业就业市场中作出最优选择,充分迎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综合素养产生的强烈现实需求[3]。

(二)提高生物科学专业教师综合素养,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

要定期组织生物科学专业教师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引导其建立健全丰富的生物科学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以更加开放积极灵活的教育教育态度面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各类挑战,并强化职业道德素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危及意识,自觉运用新时期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策略与新观念,解決人才培养实践中遇到的新难题。应放眼国内外,积极引进高层次优秀专业化人才,组建一支热爱生物科学教育、科研与教学高度融合的高水平师资团队,为强化人才培养效果奠定坚实的师资力量基础。要通过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适时对师资团队的综合成效进行有效评估。

(三)积极引进现代信息化理念,丰富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各大高校与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工具与方法方面具备了更为广阔的选择余地,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人才培养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因此,应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化理念融入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经济建设规律等客观实际,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数据模型,充分整合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与步骤。

(四)强化学校服务定位,优化教学管理改革

不同的学校或科研机构具有不同的自身优势与特征,这是强化自我服务定位的基础参考。基于此,应制定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为基本理念的生物科学人才培养专项方案,以生物科学实际生产案例带入课堂教学,将复杂抽象的生物学概念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要充分尊重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在生物学基础、思辨能力、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并突出实践过程中的师生沟通与交流,充分激发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个体优势与潜力。

(五)打造生物科学新型实践基地,强化实战能力

动手实操与实战能力是现代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要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遵循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选择技术条件优良、管理理念先进、生产方式科学规范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打造生物科学专业实习实践基地,为拓宽人才培养路径,丰富人才培养载体,延伸人才培养服务深度等开辟更多新的路径。要引导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提升对行业的了解,密切关注行业动态与趋向,合理规划自我职业生涯,在未来就业方向、择业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应鼓励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深入实践,根据生物技术特点,积极参与上游、中游和下游研发。

综上所述,受教育理念、人才观念、社会评价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方面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阻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提升。因此,有关人员应该从生物科学人才培养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生物科学人才培养基本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强化人才培养过程控制,切实提高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士伟,牛颜冰,曹国娟..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与探索,2019,29(15):159-161.

[2]唐燕琼,白先放,胡强,等.构建重点实验室开放平台,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下旬刊),2019(20):256-258.

[3]杜志强,谢婷婷.浅谈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践与实例[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19(15):331-332.

猜你喜欢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
生物科学核心课程关系及内容研究
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现状分析与对策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对生物教材的应用和体会
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激发高中生物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