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护理干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2020-10-09 17:38彭慧珏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

彭慧珏

【摘 要】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采用奇偶数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常规组接受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常规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20.00%(8/40),实验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5.00%(2/40),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整体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一般护理干预;全方位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249-01

据相关医学研究资料表明[1],在我国每年由于髋部骨折疾病在手术治疗后的死亡率高达20%左右,需要引起相关重视;对于髋部骨折疾病患者临床中通常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方式进行有效治疗,但是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影响患者的术后正常恢复,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2];本文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情况进行分析,为相关护理干预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依据,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用奇偶数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82岁和51岁,年龄均值为(71.2±4.5)岁;实验组40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9;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81岁和50岁,年龄均值为(70.5±4.5)岁;两组患者的分组情况均经本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数资料组成对比,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核准研究内容,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完整,P>0.05,表示两组患者可进行有效比較。

1.2方法

1.2.1一般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接受本院医护人员给予的环境护理、常规指标监测以及用药指导等一般护理干预。

1.2.2全方位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本院医护人员给予的全方位护理干预。首先,需要本院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护理要点以及预防方法,提高患者对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认知率,树立正确的治愈信心,提高患者对于本院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其次,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的相关指标以及患肢的血供和足背动脉的搏动、颜色和皮肤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向患者询问其是否有患肢肿胀和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在围手术期可根据医嘱指导患者多喝水,饮食尽量以低脂肪、高纤维蛋白的食物为主,做好预防感冒的措施。最后,在患者术后尽量根据其实际恢复情况进行早期的健康锻炼,由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相关的运动计划,需要以患者的实际耐受力度为基础,早起锻炼切不可操之过急,可以指导患者由简单的床上被动运动到床下的主动运动,循序渐进的进行术后恢复。

1.3指标观察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总例数*100%: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给予有效的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进行数据比较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单位表示,组间采用x2值检验,检测值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20.00%,实验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5.00%,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常规组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属于我院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方法,其可以有效帮助髋部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整体提高日常生活质量[3],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患肢经过手术治疗后凝血因子处于高凝状态时血流速度过于缓慢,容易致使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状;临床中通常给予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干预,但是相关研究结果表示,其护理效果不是较为显著,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探讨。

本文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临床中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同时以常规护理为对照,其结果显示:常规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20.00%,实验组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5.00%,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常规组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说明,全方位护理效果更加明显,其主要是由本院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后指标检测以及早期锻炼指导的护理方式,整体改善患者的术后整体恢复效果[4]。

综上所述,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而言,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通过临床中的护理措施整体降低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跃华, 陈锋, 周凯, 等. 低分子肝素联合物理方法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 安徽医药, 2018, 22(12):2414-2419.

[2] 袁萍, 唐敏, 刘易君, 等.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改善情绪中的临床作用[J]. 血栓与止血学, 2019, 25(1):126-128.

[3] 张涵, 员晋, 兰海. Super PATH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8, 20(5):400-406.

[4] 陈雯, 宋爱芹, 李会杰, 等. 阶段性护理干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36):4418-4421.

猜你喜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股骨颈量化截骨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自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